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硅基纤维素杂化微球和自具微孔手性材料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2-09 02:06

  本文关键词:硅基纤维素杂化微球和自具微孔手性材料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手性 手性固定相 手性膜 纤维素衍生物 微孔介孔材料 杂化材料 自具微孔聚合物


【摘要】:随着对手性药物对映体药理及毒理学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认识,手性对映体的分离、分析及检测已愈显重要,其中液相色谱技术已成为当今拆分手性化合物的主流手段。纤维素衍生物类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具有广泛的手性识别性能,为最有效的手性拆分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已商品化的手性色谱填料柱均使用大孔硅球作为负载,其机械强度差,载量低。另一方面,通过膜法拆分手性化合物在工艺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低能耗、高载量和可连续操作等优点使其满足大规模拆分及单一对映体的富集制备的要求。但对手性膜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在对映体选择性,膜通量以及膜自身的稳定性等问题的解决上都还存在瓶颈,尤其是兼具高选择性与高通量的手性膜极难制备得到。本文致力于硅基纤维素杂化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和手性自具微孔材料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在色谱填料制备方面,本文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基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甲酸酯杂化微球,采用封端工艺,优化工艺条件有效闭合杂化微球的残余硅羟基,使其适用于含碱流动相的分析,并可拆分70%的标准品;将其应用于市售beta阻断剂等抗高血压、心血管碱性药物的拆分可取得良好的拆分效果,对吲哚洛尔,普萘洛尔,美托洛尔3种药物达到远超过基线分离的效果,接近商品化涂覆型手性柱Chiralcel OD的分离能力,其中对吲哚洛尔的分离选择性高达5.5。通过结合经典溶胶-凝胶理论,调节手性单体修饰过程中引入硅烷偶联剂的比例,改变溶胶-凝胶反应条件探索介孔硅基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甲酸酯微球的制备新工艺,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500 m2/g)、有机无机比例可控的介孔硅基纤维素衍生物微球,大幅提高了微球的机械强度,并观察到了有机无机含量调控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界面现象,成功拆分三氟蒽基乙醇和吲哚洛尔。新工艺确保了微球对含氯仿流动相的耐受能力及分析使用寿命,为其在制备色谱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可能。在手性膜制备方面,本文使用C2不对称结构单体5,5’,6,6’-四羟基-3,3,3’,3’-四甲基-1,1’-螺旋双茚的单一对映体与3,4,5,6-四氟邻苯二腈单体聚合,得到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PIM-CN和(+)-PIM-COOH系列材料(比表面积700 m2/g),其在作为手性膜分离的应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高渗透速率。本文首先采用不对称结晶法成功拆分了5,5’,6,6’-四羟基-3,3,3’,3’-四甲基-1,1’-螺旋双茚,得到光学纯度超过99%的单一对映体,制备成高分子聚合物后通过溶剂法浇铸成膜,第一次将其应用于液相渗透手性拆分,成功拆分了苦杏仁酸、联萘酚、Fmoc-苯丙氨酸和其自身单体5,5’,6,6’-四羟基-3,3,3’,3’-四甲基-1,1’-螺旋双茚,其中初始ee值分别达到31%、53%、75%和87%。通过测定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确定了(+)-PIM-CN和(+)-PIM-COOH的选择性扩散渗透机理。(+)-PIMs系列材料在具备高渗透速率的同时还能保证相应的高选择性,为突破手性膜的制备应用瓶颈提供了可能。另外,(+)-PIMs系列材料的应用将不局限于手性膜领域,其在合成新型手性固定相、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领域也具有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52.63;TQ46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婕;杨亦文;吴平东;;苯异氰酸酯基环糊精对氟西汀对映体的吸附性能[J];应用化学;2007年05期

2 王光华;周良模;陈水挟;罗红红;王将克;;手性(一)毛细管柱对化石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J];分析化学;1987年09期

3 金恒亮,D.W.阿姆斯屈隆;冠醚对映体在β-环糊精柱上的分离[J];色谱;1990年01期

4 S.N.Black;石蓉;;用结晶化学法制备多效唑对映体[J];农药译丛;1991年04期

5 楼献文,刘有勤,王清海,朱道乾,周良模;气相色谱对映体标记法测定实际样品中氨基酸[J];色谱;1992年04期

6 吴兰均,刘桂兰,宓爱巧,蒋耀忠;对映体的气相色谱分析——Ⅰ.氨基酸和吡啶胺的分离测定[J];色谱;1992年05期

7 陈玉青;马郑;安芳;郭兴杰;;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法分离利阿唑对映体[J];色谱;2008年05期

8 胡成一 ,阎佐鹏;地质体中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J];地质地球化学;1980年06期

9 王清海,王光华,周良模;手性固定液及其用于对映体分离[J];色谱;1988年01期

10 周苹;冯大为;易大年;;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在对映体分析中的研究和对有关机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斌;骆广生;汪家鼎;;Aliquat-336/DBTA萃取分离氨基酸对映体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李敬来;李长坤;张振清;阮金秀;;去甲基苯环壬酯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荣;张娟红;谢华;贾正平;武晓玉;李文斌;谢希晖;;色谱技术在普萘洛尔对映体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荣;贾正平;陈立仁;马骏;樊俊杰;张强;谢华;;头孢呋辛对映体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方法研究[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维屏;马云;文岳中;刘惠君;;合成拟除虫菊酯对映体的环境行为差异性[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6 席萌;陈胜文;刘维屏;;高效液相色谱-圆二色检测法分析甲霜灵的对映体纯度[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郝洪庆;张智群;万仕刚;林以玑;章慧;;一对手性对映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质[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罗增伟;李宝华;穆宏磊;万学娟;傅恩琴;;天然氨基酸衍生的手性溶解剂的合成与对映体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沈佐君;李明;何晓东;;柱上样本堆积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拆分细胞内氨甲蝶呤对映体及其六种代谢产物[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陈胜文;刘维屏;;手性化合物圆二色光谱表征及对映体绝对构型的判定[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凌树森 徐燕丰;监测药物对映体临床用药更合理[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马艳红;开发手性药物应综合考虑科学和经济学标准[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梁展红 郭胜民;全球药物创新的六大模式(三)[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西伦;硅基纤维素杂化微球和自具微孔手性材料的制备及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彭东明;药物对映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关瑾;五个质子泵抑制剂对映体的分离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4 梁宏武;几种典型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环境行为及水生生物毒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朱传江;黄皮酰胺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和酶促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6 张丹丹;手性固定相法分离手性药物对映体及其分离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7 沈佐君;高效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氨基酸及拆分氨基酸对映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8 徐超;几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及其降解[D];浙江大学;2008年

9 唐课文;药物对映体手性萃取及支载液膜分离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焦飞鹏;β-肾上腺素类药物对映体的手性拆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华乔;人丁酯胆碱酯酶水解班布特罗对映体过程中代谢物单氨基甲酸酯作用的系统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陶燕;粉唑醇的立体降解行为及其对映体毒性、活性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孙勇;青藏高原中部表层土壤中PCBs和OCPs的分布和手性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陈锦文;毛细管电泳在手性芳香醇及苯并吡喃类化合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苏齐;依托度酸对映体在Chiralcel OD柱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其在模拟移动床色谱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6 郭静华;10-35°C内柚皮素对映体在Chiralpak AD柱上吸附平衡的测定[D];温州大学;2015年

7 高小峰;养殖海水中氧氟沙星及氟甲喹对映体降解行为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8 李小梅;酮洛芬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晓翔;微量水对正相体系中2-丙酸类衍生物对映体分离的选择性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邹卫;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药物中间体对映体[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8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68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