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硫化物的固硫机制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碳、硫化物的固硫机制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锂硫电池 氮掺杂 中空碳纳米球 氧化石墨烯 聚苯胺 过渡金属硫化物 碳包覆 Fe_7S_8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摘要】:锂硫电池由于具有较高能量密度(~1675 mAhg~(-1),2600WhKg~(-1)是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五倍以上),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然而锂硫电池正极一直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i)硫、硫化锂导电性差;ii)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多硫化锂导致不可避免的穿梭效应,从而带来较低的库伦效率;iii)正极材料的锂化前后体积变化导致结构的坍塌。为缓解锂硫电池穿梭问题,可通过碳或硫化物的加入缓解多硫化锂的溶解及带来的穿梭,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及循环稳定性,为此主要研究了三方面的内容:1)氮掺杂的多孔双层中空碳纳米球的限硫研究,并系统的研究了多孔双层中空碳纳米球自身在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方面的性质;2)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协同限硫研究;3)硫化物固硫机制的研究,此外,由于Fe7S8电化学平台的特殊性,我们亦系统研究了碳包覆的Fe7S8材料电化学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以中空Fe_3O_4纳米球为模板,葡萄糖为碳源,稀硝酸为氮源,合成氮掺杂多孔双层中空碳纳米球。将氮掺杂的多孔双层中空碳纳米球涂层在高分子隔膜上,研究表明,此涂层隔膜在锂硫电池中可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高电池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如在经过不同倍率循环后,2 C倍率下循环300次仍有508 mA h g~(-1)的比容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深入研究了多孔双层中空碳纳米球在锂电及钠电方面的循环性能。发现无论哪种酸刻蚀得到的产物在锂电方面都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而用硝酸刻蚀得到的氮掺杂的多孔双层中空碳纳米球在容量上较不掺杂氮的碳纳米球有更高的比容量。在1.5 C(558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保持512 mA h g~(-1)的比容量,值得强调的是在钠离子电池方面也做了相应的工作,在0.2 A g~(-1)的电流密度情况下循环100圈还有120 mAh g~(-1)的比容量。2.在低温条件下,以官能团化的氧化石墨烯为碳源,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包覆硫@聚苯胺核壳八面体复合材料(S@PANI/GO)。通过聚苯胺八面体壳的物理固定以及氧化石墨烯的化学协同作用,此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硫电极材料,与S、S/GO、S@PANI复合材料相比,展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0.2 C循环一百次以后保留875 mAh g~(-1)的比容量)以及高倍率性能(4 C,466 mA h g~(-1))。即使在1 C倍率下,此材料循环300圈以后仍有640 mA h g~(-1)的比容量。电化学性能得以改善的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中的核壳结构以及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的协同作用。3.研究具有不同电化学平台的硫化物如硫化锌(1.0 V)、硫化铁(~1.5 V)、硫化铌(~2.3 V)等作为添加剂对多硫化锂的固定机制,如循环200次以后仍可保持将近600mA h g~(-1)(NbS2作为添加剂)、443mA h g~(-1)(Fe7S8作为添加剂)和440 mAh g~(-1)(ZnS作为添加剂)的比容量,而无任何添加剂的锂硫电池仅有不到300 mA h g~(-1)的比容量。对碳包覆的Fe7S8以及未包覆的Fe7S8纳米颗粒作为添加剂对锂硫电池稳做了定性研究,研究表明未包覆的Fe7S8纳米颗粒可提高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最后,由于Fe7S8电化学平台的特殊性,对其电化学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碳包覆的Fe7S8纳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以及优越的倍率性能,如在0.1 A g~(-1)经循环50次有695m A h g~(-1)(工作电压区间为0.01 V-3 V)的比容量。碳包覆的Fe7S8纳米材料在1.5 V有很明显的放电平台,通过控制充放电电压,我们得到了比Li4Ti5O12两倍性能还高的比容量,即使是在1 A g~(-1)(1.5 C)的电流密度下,电压区间在1.2 V到2.5 V之间,碳包覆的Fe7S8材料仍有250 mAh g~(-1)的比容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6;TM9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二硫化钼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润滑原理[J];电碳技术;1977年Z1期
2 戴萃辰;脂肪族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结构基础[J];自然杂志;1979年07期
3 何林生;;钛白废酸提钪及钪的应用[J];杭州化工;1991年02期
4 张勇;霍庆媛;王力臻;张爱勤;宋延华;;LiFePO_4/MWNTs/B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热加工工艺;2012年24期
5 杜霞;薛卫东;刘帆;李昱树;;n型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年01期
6 ;钛及钛钼合金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上海有色金属;1978年03期
7 龚茜,谭攸庚;钌钛锡氧化物阳极表面形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氯碱工业;1995年05期
8 邓凌峰;陈洪;;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J];材料导报;2009年22期
9 Degussa;徐翔飞;;“白炭黑”的制备工艺及其物理—化学性能[J];橡胶译丛;1981年03期
10 刘春莲;;《材料化学性能》课的教学实践[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郄富昌;彭庆文;唐致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2ZnTi_3O_8/C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良超;郝仕油;林秋月;应桃开;;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3 刘志超;党海军;陈广宇;张自禄;;氟化石墨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4 张森;李志勇;;氟化处理对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5 季益刚;周益明;邵阳;戴跃华;俞燕青;王青;唐亚文;陆天虹;沈涛;;氢氧化镍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6 董怡辰;王振波;秦华;;炭包覆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侯磊;吴茂;何新波;曲选辉;;碳含量对磷酸钒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邹红丽;招睿雄;沈培康;;钨掺杂LiFePO_4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樊小勇;江宏宏;黄令;孙世刚;;电镀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10 王婷;曹中秋;边静;;镁铝储氢电极合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锌的性质与用途[N];期货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桂霞;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胡梅娟;金属氧化物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刘芳延;基于综纤维素制备炭基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江小剑;基于脱合金法的锰基微纳结构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王聪;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莫润伟;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_3O_8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历彪;钛的含氟氧化物及其锂化产物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张春艳;复杂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D];安徽大学;2016年
9 陶石;基于聚阴离子型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调制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司露露;碳复合钼基、钒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志同;钒基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莎;多巴胺炭球及MOFs@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Li-S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燕平;氢驱动化学反应法制备Li_xal_ySi_z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杜志玲;掺氮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宋巧兰;新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文静;新型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康怡然;纳米二氧化锰/碳材料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亦弛;低维氧化钼纳米材料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涛;Fe-Mn-Ti-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申亚举;水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Ti_2(P0_4)_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0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1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