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臭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长沙臭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臭豆腐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深度发酵型臭豆腐和本文所研究的轻度发酵型臭豆腐。目前,轻度发酵型臭豆腐如长沙臭豆腐的研究重点在卤水,其生产工艺主要还是采用的“开放式发酵”,在长达1年以上的自然发酵时间里,生产厂房条件简陋,没有过程控制,卤水发酵程度也没有控制标准,豆腐在卤水中浸泡程度以及时间等也完全依赖经验,没有理论依据。使得臭豆腐的品质很难得到控制。本文通过对不同发酵阶段的卤水进行微生物菌落测定、风味物质检测、理化指标分析,对卤水发酵的整个过程分阶段进行监控,试图建立一套针对臭豆腐发酵各阶段终点的评判标准,使臭豆腐的生产更趋于标准化,推动臭豆腐产业化发展,提高长沙臭豆腐的影响力。1.通过对不同阶段卤水中的微生物菌落测定,除芽孢菌因为其较强的环境适应力而不受影响之外,其他微生物都随着发酵的进行,菌落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种变化除了跟卤水中的盐度、pH值等有关以外,跟菌种之间的相互竞争,菌内之间的相互竞争都有关系。而通过对两种不同厂家的卤水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和454高通量分析后可以发现,芽孢菌在发酵过程中数量稳定且较多,其余在不同阶段差异很大,前期以细菌和肠杆菌为主,后期以芽孢菌和细菌为主。2.通过对不同阶段卤水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可以发现,不管是醛类、酸类、醇类、烷类还是酯类等,都会随着发酵的发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很大。通过与浏阳豆豉和香菇挥发性成分比较,浏阳豆豉中含量最高的酯类(33.03%)、烷烃类(21.62%)、酸类(20.19%)、吡嗪类(12.96%),以及香菇中的6-11种醇类、3-6种酮类、2种酚类物质,卤水中的挥发性成分与原料本身关系密切。卤水中的酮类物质、含硫杂烷等主要来源于香菇,烷类物质、酯类物质等主要来源于浏阳豆豉。而其他在卤水中含量较低的气味成分,在浏阳豆豉和香菇中的含量也很低。3.通过对不同阶段卤水中的理化性质研究,其中蛋白质含量由最初的1.29%降低到0.27%,氨基酸态氮由最初的0.29%降低到0.05%,这都是因为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导致的结果,而盐度从0.42%上升到1.25%说明盐是作为在食品发酵中必不可少的原料进行添加的,而亚硝酸盐从0.068 mg/Kg上升到70mg/Kg,这种急剧增长说明在卤水发酵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亚硝酸盐进行必要的调控,这和所选用的原料都有关系。pH值从最初的5.78上升到7.44并逐渐稳定,这种变化有乳酸菌的参与也与风味成分有关。而卤水中铁的含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稳定在10 mg/Kg左右。4.通过对油炸前后臭豆腐的理化指标研究,亚硝酸盐从最初的70 mg/Kg降低到1.05 mg/Kg,以残留量1.5%来看,臭豆腐坯在浸泡卤水之后所经过的水洗过程可以减少臭豆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而在经过油炸处理后也并没有明显变化;反观铁含量,在油炸前后出现了较高的增长比例,由成品卤水中的9.54 mg/Kg到臭豆腐坯中的131.81 mg/Kg再到油炸后的338.64 mg/Kg。臭豆腐坯中铁含量的升高是因为在浸泡卤水之后还需要经过硫酸亚铁着色的过程,而在油炸之后呈现的铁含量升高,这和臭豆腐本身形态变化的原因有关。而对于最为重要气味物质方面,虽然二者拥有较多的共有物质,但在处理前后的气味物质表的对比中还是可以发现有很多的成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油炸过程中的高温、氧化作用等确实对臭豆腐的气味物质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臭豆腐卤水 不同发酵阶段 微生物 风味物质 理化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1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南方臭豆腐的研究现状13-17
- 1.1.1 卤水制作的主要原料13
- 1.1.2 卤水中的主要微生物13-14
- 1.1.3 臭豆腐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14
- 1.1.4 臭豆腐安全性问题14-16
- 1.1.5 臭豆腐生产新工艺的研究现状16
- 1.1.6 臭豆腐的质量标准16-17
- 1.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20
- 1.2.1 存在的问题17-18
- 1.2.2 解决问题的对策18-20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0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20-22
- 第二章 454高通量技术对卤水中的微生物信息分析22-36
- 2.1 材料与方法22-25
- 2.1.1 材料22-23
- 2.1.2 试验方法23-25
-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25-34
- 2.2.1 454高通量微生物信息分析结果25-30
- 2.2.2 菌落总数30-32
- 2.2.3 主要微生物的菌落形态及显微特性32-34
- 2.3 结论34-36
- 第三章 不同代数卤水气味物质分析36-49
- 3.1 材料和方法36-37
- 3.1.1 材料36
- 3.1.2 试验方法36-37
- 3.2 结果与分析37-47
- 3.2.1 GC/MS鉴定离子谱图37-38
- 3.2.2 气味物质组分鉴定结果38-47
- 3.3 结论47-49
- 第四章 不同代数卤水的理化分析49-57
- 4.1 材料和方法49-51
- 4.1.1 材料49-51
- 4.1.2 试验方法51
- 4.2 结果与分析51-56
- 4.2.1 不同代数卤水中盐度的变化51-52
- 4.2.2 不同代数卤水中亚硝酸盐的变化52-53
