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大采高长工作面采场覆岩运动和支架—围岩系统动态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4:09

  本文关键词:大采高长工作面采场覆岩运动和支架—围岩系统动态控制研究 出处:《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采高 长工作面 采场覆岩运动 支架-围岩系统


【摘要】:大采高长工作面开采技术由于其具有煤炭资源回收率高、作业条件好、改善煤炭质量、实现高产高效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煤矿设备装配能力的提高,大采高长工作面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得到应用。但由于采高增大,采面加长,也给围岩控制带来了困难。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试验和现场实验等手段,分别从大采高长工作面采场围岩活动机理、围岩应力分布规律、顶板结构及运动规律、支架-围岩系统动态关系、支架适应性分析等几个方面,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大采高长工作面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和支架围岩系统动态控制技术,为大采高长工作面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大采高长综采工作面采场围岩整体力学模型,讨论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周期断裂的顶板下沉及围岩应力分布,确定了顶板下沉的挠曲面方程,获得了顶板最大下沉点,并建立了顶板的应力表达式。随着工作面长度增加,长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集中峰值增加,其应力峰值位置相应向煤体内部转移;而开采高度对侧向实体煤内的应力分布没有明显影响。(2)采场支架与围岩的关系体现了围岩运动规律与支架的性能、结构间的适应性及相互间的影响;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支架-直接顶体系的稳定性。顶板下沉量与支架工作阻力呈近似双曲线关系;直接顶岩性较软或者破碎,顶板下沉量较小,基本顶给定变形被直接顶吸收。(3)随着采高和工作面长度增加,原有的上覆结构破坏,可能成为垮落带的一部分;结合2-508大采高长综采工作面工程背景,利用关键层理论和采场上覆岩层组成及岩性参数,筛选出C3、C7、C16等岩层为关键层,分别计算各层载荷、破断距。(4)对于大采高长工作面,随工作面支护阻力增加,剪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减小,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应力范围扩大到整个控顶区上方,但当支护阻力达到某一值后,对改善应力集中效果不明显;当初撑力较低时,增加初撑力对降低顶板下沉有显著作用,随着初撑力的增加,顶板下沉量逐渐减小,但减小的速度越来越小。(5)采场顶板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梁端距、工作阻力、立柱倾角、老顶来压与否、直接顶总厚度。随着梁端距的增加,冒落拱参数(冒高和片帮深度)都不断增大,呈非线性关系;梁端距应控制在0.6m以下,即能防止煤壁片帮又能控制端部冒落。支架的工作阻力和顶板下沉量之间呈近似双曲线关系,支架的水平阻力应不小于280KN,支架的工作阻力应不小于7600KN。支架立柱倾角应控制在80°左右。(6)长工作面与普通工作面矿压实测对比分析表明,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范围更加呈不一致性,范围更大,动载系数也不统一;周期来压步距短,压力显现不强烈,动载荷系数小,长工作面支架主要承受静载荷作用;长工作面来压步距长度依次为:机头部分最长,其次为机尾部分,工作面中部最短,工作面来压步距沿倾向分布不对称现象明显,即来压不同步。(7)通过建立顶板控制力学模型,利用理论计算对2-508工作面支架阻力进行分析,按支架结构进行了验算;通过工业实验,表明2-508工作面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余系数。根据工作面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支架工作阻力呈正态分布状态,沿着工作面长度方向中部支架平均压力均大于两端支架压力,机尾处均低于机头;工作面长度增加,顶板压力显著增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3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凯;;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4期

2 侯忠杰,谢胜华;采场老顶断裂岩块失稳类型判断曲线讨论[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年02期

3 缪协兴,钱鸣高;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力学难题[J];力学与实践;1995年05期

4 张涛伟;吴学明;陈占扬;郭建国;王永洪;石钰;麽秋香;;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长度合理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0年08期

5 薛军正;;寺河矿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优化创新[J];煤矿开采;2011年05期

6 刘锦荣,何富连;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探讨[J];煤矿开采;1995年03期

7 张新蛮;曹怀建;韩磊;;浅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2期

8 王占银;侯树宏;;复杂环境下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综采工艺实践与探讨[J];煤炭技术;2010年11期

9 刘天泉;矿山岩体采动影响与控制工程学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1995年01期

10 曹怀建;;三交河煤矿512大采高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特征[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国瑞;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2 朱涛;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俊效;寺河矿大采高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沈建波;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武建国;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与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周光华;特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亮;“三软”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许海涛;大采高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及浅埋深煤层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4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24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