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坯超低碳钢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方坯超低碳钢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出处:《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方坯 超低碳钢 中间包 凝固组织 三次渗碳体
【摘要】:方坯超低碳钢多用于通讯和电子信息行业,其制造的终端产品主要为铜包钢丝、镀锌钢丝、各类线缆及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引芯等。相对于板坯超低碳钢而言,方坯超低碳钢的生产难度大,尤其小方坯生产难度更大。因此,从生产工艺路线设计和各工序关键控制技术方面进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方坯超低碳钢生产中的关键控制技术。转炉终点进行钢包顶渣改质处理,降低钢包顶渣的氧势。采用在转炉出钢后加入高铝缓释脱氧剂,在降低进入钢包内的转炉渣氧化性的同时,将钢包渣成分调整为还原性强,对夹杂物有吸附作用,并且流动性良好的熔融状态的钢包顶渣。RH精炼对钢液氧活度进行窄范围控制,保证方坯连铸的可浇性。优化中间包结构设计,重点解决方坯超低碳钢开浇及连铸浇注过程冻流问题。设计8种中间包结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流场分布、各流的响应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等参数,筛选出最佳的中间包结构方案,实施现场改造,效果显著。应用有限元软件Procast建立模型,进行方坯超低碳钢凝固温度场和凝固组织的模拟计算,建立连铸拉速、比水量等工艺参数优化匹配关系,同时确定矫直点的温度是否在钢的第三脆性区外,以避免铸坯在矫直时,内弧侧因受拉伸应力作用产生横裂纹。通过对方坯超低碳钢铸坏凝固组织的模拟计算分析,确定了最佳二冷配水制度,铸坯质量控制水平显著提高。对方坯超低碳钢进行热模拟基础实验研究,获得其连续组织转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不同冷速条件下,超低碳钢的组织形态和物相组成,为轧制工艺制度的建立确定理论基础。研究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轧制过程三次渗碳体的析出规律,确定三次渗碳体析出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结合其在超低碳钢热轧盘条拉拔深加工过程的影响作用,深入分析超低碳钢热轧盘条拉拔断丝机理,形成三次渗碳体工艺控制技术。超低钢钢热轧盘条拉拔断丝率达到1%以下,同圈性能差控制在10MPa以内。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F7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超低碳钢[J];新疆钢铁;1996年03期
2 郑国强;;生产超低碳钢的新工艺[J];上海金属;1991年06期
3 黄小云,叶仲超;超低碳钢生产中硅含量的控制问题[J];钢铁研究;1997年04期
4 甘绍君;王仕华;肖力峰;;涟钢一炼轧厂超低碳钢的生产优化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28期
5 李帮伟;;超低碳钢浇次头坯表面夹杂的控制技术[J];本钢技术;2013年04期
6 崔德理,王先进,金山同;超低碳钢的历史与发展[J];汽车技术;1994年04期
7 伏雪峰,金山同;超低碳清洁钢生产工艺及现状[J];四川冶金;1997年01期
8 李小杰,周大庆,胡涛;超低碳钢的取样和制样方法[J];武钢技术;2000年02期
9 王效岗;赵西成;;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对超低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07年05期
10 李吉夫;;锡对超低碳钢铸态组织及硫化物析出的影响[J];连铸;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倪培亮;王红军;王新权;;莱钢生产超低碳钢控制实践[A];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郝强;王彦杰;许红玉;唐志军;;超低碳钢的冶炼实践[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亓伟伟;王建景;吴会亮;孙建卫;王明杰;;超低碳钢生产实践[A];2011年华东五省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铎;舒遗一;李斌;文敏;何维祥;马立华;;重钢超低碳钢冶炼工艺生产实践[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A卷)[C];2013年
5 吴全明;;真空炉生产超低碳钢的实践操作[A];第六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全明;;真空炉生产超低碳钢的实践操作[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吴全明;;真空炉生产超低碳钢的实践操作[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吴杰;刘振清;李正邦;林功文;;超低碳钢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潘树敏;李太全;常立山;郭翔宇;;邯钢新区超低碳钢冶炼实践[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10 孟劲松;;减少冷轧超低碳钢表面夹杂物的技术开发[A];2004年全国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冀平;首钢成功研发超低碳钢[N];中国冶金报;2007年
2 童凯 夏翁伟 张伟;沙钢超低碳钢生产调试成功[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3 李伟东 孙群 齐磊;三步顶渣改质 超低碳钢更洁净[N];中国冶金报;2014年
4 孙玉珊;济钢RH超低碳钢生产获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高宏适;超低碳钢水对高铝砖侵蚀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6 于留春 陈明亮 唐洪乐;梅钢成功冶炼AK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7 职建军 译 常盟 整理;提高可靠性 缩短处理时间[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明晨;冷轧超低碳钢热变形条件对退火特性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9 冯士超 潘秀兰 王艳红 梁慧智;开创低成本、高效率生产低碳钢技术[N];中国冶金报;2010年
10 张化义;印度扩大RH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坤;方坯超低碳钢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2 徐光;超低碳钢铁素体低温变形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专利;超低碳钢热轧板宽展模型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2 范全保;超低碳钢轧制过程中微结构演变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张国兴;攀钢超低碳钢深脱硫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杨秀;RH-KTB深脱碳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5 叶立勇;超低碳钢热轧变形规律有限元模拟[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8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1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