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柑橘皮渣及果胶的新型微纳米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柑橘皮渣及果胶的新型微纳米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常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药价值。科学利用柑橘果实,不仅能提高果实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利于柑橘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柑橘产业发展。柑橘加工业会产生大量富含果胶的皮渣,大约占柑橘果实重量的40~50%,全国每年产生柑橘皮渣高达1000万t。随着柑橘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柑橘皮渣的处理问题日渐突出,以致大量的柑橘皮渣被当作废物丢弃或填埋,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发高效的柑橘皮渣利用途径势在必行。柑橘果胶是一种天然无毒,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多糖聚合物,是柑橘皮渣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高达30%。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了利用柑橘果胶作为乳化剂、凝胶剂和药物载体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但是如何高效科学利用柑橘果胶仍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纳米技术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食品、纺织、医学、电子电器等众多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合成和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针对柑橘皮渣和果胶的利用问题,将先进的纳米技术引入到柑橘果品资源利用领域,以柑橘皮渣和果胶为原料,采用简单高效的一步法研制了一系列新型微纳米材料,包括纳米多孔碳(NPC1和NPC2)、碳微米球(CMSs)、碳包裹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C NPs)、银纳米颗粒(Ag NPs)。首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先进材料表征方法对这些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探索了材料的形成机理。其次,将制备的NPC1、NPC2、CMSs、Fe_3O_4@C NPs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和刚果红(CR)。系统考察了溶液p H、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吸附量的影响。借助吸附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吸附等温线模型(Freundlich等温线和Langmuir等温线)等理论模型详细研究了材料对染料的吸附过程并考察了材料的循环再生性能。最后,根据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以及对染料的吸附实验结果,初步阐述了材料高效吸附染料的机理。另外采用生长曲线法和抑菌圈法考察了Ag NPs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活性并讨论了Ag NPs的抗菌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柑橘果胶和皮渣为原料,采用一步氯化锌(ZnCl_2)活化法分别成功制备了纳米多孔碳材料NPC1和NPC2。ZnCl_2与柑橘果胶和皮渣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影响材料的吸附性能。优化出NPC1最佳制备条件为:质量比2:1、活化时间2 h、活化温度600℃;NPC2最佳制备条件为:质量比为4:1、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500℃。SEM、氮气吸附脱附测试、XPS结果显示制备的材料具有大孔、介孔和微孔结构,高的比表面积(NPC1:1983 m~2 g~(-1);NPC2:1243 m~2 g~(-1)),高于商业椰壳活性炭(AC),表面含有丰富的基团。染料吸附实验表明NPC1和NPC2对MB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包括高的吸附量、高的吸附速率和良好的再生性。NPC1和NPC2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82.6 mg g~(-1)和1120.1 mg g~(-1),远高于商业AC(384.1 mg g~(-1))。溶液p H、MB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影响材料对MB的吸附量。两种材料对MB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机理主要涉及:NPC1和NPC2材料表面的负电基团通过静电引力吸附MB;大孔提供有力的通道促进质量传递过程;部分介孔和微孔捕获MB分子;π-π作用;范德华力。2.以柑橘果胶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绿色的CMSs。合成反应时间和温度影响材料的形貌和粒径以及吸附性能,优化出材料最佳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200℃。SEM、FTIR、XPS等表征结果显示最优条件制备的材料具有球形、表面光滑的形貌,优良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为5μm,丰富的含氧基团。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MSs对有机染料MB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包括超高的吸附量2997.8 mg g~(-1)、高的吸附速率和良好的再生性。溶液p H、离子强度、MB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影响材料对MB的吸附量。CMSs对MB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机理主要是CMSs表面的负电基团(羧基)通过静电引力吸附MB。3.以柑橘果胶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Fe_3O_4@C NPs。SEM、TEM、FTIR等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材料具有球形核壳结构,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7 nm,小于之前报道的材料,比表面积为58.72 m2g~(-1);表面存在羧基、羟基等含氧基团;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性行为,磁化强度为57.42 emu g~(-1),可以被外部磁场快速分离。染料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C NPs对有机染料MB和CR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1.3 mg g~(-1)和76.1 mg g~(-1)。特别地,该材料对染料的吸附过程中表现出优秀的再生性能,循环再生次数可达20次。溶液p H、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均影响材料对MB和CR的吸附量。Fe_3O_4@C NPs对MB和CR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机理主要包括Fe_3O_4@C NPs表面的负电基团通过静电引力吸附染料,通过材料中的介孔捕获染料分子。