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铜、镍、锌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金属铜、镍、锌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垃圾焚烧 重金属 铜 镍 锌 迁移分布 形态转化
【摘要】: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使焚烧成为生活垃圾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此产生的环保问题现已成为社会上敏感的热点话题,尤其是重金属和二VA英的排放。我国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如果任意排放会导致环境中的积存,最终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此外,飞灰中的铜还是二VA英生成的重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环境污染风险。我国生活垃圾组成十分复杂,本文综合考虑了物理组成、化学组成和痕量元素,给出了含重金属生活垃圾的模拟方案。针对层燃炉排焚烧技术,设计了管式炉焚烧实验系统。参考美国环保署的标准Method 5和Method 29,建立了一套实验室焚烧产物的采样标准。借鉴土壤中重金属的消解标准,以回收率为指标分别确定了适用于铜、镍、锌的消解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定量分析了焚烧产物中铜、镍、锌的含量。使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法建立了多相多组分热力学平衡模型。本文以我国生活垃圾为背景,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铜、镍、锌在焚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特性,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首先研究了氯的形态、氯的浓度、焚烧温度和停留时间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无论是有机氯(PVC)还是无机氯(NaCl)对铜、镍、锌都有氯化作用,使其转化为低熔点、低沸点的氯化物(CuCl、NiCl2、ZnCl2),促进重金属向飞灰和烟气中的迁移分布。焚烧温度和氯的热解特性协同作用影响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随着温度升高,PVC对铜的氯化作用减弱,而对镍和锌的氯化作用增强。当焚烧温度超过NaCl的熔点后,升温有助于增强液相NaCl的传质扩散,从而促进铜、镍、锌的氯化和挥发。焚烧停留时间对PVC的氯化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而对NaCl影响显著。然后研究了硫的形态、硫的浓度、焚烧温度及硫与氯协同作用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单质硫(S)易与铜、镍、锌形成不挥发的硫酸盐,并随着温度降低越容易生成硫酸盐。硫化物(Na2S)和硫酸盐(Na2SO4)对炉渣明显有助熔作用,阻碍了铜、镍、锌的挥发特性。S能有效促进无机氯分解,释放出更多的C1和HC1,增强了铜、镍、锌的挥发性。S与氯协同作用受温度影响显著,800℃时重金属挥发率远高于900℃和1000℃。Na2S和Na2SO4与氯协同作用的影响远低于S,反而因为熔渣作用使得铜、镍、锌的挥发比率降低。再后研究了水分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烟气中水分对重金属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Cl与HC1、水解与氯化反应的平衡移动。而垃圾中水分更主要体现在对燃烧状况的影响,垃圾中水分的降低可缩短着火、熄火和燃尽时间,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燃烧温度。最后研究了无机物质Al2O3、SiO2和CaO与氯协同作用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有机氯PVC作用时,Al2O3可显著减少铜、锌的挥发,SiO2一定程度上减少锌的挥发,Al2O3和SiO2对镍的影响甚微。无机氯NaCl作用时,Al2O3和SiO2能有效促进NaCl氧化分解,从而导致铜、镍、锌的挥发比率显著增加。CaO在脱酸的同时能有效降低重金属铜、镍、锌的挥发。同时,CaO还能与Al2O3和SiO2反应生成稳定的硅铝酸盐,显著降低NaCl的氯化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垃圾焚烧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焚烧炉的设计改进及发展焚烧中和焚烧后重金属的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垃圾焚烧 重金属 铜 镍 锌 迁移分布 形态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99.3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引言13-33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3-15
- 1.2 生活垃圾的研究现状15-20
- 1.2.1 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和重金属分布15-17
- 1.2.2 生活垃圾和重金属模拟的研究现状17-20
- 1.3 生活垃圾焚烧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的研究现状20-32
- 1.3.1 生活垃圾焚烧中重金属的迁移行为特性20-22
- 1.3.2 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22-25
- 1.3.3 生活垃圾焚烧中重金属组分的热力学平衡分布模拟25-26
- 1.3.4 生活垃圾焚烧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影响因素研究26-30
- 1.3.5 现有研究总结及分析30-32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32-33
- 2 实验系统与研究方法33-55
- 2.1 生活垃圾和重金属的模拟方案33-34
- 2.2 管式炉实验系统34-37
- 2.2.1 气体供应装置34-35
- 2.2.2 气体流量控制系统35
- 2.2.3 管式炉反应器35-36
- 2.2.4 飞灰捕捉系统36-37
- 2.2.5 烟气吸收系统37
- 2.3 实验方法37-48
- 2.3.1 石英管反应器温度标定37-39
- 2.3.2 焚烧时间的确定39-40
- 2.3.3 焚烧实验方法及样品收集40
- 2.3.4 重金属消解方法40-44
- 2.3.5 实验中所用化学试剂44-45
- 2.3.6 实验误差及重金属回收率45-46
- 2.3.7 样品分析选用的仪器46-48
- 2.4 热力学平衡原理及计算方法48-55
- 2.4.1 热力学平衡计算原理48-49
- 2.4.2 CHEMIN软件介绍49-50
- 2.4.3 本文所采用的热力学数据50-53
- 2.4.4 热力学平衡模型与计算参数53-55
- 3 氯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55-83
- 3.1 有机氯PVC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55-59
- 3.2 无机氯NaCl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59-62
- 3.3 焚烧停留时间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62-66
- 3.4 氯对铜、镍、锌转化特性的SEM/EDS分析66-71
- 3.5 含氯体系中铜、镍、锌形态转化的热力学平衡模拟71-78
- 3.5.1 焚烧温度对铜、镍、锌形态转化的影响71-74
- 3.5.2 氯含量对铜、镍、锌可挥发性组分平衡分布的影响74-78
- 3.6 氯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影响的机理分析78-80
- 3.7 本章小结80-83
- 4 硫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83-99
- 4.1 S、Na_2S和Na_2SO_4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83-87
- 4.2 硫与氯协同作用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87-90
- 4.3 含硫体系中铜、镍、锌形态转化的热力学平衡模拟90-96
- 4.3.1 焚烧温度对铜、镍、锌形态转化的影响90-92
- 4.3.2 硫与氯协同作用对铜、镍、锌形态转化的影响92-94
- 4.3.3 硫、氯、钠协同作用对HCl(g)平衡分布的影响94-96
- 4.4 硫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影响的机理分析96-97
- 4.5 本章小结97-99
