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2:18

  本文关键词: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3 6-二氯水杨酸 羧化反应 2 5-二氯苯酚 重氮化反应 2 5-二氯苯胺 2 5-二氯硝基苯


【摘要】:3,6-二氯水杨酸,即2-羟基-3,6-二氯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也是合成高效、低毒除草剂麦草畏的关键中间体。麦草畏属安息香酸系除草剂,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显著,而对小麦、玉米、水稻、谷子等禾本科作物比较安全,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市场需求情况良好。因此,如何高效并且简单地合成3,6-二氯水杨酸十分值得研究。本文综述了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设计了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工艺路线。以廉价易得的2,5-二氯硝基苯为初始原料,经过水合肼还原得到2,5-二氯苯胺,然后经重氮化反应合成2,5-二氯苯酚,再在高温高压下用二氧化碳进行羧基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3,6-二氯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以上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优的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合肼还原反应过程中,配料比n(2,5-二氯硝基苯):n(80%水合肼)=1:1.8,催化剂FeO(OH)的用量为2,5-二氯硝基苯的0.25倍当量,以95%乙醇为溶剂且m(2,5-二氯硝基苯):m(95%乙醇)=1:9,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七次,催化活性仍较好,溶剂可以回收利用。在此条件下,得到2,5-二氯苯胺的收率为96.4%,GC纯度为99.81%。在重氮化水解反应过程中,配料比为n(2,5-二氯苯胺):n(NaNO2)=1:1.1,2,5-二氯苯胺与浓度为92%H2SO4的摩尔比为1:6,水解温度为140℃,水解时间2.5h,2,5-二氯苯酚的收率为84.6%,GC纯度为99.37%;最后,在2,5-二氯苯酚羧基化反应过程中,配料比为n(2,5-二氯苯酚):n(KOH)=1:1.2,催化剂K2CO3的用量为2-5-二氯苯酚的1.0倍当量,反应压力为5.5MPa,反应温度为145℃,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时间为9h,3,6-二氯水杨酸的收率达80.7%,HPLC纯度为99.24%。综上所述,目标产物3,6-二氯水杨酸的总收率为65.8%(以2,5-二氯硝基苯计),满足应用要求。该合成方法简单经济,产物纯度高,易于分离,收率较高。产物和中间体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其特征与标准物一致。
【关键词】:3 6-二氯水杨酸 羧化反应 2 5-二氯苯酚 重氮化反应 2 5-二氯苯胺 2 5-二氯硝基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24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引言10
  • 1.2 麦草畏概述10-15
  • 1.2.1 麦草畏的物化性质11-12
  • 1.2.2 麦草畏的作用机制及特点12
  • 1.2.3 麦草畏的发展前景12
  • 1.2.4 麦草畏的主要合成方法12-15
  • 1.2.4.1 2,3,6-三氯苯甲酸的甲氧基化反应13
  • 1.2.4.2 3,6-二氯-2-甲氧基苯乙酮的卤仿反应13-14
  • 1.2.4.3 3,6-二氯-2-甲氧基苄醇的氧化反应14
  • 1.2.4.4 3,6-二氯-2-丙烯基苯甲醚的氧化反应14
  • 1.2.4.5 3,6-二氯水杨酸的甲基化反应14-15
  • 1.3 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15-21
  • 1.3.1 3,6-二氯水杨酸的物化性质16
  • 1.3.2 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方法16-18
  • 1.3.2.1 以 2-氨基-3,6-二氯苯甲酸为原料16-17
  • 1.3.2.2 以 1,2,4-三氯苯为原料17
  • 1.3.2.3 以对二氯苯为原料17
  • 1.3.2.4 以 2,5-二氯苯酚为原料17-18
  • 1.3.3 2,5-二氯苯酚的合成方法18-19
  • 1.3.4 2,5-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19-21
  • 1.3.5 水合肼还原的催化剂21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1-24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1-22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22-24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24-28
  • 2.1 化学原料及试剂24-25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25-26
  • 2.3 分析方法简介26-28
  • 2.3.1 定性分析方法26-27
  • 2.3.1.1 薄层色谱法26
  • 2.3.1.2 熔点测定法26
  • 2.3.1.3 红外光谱法26
  • 2.3.1.4 核磁共振波谱法26-27
  • 2.3.2 定量分析方法27-28