4.以柑橘果胶为还原剂和包被剂,采用简单的一步回流法绿色制备了Ag NPs。反应过程没有添加任何有害的物质。TEM和FTIR结果显示制备的Ag NPs具有球形形貌,粒径小且均一,平均为3 nm,优秀的分散性。生长曲线实验结果显示Ag NPs可抑制致病E.coli和S.aureus生长。抑菌圈实验结果说明Ag NPs对E.coli和S.aureus均有明显的抑菌圈,且对E.coli的抑菌圈直径(11.4 mm)大于S.aureus(11.0 mm)。抑菌实验表明该纳米颗粒对E.coli和S.aureus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对E.coli的抗菌效果好于S.aureus。可能的抗菌机制包括:Ag NPs小的粒径;银离子缓慢释放;果胶的性质。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柑橘皮渣和果胶为原材料成功研制了一系列的新型微纳米材料,并开发了这些材料的高附加值应用,阐述了材料的形成机理和应用机理。本研究为柑橘果胶和皮渣的高效科学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另外也为环境以及抗菌领域提供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吸附材料和抗菌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1;TS2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东;王都留;卢小泉;;卟啉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2年10期
2 杨柳;雷霆;裴坚;刘晨江;;有机微纳米材料的设计策略、加工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12期
3 ;微纳米材料科技及应用国际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吕英海;周仕学;邹玉红;吕东琴;刘文平;;微纳米颗粒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孙健;于锟;黄家锐;何月珍;;两种形貌氧化铜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徐晓建;邓子辰;;非局部因子和表面效应对微纳米材料振动特性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年01期
7 尚福林;北村隆行;平方宽之;;微纳米材料及其结构的界面强度的实验研究[J];力学进展;2008年04期
8 梁红莲;徐慧娟;吴华涛;;基于水凝胶模板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雷;李兆乾;陈学太;;金属锗酸盐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樊莉红;陈福义;刘婧;张金生;;单晶硅基体上紫外光诱导生长铜微纳米粒子薄膜[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欢;杜记民;陈静;张江山;;由配合物构筑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与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贾漫珂;苏贵金;郑明辉;;氧化铁3D微纳米材料在氯代芳烃降解中的应用[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少华;;广义JKR理论及其应用[A];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任启鸿;单思聪;杨皓;赵红平;;微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有限元模拟[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勇;王女;陈洪燕;江雷;;仿生制备多级结构微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李东密;郑炎松;;分子的手性对聚集体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丽霞;刘烨煊;苏贵金;郑明辉;;铁基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对六氯苯的降解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梁衍亮;陶占良;陈军;;镁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电极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张郭亮;董春迎;;三维微纳米裂纹与夹杂相互作用的边界元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薛亚辉;;微纳米材料力学理论及相关应用[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全兰;用于光谱调制碱金属铌酸盐微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珑;细胞—微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统计热力学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吴志光;自驱动合成微纳米马达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卢艳;铋基半导体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张文林;基于柑橘皮渣及果胶的新型微纳米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6 辛志峰;孔性配位聚合物微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魏玮;环交联型聚膦腈微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曹霄峰;几种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雷;三元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马德崇;半金属铋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阳;Ni_2P/Ni_(12)P_5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建彪;尺寸效应对微纳米结构力学行为及性质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孙丹丹;氧化亚铜微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郑见平;PbS微纳米线的力电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杨艳琼;聚合物基底诱导贵金属自组装微纳米超结构形貌调控及机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6 刘爱芳;静电纺丝法制备铜锌锡硫微纳米纤维及其性能表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黄江;碳微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郭帆;铋基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国超;SiO_2@Y_2O_3:Eu~(3+)核壳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发光性能[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佳佳;离子液体—丙氨酸共辅助制备多级结构氧化锌及其性质[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4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6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