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液晶弹性体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

发布时间:2017-12-08 14:16

  本文关键词:液晶弹性体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液晶弹性体 应力波 声子晶体 智能调控


【摘要】:作为一种多功能和高取向超分子体系的典型软材料,液晶弹性体(Liquid Crystalline Elastomer,LCE)的研究成为近30年来液晶聚合物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作为功能性材料,液晶弹性体同时兼具弹性和液晶性,表现出优于一般液晶聚合物的性质,如机械力场取向性,取向和流动并存的液晶性,取向结构的可冻结性等等。液晶弹性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液晶弹性体及其结构的热-光-电-力耦合的(准)静态分析已经充分展开。然而由于材料多场敏感性和力-序耦合性,其动力学行为的描述更为困难,相关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将基于液晶弹性体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液晶弹性体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和耗散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液晶弹性体半空间自由表面Rayleigh波的传播特性。重点讨论了材料动力软弹性对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晶弹性体中的Rayleigh波不再是传统的Rayleigh波,它的传播方向与自由表面存在一个夹角,并且粒子振动轨迹的极化方向与频率有关。Rayleigh波波速表现出频率相关性,在临界相变温度附近会发生突变。但是存在一个指向矢松弛时间敏感临界频率,在临界频率Rayleigh波波速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研究了以液晶弹性体为基体的钢/液晶弹性体以及圆孔液晶弹性体声子晶体中的能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液晶弹性体的软弹性性质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以液晶弹性体为基体的声子晶体中完全带隙的中心频率。液晶弹性体指向矢的转动会改变材料中的能带结构。在钢/液晶弹性体声子晶体中,不同阶的完全带隙随着指向矢的转动交替打开和关闭。对于多孔液晶弹性体声子晶体,孔隙率越小,指向矢转动对带隙的影响越明显。温度越低,结构带隙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受指向矢转动的影响就越大。由于指向矢的转动可以由外场(电场,磁场,光等)控制,液晶弹性体声子晶体为能带结构的智能调控提供了可能性。(3)以几种典型正方晶格希腊十字结构真空/液晶弹性体体系声子晶体为例,研究了弯折角度,手征性几何参数b和h以及材料特征参数等对液晶弹性体多孔手征性声子晶体中能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隙结构依赖于指向矢角度和手性弯折角度。弯折角越小,完全带隙越容易形成。当弯折角度为较小时,不同带隙的带宽随着臂宽b的增加而增大,并随着臂长h的增加而变大。当弯折角度为90°和135°时,只有当臂长较长时,才会出现较小的完全带隙。(4)研究了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孔液晶弹性体声子晶体中的能带结构。采用单向耦合方法,先确定了单胞的热致变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声子晶体中的能带结构,讨论了指向矢的初始位置以及孔隙率对能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3rd-4th阶和5th-6th阶带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直至消失,而4th-5th阶带隙只会在温度较高的时候打开。3rd-4th阶和4th-5th阶带隙会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在θ=0°时3rd-4th阶带隙的变化幅度比θ=45°时的变化小。而4th-5th阶带隙随孔隙率变化的幅度在θ=0°时较大。5th-6th阶带隙随孔隙率的变化较为复杂,并没有明显的趋势。这部分研究内容实现了热-力耦合液晶弹性体能带结构的计算,也为能带结构的热致调控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75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建,李青山;功能橡胶与功能弹性体的研究进展[J];特种橡胶制品;2004年06期

2 ;高性能氟类弹性体——カルレッツ[J];橡胶参考资料;2004年04期

3 Kennard A.Reynard;Selwyn H.Rose;刘润清;;氟化磷腈弹性体制品性质和可能的用途(摘要)[J];橡胶参考资料;1975年08期

4 傅维椿;阎一工;;弹性体材料的疲劳损伤与疲劳失效[J];试验机与材料试验;1985年06期

5 竹村泰彦;赵瑞时;;赋予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功能及其现状[J];橡胶参考资料;1989年06期

6 关锐峰;霍玉云;;感压导电弹性体的研究 第一报 感压导电弹性体的感压特性[J];特种橡胶制品;1990年04期

7 金鹰泰;;功能弹性体[J];弹性体;1993年01期

8 ;低应力松驰的弹性体材料[J];橡胶参考资料;2001年09期

9 杨护国;;能源部门用弹性体的使用寿命预测[J];橡胶参考资料;2002年06期

10 刘先生;弹性体地板及延伸产品[J];中小企业科技;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群;;先进弹性体基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2 丁涛;刘全勇;石锐;田明;张立群;;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志强;蔡天聪;高文正;房晓敏;徐元清;丁涛;;基于乳酸的生物可降解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周占玉;王晓明;叶巍;耿越;王秀芬;;阻燃耐高温磷腈弹性体合成与制备研究[A];2014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杨新改;王秀芬;;氟化聚磷腈弹性体的合成与应用[A];2012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震;刘立武;刘彦菊;冷劲松;;介电弹性体卷形驱动器的设计制造及性能测试[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陈罘杲;;织物复合双透效应弹性体的研究与应用[A];铜牛杯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明;周兰香;李幼荣;邱关明;井上真一;冈本弘;;用水玻璃为原料制备无机/有机复合弹性体[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侯勇;;导致钢制传感器弹性体腐蚀失效的环境因素探析[A];首届全国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刘立武;张震;刘彦菊;冷劲松;;介电弹性体薄膜驱动器的驱动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杰;弹性体材料市场占大头[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黄茂松 贾润萍;聚氨酯弹性体迎来春天[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周言;德国公司研制TPU复合性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锵;电子束辐射法制备温敏/光敏性液晶弹性体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刘苏亭;碳系填料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电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3 Christophe Renard;基于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的高性能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根林;高介电常数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7年

5 唐淼;聚合物弹性体材料网络结构对流变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杨帅;液晶弹性体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7 朱黎辉;电活性介电弹性体膜型材料电致应变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丹;新颖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9 范艳层;顺丁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及其阻尼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秦秀敏;聚醚型聚氨酯(脲)弹性体的改性、形态结构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巍巍;热可逆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彩峰;稀土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3 龚莉杰;一种新型多维力传感器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叶巍;聚磷腈弹性体的分子设计、制备与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李永鑫;杜仲胶加氢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李栋栋;低模量高介电常数介电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张静;石墨烯核壳杂化粒子/硅橡胶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王志飞;纳米纤维素基功能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姚洋;低电压下大电致形变聚氨酯介电弹性体的设计与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杨宁;EPDM基遇水膨胀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6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66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