  • 2.3.2.1 气相色谱法27
  • 2.3.2.2 液相色谱法27-28
  • 第三章 合成路线与机理分析28-34
  • 3.1 合成路线设计28
  • 3.2 合成机理分析28-34
  • 3.2.1 水合肼还原反应机理28-29
  • 3.2.2 重氮化及水解反应机理29-31
  • 3.2.3 羧基化反应机理31-34
  • 第四章 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研究34-54
  • 4.1 催化剂FeO(OH)的制备研究34-37
  • 4.1.1 制备路线34
  • 4.1.2 制备步骤34-35
  • 4.1.3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确定35-37
  • 4.1.3.1 干燥温度的确定35-36
  • 4.1.3.2 干燥时间的确定36-37
  • 4.2 2,5-二氯苯胺的合成研究37-42
  • 4.2.1 合成步骤37-38
  • 4.2.2 结果讨论38-42
  • 4.2.2.1 还原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38-39
  • 4.2.2.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39-40
  • 4.2.2.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40
  • 4.2.2.4 不同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0-41
  • 4.2.2.5 溶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1-42
  • 4.3 2,5-二氯苯酚的合成研究42-48
  • 4.3.1 合成步骤42-43
  • 4.3.2 结果讨论43-48
  • 4.3.2.1 亚硝酸钠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3-45
  • 4.3.2.2 硫酸的浓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5
  • 4.3.2.3 硫酸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5-46
  • 4.3.2.4 水解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6-47
  • 4.3.2.5 水解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47-48
  • 4.4 3,6-二氯水杨酸的合成研究48-54
  • 4.4.1 合成步骤48-49
  • 4.4.2 结果讨论49-54
  • 4.4.2.1 KOH用量对收率的影响49
  • 4.4.2.2 K_2CO_3用量对收率的影响49-50
  • 4.4.2.3 反应压力对收率的影响50-51
  • 4.4.2.4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51-52
  • 4.4.2.5 搅拌转速对收率的影响52
  • 4.4.2.6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52-54
  • 第五章 结构表征与分析54-62
  • 5.1 催化剂FeO(OH)的XRD表征与分析54
  • 5.2 2,5-二氯苯胺的表征与分析54-56
  • 5.2.1 熔点的测定54-55
  • 5.2.2 红外光谱分析55
  • 5.2.3 核磁谱图分析55-56
  • 5.3 2,5-二氯苯酚的表征与分析56-58
  • 5.3.1 熔点的测定56
  • 5.3.2 红外光谱分析56-57
  • 5.3.3 核磁谱图分析57-58
  • 5.4 3,6-二氯水杨酸的表征与分析58-62
  • 5.4.1 熔点的测定58
  • 5.4.2 红外光谱分析58-59
  • 5.4.3 核磁谱图分析59-62
  • 第六章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68-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露;;麦草畏市场前景广阔[J];农药市场信息;2014年14期

2 王效;;除草剂类别及其杀草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8期

3 李进京;刘悦;沈德凤;赵岩;祝红兵;刘凤华;周海瑞;侯巍;孙广臣;;麦草畏合成新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4 蔡可迎;;氢氧化氧铁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J];化工中间体;2012年09期

5 田琳;谭海军;;麦草畏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评述[J];现代农药;2011年05期

6 王富花;张瑜蓉;;麦草畏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3期

7 谭海军;田琳;;麦草畏的开发及应用进展综述[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0年06期

8 田琳;谭海军;;麦草畏的生产及发展概述[J];世界农药;2010年06期

9 张为农;;旱地阔叶除草剂麦草畏市场可期[J];杂草科学;2010年03期

10 蔡可迎;岳玮;周颖梅;魏贤勇;;硝酸铋和活性炭催化的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芳胺[J];化学试剂;2009年11期



本文编号:900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900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