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能源互联网多元主体行为分析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能源互联网多元主体行为分析方法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互联网 需求响应 电能交易 非合作博弈 纳什均衡
【摘要】: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的特征将日趋明显,电力系统的结构逐渐由纵向垂直向扁平化型式进行转变,互联网思维的引入在促进能源高效流动的同时,也将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一系列的挑战。而当系统中决策主体的属性趋于对等放开,使用传统的优化理论开展研究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亟需一种新的数学工具来对能源互联网中新型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本论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分别面向电能的数据感知、供需交易和优化管理三个领域,研究新兴多元主体在有效机制设计下各自的利益优化策略以及最终达到的系统均衡状态。主要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数据感知无线传感网的能效提升问题,提出了多传感节点间的功率控制非合作博弈模型,利用Hessian矩阵的负定性质证明了所提模型纳什均衡点的存在,基于注水算法提出了一种迭代式的分布式功率分配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传感节点到数据收集节点(Sink节点)的链路传输能效。(2)针对分散自治的电能交易商业运营模式,提出了适应新型源网荷主体的售电竞争无限策略式非合作博弈模型,构造了包含激励和惩罚约束的售电主体非线性效用函数,在此情况下证明了所提博弈模型中纯策略纳什均衡点的存在性,通过最优反应算法获得了每个售电主体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售电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3)针对需求响应中用户主动参与模式,设计了一项基于动态实时电价的负荷转移机制,允许智能用户自主参与并调整用电需求,并利用虚拟行动算法,求解出用户间在调峰指标分配非合作博弈模型中混合策略的(近似)纳什均衡点,并给出了适应规模主体的虚拟行动改进算法和聚类分析算法,揭示了用户在需求响应项目中参与的随机性并实现了概率量化预测。(4)针对源荷互联互通的新能源消纳模式,基于动态进化博弈理论设计了用户群面向微源群的分布式电能请求方法,使用复制动态方程捕捉了用户通过将分散式购电策略中各个体依次进化来竞争微网利用系数的过程,在解决供需两侧随机性电能匹配问题的同时,提升了用户需求实时满意度和微源的经济收益。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对能源互联网中多元主体的互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既能够实现对系统均衡状态的提前预测,也可以为系统运行机制的优化完善提供有效反馈。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 Intern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nsive access to renewable energy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structure of power system is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vertical to flat.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thinking will not only promote the efficient flow of energy, but also br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There will be some limitations in using the 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theory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 new mathematical tool is urgently needed to model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multi-agent in the energy Internet. Based on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perception of electric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transaction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est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system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emerging multi-agent under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design. The main innovative research work is as follows: 1).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data-awar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non-cooperative game model of power control between multi-sensor nodes is proposed. The existence of Nash equilibrium point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proved by the negative definite property of Hessian matrix. An iterative distributed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water inj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link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sensor node to data collection node (Sink node) is improv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 infinite strategy non-cooperative game model for power sale competition is proposed, and a nonlinear utility function of the agent is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incentive and penalty constraints. In this case, the existence of pure strategy Nash equilibrium point in the proposed game model is proved, and the optimal reac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the power sale strategy of each power seller when the market reaches equilibrium.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3) A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based on dynamic real-time pricing is designed for the user active participation mode in demand response. Intelligent users are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and adjust the demand of electricity independently, and using virtual action algorithm to solve the (approximate) Nash equilibrium point of mixed strategy in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model of peak-shaving index allocation among users. An improved virtual action algorithm and a clustering analysis algorithm are presented. The randomness of use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mand response projec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probabilistic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4) the new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for source load interconnection is revealed. Based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a distributed power request method for micro-source group is designed. The replication dynamic equation is used to capture the process of users competing for th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of microgrid by evolution of each individual in the decentralized power purchase strategy,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stochastic power matching on both sides of supply and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havior of multi-agent in the energy Internet. It can not only predict 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system in advance, but also provide effective feedback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辉;江平宇;黄国全;;客户竞争驱动的任务调度非合作博弈[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2 王兴伟;李战国;刘向东;;基于非合作博弈的三网融合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3 李寿德,薛耀文;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厂商与环保部门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陈冰;刘凯;杨挺;;任务负载竞争下制造资源配置的非合作博弈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2期
5 赵金楼;齐英;韩玉珍;;我国核电业主与设备制造商关系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9期
6 林辉;陈行;陶军;;基于静态非合作博弈的网络报文取样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陈强;杨涛;冯辉;胡波;;智能电网中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需求侧分层优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郑丞;金隼;来新民;李余兵;;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公差分配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9 王蕊;周光辉;;基于非合作博弈批量调度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14期
10 莽超;;从“非合作博弈论”看新A4与新3系之定价[J];汽车与运动;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煜;;非合作博弈下合作进化理论在自愿连锁发展中的应用[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融生;;经济政策协调的负效应[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姚林青;;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张先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邸菁;贺博;汤刚;;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7 郑宏剑;;我国无线互联网发展策略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许泽聘;郑会颂;;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郗杰英;;深入研究“网络一代”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夏禹龙;何种利益博弈有利于社会和谐[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上海交通大学 胡海鸥;计划经济中的非合作博弈[N];上海金融报;2003年
3 柳祖林;共赢:钢企建立下游产业链的价值基点[N];中国冶金报;2009年
4 吴烨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由“竞争”走向“竞合”[N];解放日报;2013年
5 赵曙光 刘桂芳 娄珍须 曹福军 肖立峰 贾岳;转型期河北报业发展探析[N];中华新闻报;2006年
6 张捷;美国暂停印钞缘何难以提振美元[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张楠;互联网产业100强首次诞生[N];人民日报;2005年
8 ;中国互联网即将遭遇投资危机[N];经理日报;2006年
9 耀文;深圳:出资35亿元扶持互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维依;深圳大力布局互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明明;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能源互联网多元主体行为分析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杨哲;非合作博弈在行为经济学思想下的均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樊斌;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建良;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布式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梁彤;企业协作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6 郭宇;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7 王维维;互联网对创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胡志兵;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三个模式的微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怀恩;基于博弈论的无线基站节能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2 张子奕;基于博弈理论的车载网流速控制方案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乔晓辉;飞机除冰地面运行博弈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1年
4 赵春香;若干广义Nash均衡问题的研究及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鲁帅;MPSoC中高性能异步仲裁器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6 王闯;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随机需求联合补充配送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7 李瑾;“小城市病”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蒋文睿;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生产调度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胡绍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非合作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蒋金亮;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速铁路票价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9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37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