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水飞蓟果托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01:01

  本文关键词:水飞蓟果托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出处:《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飞蓟果托 黄酮 提取 分离纯化 生物活性


【摘要】: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为菊科水飞蓟属一年或二年生植物,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引进种植。目前国内外对于水飞蓟的研究和利用主要集中在果实部分,水飞蓟植株利用价值较低。黄酮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水飞蓟果实中的黄酮类物质—水飞蓟素已作为护肝药物的主要成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对水飞蓟植株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根、茎、叶等部分,未见对水飞蓟果托部分的报道。本课题首先对水飞蓟植株各部位活性成分及醇提物活性进行研究,然后对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最高的果托部位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明确果托总黄酮中的主要单体组分,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水飞蓟根、茎、叶、果托等四部位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个部位中,果托总黄酮含量最大(9.98±0.58mg/g),总黄酮含量顺序依次为果托根叶茎;水飞蓟根中多糖的含量最大(8.02±0.15mg/g),多糖含量的比较顺序为根果托叶茎;果托中多酚含量最大(12.19±0.38mg/g),多酚含量顺序为果托根叶茎;水飞蓟植株各部位蛋白质的含量均较少,经比较含量顺序为茎根果托叶。四部位醇提物对DPPH清除活性、清除羟基和总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果托根叶茎。2、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水飞蓟果托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时间80min,液料比40:1,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水飞蓟果托中总黄酮的提取量可达10.18mg/g。四个因素对果托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采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层析试验对果托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7种大孔树脂中AB-8最适合对果托总黄酮进行纯化,其纯化工艺参数为:果托总黄酮浓度3.98mg/ml、上样体积80mL、pH5.5、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体积100mL、吸附温度50℃、解析温度60℃。在此条件下,分离纯化后果托总黄酮纯度为73.45±0.26%,回收率为84.04%±1.83。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试验中,从乙酸乙酯:丙酮配比为3:1洗脱液中得到化合物Ⅰ(45mg),从乙酸乙酯:丙酮配比为1:1洗脱液中得到化合物Ⅱ(55 mg),从乙酸乙脂丙酮配比为1:2洗脱液中得到化合物Ⅲ(80mg)。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分子式C15H12O7,为二氢榭皮素(花旗松素);化合物物Ⅱ分子式C25H22O10,为水飞蓟亭;化合物物Ⅲ分子式C25H22O10),为水飞蓟宾。4、通过测定清除DPPH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等对水飞蓟果托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受试动物,通过测定果托总黄酮对血清和肝肾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评价其体内抗氧化能力。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DPPH清除率,羟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顺序均为果托总黄酮抗坏血酸果托醇提物;对猪油和大豆油的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果托总黄酮对猪油和大豆油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体内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果托总黄酮各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体内血清、肝和肾组织的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果托总黄酮高剂量组可增加小鼠体内血清、肝和肾组织的T-SOD活性和GSH-PX活性。因此,果托总黄酮具有较好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能力。5、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其血糖、血脂变化、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糖耐量等指标,并对其肝脏组织进行切片观察,研究果托总黄酮的降血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果托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如下作用:总黄酮各剂量组均可起到降低大鼠血糖、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浓度的作用,并使TG恢复到正常水平,对TC的降低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并使HDL-C恢复到正常水平,对LDL-C的降低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可使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鼠的口服糖耐量。肝脏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果托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silybum marianum was the highest ( 9.98 卤 0.515 mg / g )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the highest ( 8.02 卤 0.15mg / g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silybum marianum was the highest ( 8.02 卤 0.38mg / g ) . The anti - oxidat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flavone concentration was 73.45 卤 0.26 % , the recovery rate was 84.04 % 卤 1.83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flavone of the compound 鈪,

本文编号:1426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426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