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剁椒降盐保坯方法及其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红剁椒降盐保坯方法及其效果研究
【摘要】:剁椒坯的制作是批量生产剁辣椒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制作剁椒坯的方式多为采用高盐(17%)腌制辣椒,加工成剁辣椒前需经过水洗脱盐、添加剂调味等步骤。这样的工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会造成剁辣椒风味与营养的严重损失。本研究通过分析多个因素对剁椒坯品质的影响,改进传统工艺,以降低剁椒坯盐用量为目标制作出品质合格的剁椒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数据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辣椒品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剁辣椒坯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采后呼吸强度强弱比较为朝天椒(96.25mg/kg*h)线椒(53.77mg/kg*h)牛角椒(37.28mg/kg*h);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强,辣椒的呼吸强度会逐步提高;不同保坯温度比较,25℃下朝天椒、线椒和牛角椒呼吸强度(98.64mg/kg*h、56.08mg/kg*h、38.25mg/kg*h)明显高于5℃时的呼吸强度(80.15mg/kg*h、48.97mg/kg*h、34.27mg/kg*h);冷杀菌后与未杀菌的辣椒比较,未杀菌(115.42~162.18 mg/kg*h)杀菌(34.23~52.32 mg/kg*h);不同食盐浓度比较,15%比之5%和10%更能减少呼吸消耗;本研究去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后,发现剁椒坯呼吸作用短期内不会停止。2、为降低剁椒坯因过度发酵而致软腐的速度,选择食盐浓度、柠檬酸浓度和腌制压力3因素,考察对剁椒坯中主要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辣椒品种制成的剁椒坯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不同,牛角椒剁椒坯中微生物总数明显多于朝天椒和线椒(P0.05)。剁椒坯中微生物随各因素变化,随着食盐浓度3%上升至11%,3种剁椒坯乳酸菌数减少7.6×105~1.2×107cfu/g,细菌总数减少1.1×106~1.7×107fu/g;柠檬酸浓度由0.03%上升至0.15%,乳酸菌数减少1.8×105~1.1×10cfu/g,细菌总数减少2.5×10~1.7×10cfu/g;腌制压力由3000 Pa上升至15000 Pa,乳酸菌数增多3.2×10~1.2×107cfu/g,细菌总数减少4.8×105~ 1.1x107cfu/g.说明调整食盐浓度、酸浓度和压力是控制剁椒坯中微生物的重要参数。3、分析食盐浓度、柠檬酸浓度和腌制压力3因素对3种辣椒剁椒坯的脆度和色泽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选取了3种辣椒剁椒坯在各个因素的最佳试验点,分别为:朝天椒,食盐浓度9%,柠檬酸浓度0.09%,腌制压力12000Pa;线椒,食盐浓度9%,柠檬酸浓度0.12%,腌制压力12000Pa;牛角椒,食盐浓度11%,柠檬酸浓度0.12%,腌制压力9000Pa。以朝天椒为例,示范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朝天椒剁椒坯的优化的降盐保坯条件为食盐浓度9.85%、柠檬酸浓度0.10%、腌制压力11716.57Pa。4、对比优化后的朝天椒坯与传统17%食盐腌制的剁椒坯的品质,优化后的朝天椒坯中的乳酸菌数明显大于之传统剁椒坯,且氨基酸态氮比之传统剁椒坯要多。通过ALST试验预测了优化后的朝天椒坯在常温的保质期为129 d左右。
【关键词】:剁椒坯 降盐 微生物 质构 色泽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55.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 辣椒产业的简介11-12
- 2 影响腌制辣椒品质的主要因素12-16
- 2.1 辣椒原料的性质12
- 2.2 生物化学反应的影响12-13
- 2.3 主要微生物的作用13-15
- 2.4 腌制环境的影响15-16
- 3 防止辣椒腌制制品变质的措施16-17
- 3.1 腌制原料和用具的洗净消毒16
- 3.2 食盐的运用16
- 3.3 pH值的控制16-17
- 3.4 腌制环境的选择17
- 3.5 食品防腐剂的运用17
- 4 关于果蔬腌制保脆和护色的研究17-19
- 4.1 保脆研究18
- 4.2 护色研究18-19
- 5 降盐腌制技术的研究进展19-20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20-21
- 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0
