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6:06

  本文关键词: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实验采用喷雾干燥生产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评价筛选出了合适的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生产工艺中各影响因素做了单因素试验分析、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茶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用不同的贮藏方式和包装方式研究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贮藏期间囊芯物质油茶籽油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同时还研究了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体外缓释情况,利用动力学拟合方程——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Higuchi方程对其缓释情况进行拟合,以此初步研究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酪朊酸钠、麦芽糊精、大豆膳食纤维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配组合,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同时以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微胶囊形态的微观表征颗粒完整率和微胶囊感官品质评价为评定指标,比较不同壁材组合得到的微胶囊产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酪朊酸钠和麦芽糊精为复配壁材的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为乳白色粉末,具有良好冲调性和流动性,微胶囊化效率83.62%和产率63.87%,微胶囊形态的颗粒完整率接近70%,是较好的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复配壁材之一2、以酪朊酸钠、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油茶籽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综合得分为响应值,选取风机频率、进风温度和进料流量为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风机频率46Hz,进风温度178℃,进料流量655ml/h,在此条件下,产品综合得分为76.66。3、当温度在20℃左右及以下,空气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影响较小,在合理可接受范围内,所以短时间保藏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时,无需对其进行真空包装,产品也可保持较好的品质用密封袋放置于避光阴凉处进行贮藏即可;当温度在35℃左右及以上时,需对产品进行真空包装,以隔绝空气,阻止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进一步氧化分解;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扩散过程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且微胶囊产品在胃液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及在肠液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有利于囊芯物质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
【关键词】:油茶籽油 微胶囊 复配壁材 喷雾干燥 过氧化值 缓释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25.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油茶籽油概述11-14
  • 1.1.1 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11-12
  • 1.1.2 油茶籽油中的其他功能成分12
  • 1.1.3 油茶籽油的保健功能12-13
  • (1)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12
  • (2) 抗氧化作用12
  • (3) 调节免疫功能及促进细胞再生12-13
  • (4) 清热化湿13
  • (5) 其他功能13
  • 1.1.4 油茶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13-14
  • 1.2 微胶囊技术14-18
  • 1.2.1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14-15
  • 1.2.2 微观表征技术15-17
  • 1.2.3 油脂的微胶囊化17-18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18-19
  • 1.3.1 研究意义18
  • 1.3.2 研究内容18-19
  • 第二章 不同壁材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的研究19-29
  • 2.1 材料与方法19-22
  • 2.1.1 材料与设备19-20
  • (1) 材料19
  • (2) 主要药品与试剂19-20
  • (3) 主要仪器设备20
  • 2.1.2 方法20-22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20-21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评质量评价21-22
  • (3) 数据分析方法22
  • 2.2 结果与分析22-27
  • 2.2.1 不同壁材料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乳化稳定性的影响22-23
  • 2.2.2 不同壁材料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的影响23-25
  • 2.2.3 不同壁材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形态的影响25-27
  • 2.2.4 不同壁材组合油茶籽油微胶囊的感官品质评价(见表2-2)27
  • 2.3 小结27-29
  • 第三章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优化29-41
  • 3.1 材料与方法29-31
  • 3.1.1 材料与设备29-30
  • (1) 材料29
  • (2) 主要药品与试剂29
  • (3) 主要仪器设备29-30
  • 3.1.2 方法30-31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30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评质量评价30-31
  • (3) 单因素试验31
  • (4) 响应面分析试验31
  • 3.2 结果与分析31-39
  • 3.2.1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31-34
  • (1) 风机频率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31-32
  • (2) 进风温度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32-33
  • (3) 进料流量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33-34
  • 3.2.2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34-39
  • (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分析34-37
  • (2) 响应曲面优化分析37-39
  • (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试验39
  • 3.2.3 微胶囊制品的扫描电镜观察39
  • 3.3 小结39-41
  • 第四章 油茶籽油微胶囊的贮藏性及缓释动力学研究41-56
  • 4.1 材料与方法41-45
  • 4.1.1 材料与设备41-43
  • (1) 材料41-42
  • (2) 主要药品与试剂42
  • (3) 主要仪器设备42-43
  • 4.1.2 方法43-45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过氧化值分析43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脂肪酸组成分析43-44
  • (3) 油茶籽油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绘制44
  • (4) 油茶籽油微胶囊芯材体外释放性能的测定44
  • (5) 油茶籽油微胶囊释放曲线的方程拟合44-45
  • (6) 数据处理45
  • 4.2 结果与分析45-53
  • 4.2.1 油茶籽油微胶囊抗氧化贮藏试验结果分析45-47
  • (1)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45-46
  • (2)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46-47
  • 4.2.2 油茶籽油微胶囊模拟胃肠道体外释放特性试验结果分析47-53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48-50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肠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50-53
  • 4.3 讨论53-55
  • 4.3.1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53
  • 4.3.2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3-54
  • 4.3.3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54
  • 4.3.4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肠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54-55
  • 4.4 小结55-56
  •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56-59
  • 5.1 主要结论56-57
  • 5.2 创新点与展望57-59
  • 5.2.1 本文创新点57
  • 5.2.2 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65
  • 作者简历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丹雯,张彬,周武;茶籽油的精炼实验研究[J];食品科学;2001年12期

