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本文关键词: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喹唑啉 4-(对甲基苯磺酰基)-喹唑啉 偶联反应 有机铟试剂 有机铋试剂 吲哚 有机磷 喹唑啉-3-氧化物
【摘要】:喹唑啉骨架广泛存在于很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喹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关于喹唑啉衍生物合成方法有很多文献报道,但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着如需要使用POCl3等污染较大的卤化试剂、催化剂用量大、底物适用范围窄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开发高效、便捷、绿色的有机合成方法来构建喹唑啉衍生物。本论文在总结喹唑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发展了几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1)为探究将杂环基引入喹唑啉衍生物C-4位的方法,利用4-(对甲苯磺酰基)-喹唑啉与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发展了一种高效合成4-(杂)芳基喹唑啉衍生物的新方法。(2)基于铟试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广泛应用,利用4-(对甲苯磺酰基)-喹唑啉与有机铟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系列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发展了一种合成4-(杂)芳基/烷基喹唑啉衍生物的新方法。同时,对该反应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实现了以4-喹唑啉酮为原料,TsCl为C-O键活化剂,利用原位生成的4-(对甲苯磺酰基)-喹唑啉“一锅法”串联与有机铟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高效合成了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反应条件温和,且可兼容多种烷基和杂环官能团。(3)基于铋试剂价廉、稳定易储存的特点,通过4-(对甲苯磺酰基)-喹唑啉与有机铋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系列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发展了一种合成4-(杂)芳基/烷基喹唑啉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官能团兼容性强。(4)基于吲哚的重要生物活性,把吲哚和喹唑啉两个结构单元拼接,期望发挥“协同效应”,使底物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通过4-(对甲苯磺酰基)-喹唑啉与吲哚的C-N交叉偶联反应,发展了一种合成4-N-吲哚基-喹唑啉衍生物的新方法。(5)利用4-(对甲苯磺酰基)-喹唑啉与亚磷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发展了一种合成4-磷酰基喹唑啉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官能团普适性好。(6)研究了1,2-二氢喹唑啉-3-氧化物的脱氢氧化反应,以活性MnO2为氧化剂,高效构建了系列新型结构的2,4-双取代喹唑啉-3-氧化物。与2-位为H或脂肪烃取代的喹唑啉氮氧偶极子不同,2,4-二取代喹唑啉氮氧偶极子的反应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新颖性,与丁炔二酸二甲酯经1,3-偶极环加成-重排反应可以合成结构新颖的苯并二氮卓类衍生物。我们课题组将以合成的2,4-(杂)芳基/烷基喹唑啉-3-氧化物为骨架,继续探究以期望拓展新的有机合成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达清,荣良策,王菊仙,王香善,屠树江,胡宏纹;低价钛促进的1,2-二氢喹唑啉-4(3H)-酮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2 ;一种在温和铜催化条件下合成喹唑啉酮的有效方法[J];有机化学;2009年03期
3 陈海群;胡健华;;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世界;2010年04期
4 严和平;欧阳贵平;;喹唑啉环的合成方法改进[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5期
5 王孝妹;刘小莉;张喜全;顾红梅;徐宏江;王留昌;李宝林;;4-芳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6 孙海龙;初文毅;侯艳君;孙志忠;;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7 郑海清;王欢欢;黄云云;张豪;黄权;刘骏;;三光气在合成4-氯-6-碘喹唑啉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09期
8 杨尚君,丁明武;新型2-芳氧基-3H-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3年03期
9 彭红丹;杨建宏;杨桂春;陈祖兴;;2-硫代-4-喹唑啉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庆珍;玄光善;王立兵;;4-氨基-2-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留攀;李加荣;;微波促进下水相中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杜小龙;姜海霞;滕诗蕾;王万军;姜标;;8-硝基喹唑啉环合成新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曹琨;黄银久;刘刚;刘希光;徐胜广;孙林;;6-酰胺取代喹唑啉二硒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4 张立军;张奇;钱东峰;魏霞;钟叙平;李加荣;;微波促进下1,2-二氢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丁明武;杨尚君;;2-取代喹唑啉酮及噻吩并嘧啶酮的合成[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于国庆;张姗;康从民;;喹唑啉丁酸衍生物的合成[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周海燕;赵同艳;康从民;;硝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马淑玲;李加荣;孙永江;李青;;1H-喹唑啉-2,4-二酮的新的有效合成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刘刚;马文泉;王兵;李西才;徐胜广;刘春萍;刘希光;;喹唑啉二硒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曲峰;魏杰;朱鹏任;沈晓琛;叶艳春;程琪玮;武静;和平;;喹啉并[1,2-c]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旦;基于碳氢键官能团化的喹唑啉衍生物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2 柴兰琴;喹唑啉、香豆素类衍生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3 覃雪梅;基于喹唑啉结构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4 叶兴琳;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辰;铜催化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D];清华大学;2011年
6 刘栋;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玲;喹唑啉衍生物合成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西发;通过炔酮碳碳三键断裂合成喹唑啉酮[D];华侨大学;2015年
3 彭丽萍;喹唑啉酮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陈欣;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田莹;钯和铜催化3-氧-喹唑啉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万治华;含喹唑啉硫醚的查尔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龙承文;含喹唑啉硫醚取代的戊二烯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魏海东;4(3H)-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与结构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黄姣姣;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Co(II)、Cu(II)、Mn(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谱性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朱慧芝;喹唑啉,芳酰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8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8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