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酶解木质素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7:01

  本文关键词:酶解木质素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出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酶解木质素 液化 热塑性酚醛树脂 改性 模塑料


【摘要】:酶解木质素(Enzymatic Hydrolysis Lignin,简称EHL)是一种从生物质制备燃料乙醇或丁醇的残渣中分离、提取的高分子物质。由于EHL复杂的成分和分子结构,使得利用率较低,应用推广受到限制。本文采用磷钨酸辅助草酸新型催化剂催化、苯酚液化的方法对EHL进行预处理活化,提高其反应活性,进而制备酚醛树脂和酚醛模塑料。EHL的高效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模塑料的生产成本,而且间接降低生物质燃料乙醇的成本;减轻模塑料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也降低对石油化学品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本文采用元素分析、FT-IR、UV等表征方法证明EHL分子结构上存在酚羟基,且酚羟基的邻、对位有类似苯酚的活性位点,能够替代苯酚与甲醛缩聚合成酚醛树脂。从EHL的碳谱分析显示,EHL为GSH木质素,这也是EHL更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采用酸催化苯酚液化的预处理方法对EHL进行活化。以液化残渣率为指标,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液化温度及液化时间对产物分子量及残渣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预处理液化条件:以草酸与磷钨酸的质量比为9:1的混合酸作为催化剂,固液比为1:2,液化反应温度为125℃,催化剂用量为7%,液化反应时为1.5 h。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214,残渣率9.8%。使用氯仿、乙醚对液化后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组分A、B、C。组分A为液化残渣,采用SEM观察其表观结构变化,利用FT-IR分析分子结构上的变化;组分B为EHL衍生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GPC研究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情况,GC-MS分析组分中出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构,1H NMR和13C NMR研究分子结构的变化,并对比不同反应时间下,分子量及其分布和红外光谱图的变化情况;从组分C的GC-MS分析结果可知,组分C主要是苯酚,含量超过97%;推测反应历程:首先是EHL分子中以β-O-4为主的化学键的断裂,使得大分子结构被破坏,EHL分子键断裂产生的衍生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与作为液化剂的苯酚发生苯环上的反应。以预处理活化后的EHL部分替代苯酚制备热塑性酚醛树脂,研究酚醛摩尔比、EHL替代率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HL的替代率可达55%,酚醛摩尔比为n(P):n(F)=1:0.83时,树脂的性能良好。采用FR-IR、GPC、1H NMR、13C NMR和TG等分析手段对普通热塑性酚醛树脂(NPF)和EHL基热塑性酚醛树脂(LNPF)的结构及性质进行分析;采用DSC研究NPF和LNPF的固化性能,结果显示,LNPF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高于NPF。根据对比分析NPF和LNPF树脂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区别,结合NPF的合成机理,推测得到LNPF的结构形式及合成历程。以LNPF替代普通NPF制备酚醛模塑料。利用Design expert8.0.6.1软件,结合Box-Behnken Design(缩写BBD)设计方法,得到一组模压工艺参数实验,以冲击强度、吸水率为响应值,研究模压温度、模压压力和模压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情况,得到优化的模压工艺参数:模压温度为171℃,模压压力34MPa,模压时间50s/mm。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研究EHL替代率对材料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吸水率的影响。在相同的EHL利用率条件下,以填充和改性两种参与方式制备模塑料,参照技术标准要求比较这两种模塑料在性能上的差异,间接证明EHL液化改性过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采用土埋法,研究了普通酚醛模塑料(PMC)、不同EHL替代率的酚醛模塑料(LPMC)和EHL填充型酚醛模塑料(FPMC)在生物降解性能方面的差异。相同条件下观察表面被侵蚀情况并计算质量损失率,随着EHL替代率的增大,表明被侵蚀越来越严重,其中(55%-LPMC)的最大失重率为1.5%,55%-FPMC的最大失重率为2.2%。论文以55%-LPMC为研究对象,通过初筛和复筛结果选择废弃物固体培养基及T.hirsute、T.sp.B27两种菌株,对粉状模塑料进行微生物降解性实验,在微生物降解100天后,T.hirsute对其中生物质的降解率达到90%,能够直接降低模塑产品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32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新;景晨丽;宋家乐;;热塑性酚醛树脂的清洁生产[J];塑料工业;2007年07期

2 杨国栋;郝立昌;杨健;周家石;朱世根;;铸造用热塑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J];铸造;2010年10期

3 康明,陈勉已,吴桑,王文清,戴绪绮;催化剂对热塑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J];粘接;1998年02期

4 宋家乐;陈立新;景晨丽;陈伟伟;王汝敏;;热塑性酚醛树脂环保合成工艺的研究[J];粘接;2006年04期

5 刘常宽;;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酚废水的治理[J];辽宁化工;1982年04期

6 胡享军,,罗翰林;热塑性酚醛树脂制备玻璃炭的初步研究[J];炭素技术;1994年05期

7 周静;胡立红;周永红;;木质素改性热塑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3年03期

8 张巧玲,李永祥,陈守东;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J];山西化工;2001年04期

9 蒲泽双,王巧伶;尿素改性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应用[J];塑料工业;2002年01期

10 朱平华;罗璋;;正交试验优化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工艺[J];塑料工业;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爱武;杨联树;王彬;;热塑性酚醛树脂软化点测定方法研究[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旭忠;陈锬;肖春霞;蔡绪福;;热塑性酚醛树脂/磷酸三苯酯复配阻燃PC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3 刘勇;朱永茂;沐霖;杨玮;;低氯离子含量酚醛模塑料的研制[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报记者 宋玲玲;宏光实业:以科技为先导谋转型发展[N];福建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静;酶解木质素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熊建民;壳法用抗粘连结块热塑性酚醛树脂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夏春;壳法用酚醛树脂微波合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荣启;高性能壳法用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果;含碳硼烷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2 景晨丽;热塑性酚醛树脂绿色生产新工艺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红娟;不同条件下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飞行时间质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叶俊;热塑性酚醛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5 肖聪利;低成本高性能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谢海洋;环保型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晏丽红;酚醛基炭膜支撑体的制备及其形成过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孙同甲;剑麻纤维增强酚醛模塑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朱叶刚;耐高温酚醛模塑料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唐轶雯;无氨酚醛模塑料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6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16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