- 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0-21
- 第二章 不同采后处理方法对辣椒呼吸作用的影响21-29
- 1 材料及方法21-23
- 1.1 试验材料21-22
- 1.2 试剂与设备22
- 1.3 试验方法22-23
- 2 结果与分析23-28
- 2.1 朝天椒、线椒和牛角椒的基本成分对比23
- 2.2 辣椒去蒂与切分对辣椒呼吸强度的影响23-25
- 2.3 前期贮藏温度对剁辣椒坯的影响25
- 2.4 盐浓度对剁辣椒坯呼吸作用的抑制25-26
- 2.5 不同盐渍条件下辣椒坯残余呼吸变化26-28
- 3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不同保坯条件对剁椒坯中主要微生物的影响29-40
- 1 材料及方法29-31
- 1.1 试验材料29
- 1.2 试剂与设备29-30
- 1.3 试验方法30-31
- 2 结果与分析31-38
- 2.1 盐浓度对剁椒坯的主要微生物的影响31-33
- 2.2 柠檬酸浓度对剁椒坯的主要微生物的影响33-36
- 2.3 腌制压力对剁椒坯的主要微生物的影响36-38
- 3 本章小结与讨论38-40
- 第四章 不同保坯条件对剁椒坯色泽和质构的影响40-57
- 1 材料及方法40-42
- 1.1 试验材料40
- 1.2 试剂与设备40
- 1.3 试验方法40-42
- 2 结果与分析42-55
- 2.1 不同降盐保坯条件对剁椒坯品质影响42-49
- 2.2 降盐保坯条件优化示范49-55
- 3 本章小结与讨论55-57
- 第五章 优化条件下剁椒坯的保质期研究57-65
- 1 材料及方法57-59
- 1.1 试验材料57
- 1.2 试剂与设备57
- 1.3 试验方法57-59
- 2 结果与分析59-64
- 2.1 降盐剁椒坯中基本成分变化59-62
- 2.2 降盐剁椒坯ALST试验结果62-64
- 3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1 结论65-66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66
- 3 问题与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4
- 致谢74-75
- 作者简介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懋勤;朝天椒怎么不辣[J];四川烹饪;1999年08期
2 邓小刚;;所谓美食[J];汽车生活;2009年10期
3 ;泡菜[J];山东农机化;2000年02期
4 呙剑人;火辣辣的辣椒[J];中国辣椒;2001年02期
5 ;香辣蹄花[J];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05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蓉;戴雄泽;刘志敏;熊科;;辣椒不同生长时期风味物质变化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滕有德;;四川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三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暨北票市辣椒产销经贸洽谈会专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甲卓邋本报记者 张旭;朝天椒带来的红火好日子[N];辽宁日报;2007年
2 李宁;荷兰高品质朝天椒品种落户海南[N];农民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刘小林 曹雄清 朱光远;汝城10万亩“朝天椒”拓宽农民致富路[N];郴州日报;2009年
4 贺转峡 左海波 孟金红;朝天椒唱响致富曲[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李利 兰自涛;东兴“白合朝天椒”国内国外都畅销[N];四川科技报;2011年
6 武深秋;朝天椒栽培六措施[N];中国特产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吕晓;朝天椒的腌制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1年
8 ;朝天椒的腌制[N];江苏科技报;2001年
9 刘士菊 黄维勤 薛大忠;无公害生产朝天椒[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10 陈传立;朝天椒的田间管理[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新昱;红剁椒降盐保坯方法及其效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梁勇;辣椒材料的形态学和RAPD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3 武文s,
本文编号:712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71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