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文心雕龙》法语翻译概述(2)

发布时间:2014-09-13 15:13

第二节《文心雕龙》付青采》第(31)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情采第三十一

第三十一篇《情采》属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范畴,而且“情采”也是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采”涉及“情”和“采”两个部分。“情”是作者为文的内在感情,“采”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文章艺术风采。“情”和“采”之间的关系,从广义上看就是解决文学创作过程中常常面对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如何理解“情采”的意义?怎样拿捏它们之间的关系?哪些才是应用“情采”之正道?回答这三个问题便构成《情采》篇的前面三个自然段落。最后一段是赞曰。

首先,刘姗定义了什么是文章:‘怪贤书辞,总称‘文章’。”他把文章的内涵和范围就此划定。紧接着又说:“非才而何?”这不是由于他们都具有文采吗?这样一来,刘船自然地把文章和文采联系起来。尽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认识事物、阐明思想多数是采用主观体认的方法,但是在《文心雕龙》中刘腮定义了诸多概念并附有支持句。尽管在这些支持句中很少是抽象逻辑推理或者是理论描述,但是其中的比喻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刘姗对概念的定义是通过比喻的隐含作用使读者进一步理解定义所涵盖的内容。例如《文心雕龙》的第一段、第一句便是如此。首先定义文章的功用,接着用支持句说明功用之“大矣”。再用大量的比喻如天地、日月、山川、动物、植物等等,进一步阐明文章的重要性。如果说通过比喻强调主观体认的认知方式是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那么定义、推理就是泊来之看问题的方法。如果说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是以儒家为代表的,那么定义、推理等所谓的逻辑方式就应是属于入佛门影响。事实上刘赫自身的知识结构恰恰印证了这一推论。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黯。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裂衣”,恶文太章;责象穷白,贵乎反本。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撤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赞曰二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

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第三章《文心雕龙》批评论法语翻译及个案分析················150

第一节《文心雕龙》《时序》第(45)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150

第二节《文心雕龙》《物色》第(46)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165

第四章《文心雕龙》作家论法语翻译及个案分析···························173

第一节《文心雕龙》《才略》第(47)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173

第二节《文心雕龙》《知音》第(48)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188

第三节《文心雕龙》《程器》第(49)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196

第五章《文心雕龙》风格论法语翻译及个案分析······················205

第一节《文心雕龙》《体性》第(27)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205

第二节《文心雕龙》《风骨》第(28)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214

第三节《文心雕龙》《通变》第(29)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224

第四节《文心雕龙》《定势》第(30)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234

 

第六章《文心雕龙》自序篇法语翻译及个案分析

 

第一节《文心雕龙》《序志》第(50)篇法语译文及个案分析序志第五+

《序志》篇是《文心雕龙》最后一篇,也是全书的自序。在唐代以前的著、作中,序言一般放在全书的最后。本篇介绍了《文心雕龙》的创作思路、写作方法、为文态度以及全书的安排,是研究《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章。《序志》篇的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全篇的发展脉络,更对研究《文心雕龙》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理论依据。

全文共五个部分:首先定义书名,说明作者写书的用意:们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作者之所以用“文心”二字是因为“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心”这个字很好;而用“雕龙”命名全书也是因为古来文章都是讲究雕琢成体,使之富有文采。故选用《文心雕龙》。立“文心”和“雕龙”二词作为标题,用以研究如何写作文章。其次刘姗将自己和孔子联系起来,并愿意追随孔子,释经立书。然而他又认为儒家思想早已有前辈“弘之已精”,故他只能阐发儒家经典,并以此纠正当时文学创作过程当中片面追求华丽的错误倾向,希望对国家政治、军事起到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基于前两部分的观点,刘姗评述汉、魏以来的重要文论作品。尽管它们都各有千秋,但是它们共同的问题在于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所以要根据经书的标准著书立说,这样才能对后人有所帮助。第四部分:介绍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编排顺序。这一部分对后世理解和分析全书大有裨益:《文心雕龙》一书分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等部分,其为文用共四十九篇。第五部分:刘姗从作者的角度说明为书之艰辛,但是他本人的态度是认真仔细的,并努力做到全面公正。总之,《序志》篇构建了《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为文本研究提供了具体且有价值的线索。

自《文心雕龙》成书以来,对其研究从未间歇过,所涉及的著作和文章汗牛充栋。从成书到当今到底有多少作家、作品涉及过《文心雕龙》恐已无人能,够明析。但是就研究本身而言,大致可分为三个领域:其一,校勘和注释领域,包括注解、释义、校正等等方面。其二,分析和研究领域,包括对文学观、艺术观、世界观、方法论等等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其三,外文翻译领域,包括各种语言的外文翻译,翻译中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这三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使得今天的龙学研究成为中国的显学。

 

结论

原道第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耀,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锤,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责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竿瑟;泉石激韵,和若球惶: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软!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危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锰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碟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埠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邀,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翟陈漠,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褥。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荡辞炳耀,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诗缉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爱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著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匾。《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青以效

 

参考文献:

  • [1] 邓晓芒著.文学与文化三论[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 [2] 方汉文主编.东西方比较文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3] [南朝·梁]刘勰著,李娜配画.文心雕龙[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 [4] 王运熙著.文心雕龙探索[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5] 曹顺庆等著.比较文学论[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 [6] 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 [7] 索绍武著.比较文学论要[M]. 民族出版社, 2004
  • [8] 叶绪民等主编.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 [9] 郭鹏著.《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渊源[M]. 齐鲁书社, 2004
  • [10] 曹顺庆著.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本文编号:8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8885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