- 4.2.3 不同代数卤水中蛋白质的变化53-54
- 4.2.4 不同代数卤水中pH值的变化54
- 4.2.5 不同代数卤水中氨基酸态氮的变化54-55
- 4.2.6 不同代数卤水中铁含量的变化55-56
- 4.3 结论56-57
- 第五章 臭豆腐油炸前后理化分析57-67
- 5.1 材料和方法57-58
- 5.1.1 材料57-58
- 5.1.2 试验方法58
- 5.2 结果与分析58-65
- 5.2.1 亚硝酸盐58-59
- 5.2.2 铁含量59-60
- 5.2.3 气味物质60-65
- 5.3 结论65-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70
- 6.1 结论67-69
- 6.1.1 优势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及卤水中的微生物信息67
- 6.1.2 不同代数卤水气味物质分析67-68
- 6.1.3 不同代数卤水的理化分析68
- 6.1.4 臭豆腐油炸前后理化分析68-69
- 6.2 创新69
- 6.3 展望69
- 6.4 不足之处69-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5
- 作者简介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扬;风味物质与生物技术[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韩孝清 ,詹晓白;利用微生物生产风味物质[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7年03期
3 张树庭;黄步汉;;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第七讲 食用菌的风味物质[J];食用菌;1987年01期
4 高新强;番茄及其制品的风味物质[J];食品工业科技;1988年05期
5 曹健;食品风味物质的获取[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美开发成功新肉类风味物质[J];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05期
7 吕心泉,安辛欣,伍春梅;樱叶的风味物质和保健成分的开发应用[J];食品科学;2000年01期
8 张与红;;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啤酒中的风味物质[J];啤酒科技;2000年09期
9 朱俊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食品风味物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1年02期
10 刘战丽,罗欣;发酵肠的风味物质及其来源[J];中国调味品;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会平;郝林;成文生;邵珠刚;;广式腊肠成熟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淑琴;陈煜楠;倪莉;;福建红曲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宋君;黄菊;吴宁;励建荣;;香菇风味前体物质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唐秋实;刘学铭;邹育波;曲直;陈智毅;林耀盛;王思远;;酶解法制备金针菇风味物质的工艺研究[A];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冯云子;赵谋明;;高盐稀态酱油制作过程中工艺关键点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万泉 张华;认证体系助推质量控制转型[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齐艳丽;风味物质实现计算机品评[N];中国质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琴;双孢蘑菇汤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熬制过程风味物质释放规律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王朕朕;限时放牧对羊肉风味物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赵建新;传统豆酱发酵过程分析与控制发酵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张春林;泸州老窖大曲的质量、微生物与香气成分关系[D];江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芸雅;绍兴黄酒发酵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张婷;山野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和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其发酵调节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张奶英;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风味物质变化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吴方宁;干燥方法对白玉蕈(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风味物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张源麟;不同贮存条件下麦芽、大米中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李懋;啤酒中外源微生物的筛选及作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帅;复合水果白兰地酿造工艺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徐睿p,
本文编号:475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47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