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两维材料限域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构建和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03:00

  本文关键词:两维材料限域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构建和催化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烯 六方氮化硼(h-BN) 两维材料/金属界面 核-壳结构 限域效应 CO氧化 合成气甲烷化 氢氧化(HOR)


【摘要】:在纳米催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组成可以有效调变催化性能。此外,还可以在催化剂表面构建合适的限域微环境对表面化学和反应进行有效调控。本论文探索在金属催化剂表面上构建两维材料形成金属@两维材料核壳纳米结构,利用两维材料与金属表面之间的限域作用来调变催化剂表面的微观环境,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主要利用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h-BN)限域金属Pt和Ni构建了 Pt@C和Ni@h-BN催化剂。选择CO氧化,合成气甲烷化和氢氧化(HOR)作为探针反应研究两维材料/金属纳米粒子界面间的限域效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Pt@C核-壳结构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在CO氧化反应中的性能: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烯为碳源在Pt纳米粒子表面生长石墨烯壳层结构。拉曼,酸洗处理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结果说明当生长温度为450 ℃可以在Pt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少数层有缺陷的石墨烯结构。Pt纳米粒子表面的石墨烯结构可以促进Pt催化CO氧化反应,使得CO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30 kJ/mol。100 ℃时,Pt@C/SiO2催化剂CO氧化反应的TOF是Pt/SiO2催化剂的3倍。CO脉冲化学吸附以及CO原位红外表征结果证实CO氧化反应是在石墨烯/Pt界面上发生。2.h-BN限域Ni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催化甲烷化反应性能:高分辨电镜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制备少数层h-BN覆盖的Ni@h-BN核-壳结构催化剂。发现Ni@h-BN/SiO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合成气甲烷化反应活性,表面h-BN壳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原位近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和H2脉冲化学吸附实验数据说明CO和H2分子可以在被h-BN覆盖的Ni纳米粒子表面吸附并且发生合成气甲烷化反应。3.Ni@h-BN核-壳催化剂用于氢氧化(HOR)反应研究:与Ni/C催化剂相比,Ni@h-BN/C催化剂催化HOR反应动力学速率明显增加。其交换电流密度是Ni/C催化剂的6倍。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程序升温氧化和循环伏安实验结果都说明h-BN壳层可以提高Ni表面的抗氧化性,理论计算结果也证明表面h-BN壳层可以有效弱化Ni-Oad和Ni-Had的相互作用使得HOR反应活性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3.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俞寿明,黄敏明,单绍纯,戎晶芳,杨恒祥,林培琰;具有抗硫性能的CO氧化复合氧化物催化剂[J];催化学报;1984年03期

2 江晶亮;刘建周;于海蔚;沈辉;吕春林;修静;;Pd/Al_2O_3催化剂上低浓度CO氧化的研究[J];江苏化工;2006年12期

3 胡盼静;伍燕妮;郑海影;孟涟;金凌云;罗孟飞;;Ir/CeO_2催化剂的表征和CO氧化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12期

4 靳广洲,殷慧龄;氧化镁对铜铈催化剂CO氧化活性及抗硫性能影响[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施申忠;国内外CO氧化触媒的研究动向[J];煤矿安全;2002年04期

6 辛洪川,刘长厚,张守臣,王立秋,李绍果;负载型La-Sr-Cu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CO氧化[J];催化学报;2004年09期

7 徐慧远;王丽;张燕;徐慎颖;尚书勇;;CO氧化用纳米金催化剂常用的表征技术[J];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刘大壮,孙培勤,刘现峰,王加民,马法书,赵建宏;催化裂化再生器中铂助燃剂催化活性的测定(Ⅰ)——在新助燃剂上CO氧化的反应动力学[J];化学工程;1997年03期

9 黄显汤;;制备条件对铜锰型CO常温消除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电子世界;2014年04期

10 陈省能;陈君宇;赵越;陈明树;万惠霖;;分散度对负载型铂基催化剂CO氧化性能的影响(英文)[J];催化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宗杰;陈先明;;负载型金催化剂催化CO氧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同英;粟艳;王淑萍;王淑荣;吴世华;;CuO/Ce_(0.8)Sn_(0.2)O_2的制备及低温CO氧化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鲁继青;贾爱平;罗孟飞;;CuO-CeO_2催化剂上CO氧化协同作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林清泉;邹旭华;齐世学;安立敦;;负载型Au/MgO/Al_2O_3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及稳定性[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林坚;李林;王晓东;张涛;;原位脉冲量热研究包裹型Ir-in-CeO_2与担载型Ir-on-CeO_2催化剂上CO氧化过程[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静萌;王月娟;罗孟飞;;高比表面CuO-CeO_2催化剂的低温CO氧化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吴世华;韩东站;高峰;辛建华;张守民;黄唯平;;SMAI法制备树脂固载纳米钯低温CO氧化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12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预印集(一)[C];2004年

8 吕爱花;董园园;王美刚;金明善;索掌怀;安立敦;;TiO _2-SiO_2负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氧化活性[A];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丽;郭耘;;负载Pd催化剂用于CO氧化及其在隧道空气净化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丽君;两维材料限域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构建和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娄阳;Co_3O_4基催化剂低温催化CO氧化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其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爱平;CuO-CeO_2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位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宇鹏;高比表面积CuO-Ce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氧化活性[D];郑州大学;2007年

3 李高杰;石墨烯负载Co_3O_4、CuO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CO氧化性能[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0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90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