- 5 水分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99-113
- 5.1 空气加湿装置99-100
- 5.2 烟气中水分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100-103
- 5.3 垃圾中水分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103-107
- 5.4 水分对铜、镍、锌组分转化影响的热力学平衡模拟107-111
- 5.5 本章小结111-113
- 6 无机物质对铜、镍、锌迁移和转化特性的影响113-125
- 6.1 Al_2O_3和SiO_2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113-116
- 6.2 Al_2O_3和SiO_2对铜、镍、锌形态转化的影响116-118
- 6.3 CaO对铜、镍、锌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118-120
- 6.4 CaO对铜、镍、锌形态转化的影响120-123
- 6.5 本章小结123-125
- 7 结论125-129
- 7.1 主要研究工作及相关结论125-127
- 7.2 本文的创新性127-128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28-129
- 参考文献129-137
- 作者简历137-141
- 学位论文数据集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巍;青岛兴建大型工业垃圾焚烧场[J];化工科技;2000年02期
2 ;国家颁布垃圾焚烧标准[J];能源工程;2001年05期
3 天木;无锡引进垃圾焚烧锅炉技术[J];石油化工设备;2001年04期
4 徐尚英;安徽芜湖首座垃圾焚烧热电站建成投产[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5期
5 张建强,杨红薇,程新;垃圾焚烧与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J];四川环境;2003年01期
6 王完清;浅析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的危害及控制技术[J];山西焦煤科技;2003年11期
7 韩霜;;中国垃圾焚烧“威胁世界”?[J];装备制造;2009年09期
8 ;垃圾焚烧产业民意危机席卷全国[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3期
9 张异;;一百年的回眸,只为更加清洁的未来——评《世界垃圾焚烧100年》[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10 成协中;;垃圾焚烧及其选址的风险规制[J];浙江学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宇坤;陈敏东;许振成;孙家仁;任明忠;;垃圾焚烧二恶英环境暴露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刘汉桥;蔡九菊;田冬青;齐鹏飞;;垃圾焚烧灰熔融炉的应用及选择[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漫雯;冯桂贤;刘晓平;任明忠;张素坤;;某电子垃圾焚烧点及周边环境中多氯联苯的分布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家瑶;;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能利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家瑶;;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能利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文勇;王新龙;葛介龙;;垃圾焚烧尾气净化装备的现状及国产化实践[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孙宏;;戈尔Remedia~汶二恶英催化过滤技术在现代化垃圾焚烧工业中的应用[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8 王浩;;应用于垃圾焚烧设备的新合金材料Nicrofer 45 TM[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9 冯生华;;垃圾焚烧的当务之急是监测二VA英[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建忠;赵锡勇;翁永明;;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装置的选择[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云;建章立制遏制“小火电”垃圾焚烧[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叶小钟 本报实习生 赵越;番禺:“垃圾焚烧”五大沟通渠道遇冷[N];工人日报;2009年
3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徐海云;评论垃圾焚烧需以事实为根据[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颖 夏传武 黑毅鹤;湖畔小村建起垃圾焚烧场[N];大理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昊;垃圾焚烧:急需一把科学的“尺子”[N];健康报;2010年
6 ;番禺垃圾焚烧争议,收获的不仅是“叫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旭辉;市中心建垃圾焚烧电厂并不可怕[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记者 吴汉;江城进入垃圾焚烧时代[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孙秀艳;垃圾焚烧优势明显[N];人民日报;2011年
10 特派北京记者 何涛 李栋 于梦江 石善伟 张莹 张浩;垃圾焚烧是国际通用方法[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进;重金属铜、镍、锌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勇;垃圾焚烧中镉、铅迁移转化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许明磊;垃圾焚烧过程受热面积灰烧结特性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尹瑛;冲突性环境事件中的传播与行动[D];武汉大学;2010年
5 罗宇;垃圾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分配及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建新;垃圾焚烧过程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马文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氯的识别方法与热行为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建;垃圾焚烧锅炉多目标优化运行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霍倩;垃圾焚烧区周边居民血浆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IL-6、IL-23R基因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孔维琛;赋权理论视角下的邻避运动与抗争传播[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张晨;环境污染物暴露的表观遗传效应标志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杨惠霞;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焚烧暴露与附近人群呼吸道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李才华;臭氧—过硫酸盐和MnO_2-Co_3O_4/AC催化臭氧氧化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苏超;等离子体治理垃圾焚烧污染物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昌鹏;垃圾焚烧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张雪川;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治理与运行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吴军;氧气/二氧化碳气氛下垃圾焚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77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07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