2 钟海雁,王承南,谢碧霞;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1年01期

3 刘东风,陈木赠;茶籽油的开发与加工[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4 孙冀平,计咏燕,裘爱泳;超临界CO_2萃取茶籽油初步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2年05期

5 傅长根;茶籽油轻度氧化的再处理[J];中国油脂;2003年06期

6 李秋庭,陆顺忠;前景广阔的保健食用油——茶籽油[J];广西林业科学;2003年03期

7 Tony;;茶籽油可媲美橄榄油[J];福建质量信息;2006年05期

8 陈克纯;陈曼虹;郭无暇;朱会兰;罗一帆;;茶籽油的制备及其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10期

9 尹先益;;山茶籽油的生产实践[J];中国油脂;2008年12期

10 龙正海;王道平;;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荣朝;吴维雄;秦文;雷小龙;;柴油机燃烧茶籽油废气排放试验(英文)[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德勇;常玉玺;叶乃兴;杨江帆;;茶籽成熟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变化规律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许明塔;陈剑锋;;油茶籽油中油酸的分离纯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4 蒋雅兰;黄培倬;;茶籽油涂擦治疗湿疹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言;金龙鱼演绎食用油珍品时尚掀起礼品新潮流[N];国际商报;2006年

2 广言;想送礼——金龙鱼油茶籽油颇有心意的选择[N];国际商报;2006年

3 吴永华;广西茶籽油检验中心在三江成立[N];广西日报;2010年

4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 薛安娜;做饭用点山茶籽油[N];健康报;2006年

5 刘剑剑;湄潭优质茶籽油填补贵州空白[N];西部时报;2007年

6 陈贵善;鸡蛋加茶籽油喂犊牛可驱蛔虫[N];云南科技报;2006年

7 傅治淮 金德国;延长产业链 做强茶产业[N];贵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寇勇;微波预处理水浸取茶籽油前景广阔[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郑德忠;南方嘉木公司利用茶籽生产“东方橄榄油”[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10 记者 余新燕;江西山茶籽油加工达国际水平[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华;高档茶籽油的提取及茶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龙奇志;油茶籽油品质及其变化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菲;非热处理对茶籽油提油效率及品质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晴芬;油茶籽油的活性分析及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沈佳奇;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刘安然;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向娇;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酶解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肖丽飞;油茶籽油的乳化与破乳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郑小芬;水酶法提油茶籽油工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猷;生物法耦合膜技术提取茶籽油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8年

9 马力;茶籽油在润肤霜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郭艳红;从茶籽中提取茶籽油、茶皂素和茶籽多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452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