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科学及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铂改性铝化物涂层 + 气相渗铝 ; 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针对先进航空发动机工作温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本文利用电镀Pt/Pt-Hf后进行高温低活度气相渗铝的方法制备了 Pt改性的单相(Ni,Pt)Al涂层,并选取活性元素Hf对涂层进行改性,以期进一步提高涂层的高温服役性能,延长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例如叶片)的使用寿命。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渗铝过程中各参数对涂层组织的影响,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演绎出相关参数对涂层厚度的影响公式,经过R检验、F检验、T检验等多种方法验证后,证实该经验公式能够有效基于输入工艺参数对涂层厚度进行预测,或根据需要的涂层厚度进行渗铝工艺参数设定。此外,本文研究了 Pt含量对(Ni,Pt)Al涂层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初始Pt镀层厚度为5 μm时,(Ni,Pt)Al涂层氧化速率最低,氧化膜粘附性最好,且循环氧化过程中涂层表面起伏最小,相对于2 μm和8 μmPt镀层样品具有最佳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针对(Ni,Pt)Al涂层表面起伏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观点,认为涂层在氧化过程中的相变、蠕变变形和氧化膜剥落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关系,它们共同决定了涂层的整体抗高温氧化性能。在900 ℃ Na2SO4/NaCl(75:25,wt./wt.)混合盐中的热腐蚀测试表明:热腐蚀中同时存在氧化膜生长与氧化膜溶解两个过程,二者相互竞争,其相对速率的大小决定了涂层抗热腐蚀性能。初始镀Pt层厚度为8 μm Pt的涂层样品较高含量的Pt浓度,有效的降低了涂层内部Al活度,使得腐蚀初期生成的氧化膜较薄,从而熔盐中的S、Cl等元素很容易穿过氧化膜而对涂层进行内氧化及内硫化,同时导致氧化膜的溶解。当涂层通过1100 ℃预氧化在表面预先形成一层完整的氧化膜后,较高温度下形成的致密的氧化膜能够有效阻止熔融盐中的S、Cl等元素向内扩散,降低涂层的内氧化及内硫化速率,有效提高(Ni,Pt)Al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利用Pt/Hf共沉积的方法获得了 Hf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镀层,经过同样高温低活度气相渗铝后,得到Hf改性(Ni,Pt)Al涂层,其中Hf元素在外层(Ni,Pt)Al中以较低浓度(0.1 at.%)均匀分布,在(Ni,Pt)Al相和互扩散区(IDZ)之间形成连续的富Hf带,外层(Ni,Pt)Al晶界上未见富Hf颗粒析出。在1100 ℃恒温氧化及循环氧化测试结果表明,Hf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Ni,Pt)Al涂层的氧化速率,同时明显降低氧化过程中涂层表面起伏程度,提高氧化膜的粘附性能。涂层底部富Hf带的存在能够有效减缓涂层中Al元素的消耗速率,阻碍基体中重金属元素向涂层外部扩散,部分起到扩散障作用。在热腐蚀过程中,由于Hf元素的加入延缓了暂态氧化铝向稳态氧化铝的转变,使得相对疏松的暂态氧化铝较长时间存在涂层表面,同时Hf元素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使得S、Cl等元素能够很快穿过氧化膜进入涂层内部,加速了涂层的腐蚀;Cl元素通过与Hf元素形成挥发性的HfCl4,加速了涂层中Hf元素的消耗。因此,Hf改性的(Ni,Pt)Al涂层更适合用于条件更加苛刻的高温环境。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coating thickness is studied by means of multi -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 The thermal corrosion test in the mixed salt shows that both the growth of the oxide film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oxide film in the mixed salt form two processes , the relative rate of which determines the anti - thermal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ating . The dense oxide film form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S , Cl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e molten salt from diffusing into the inner and lower the internal oxidation and the internal vulcanizing rate of the coating , so that the oxides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diffusing into the coating by the method of co - deposition of Pt / Hf . In the process of hot corrosion , the addition of Hf element delays the oxidation rate of Al element in the coating , and also obviously reduces the surface fluctuation degree of the coating . The addition of Hf element slows down the diffusion of Al element in the coating . At the same time , the addition of Hf element slows down the oxidation rate of Al element in the coating , and accelerates the corrosion of the coating . The Cl element accelerates the consumption of Hf element in the coating by forming volatile HfCl4 with Hf element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永祥,严川伟,丁杰,高延敏,曹楚南;紫外光对涂层的老化作用[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年03期
2 杨文彬;张立同;成来飞;华云峰;张钧;;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铱涂层的形貌与结构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3期
3 勾昱君;刘中良;;优化抑霜涂层的实验研究[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6年01期
4 朱佳;冀晓鹃;揭晓武;史明;;封严涂层材料及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4期
5 斯蒂芬·H·加里法里尼;罗恩·巴纳斯;J·克里唐;龙克昌;;航天飞机用的高粘性涂层的研制[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81年04期
6 缪兴邦;水溶性织物涂层胶的合成[J];化学世界;1985年03期
7 陈斌,易茂中;封严涂层的抗冲蚀性与冲蚀速度的关系[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郑有新;浅谈涂层表面颗粒不良现象[J];材料保护;2001年04期
9 闫颖,石子源,刘国伟;锌铬膜涂层的制备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琼,蔡传荣;钛阳极涂层溶蚀失效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琼;蔡传荣;;钛阳极涂层溶蚀失效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颖;顾卡丽;李健;;智能变色涂层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单凯军;余文莉;徐四清;;家电环保涂层表面性能检测的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金桂;;无机富锌涂层的诞生和应用[A];第二届全国重防腐蚀与高新涂料及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允夫;陈小英;王红玲;;高温合金抗热震涂层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搪瓷分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建华;李兰娟;李松梅;;铝合金早期腐蚀预警光基敏感涂层的研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7 林达仁;;梅雨期涂层表面泛白现象及其防治[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第三届化工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C];1991年
8 庞佑霞;刘厚才;郭源君;;有机复合弹性涂层材料的抗磨蚀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9 付前刚;李贺军;黄剑锋;史小红;史波;李克智;;炭/炭复合材料磷酸盐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兴原;苗晓;胡志强;光红兵;顾祥宇;;改善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表面特性的方法研究[A];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交流暨第五次全委工作(扩大)会专题报告及论文[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赵志玲;带卷粉末涂层新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2 赵艳涛 曹垒 陈刚 孙亚娜;沙钢无取向硅钢涂层调试改进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3 华凌;美开发出智能过滤涂层[N];科技日报;2012年
4 莫文铸;防止衣服变脏科学家研制超疏液材料[N];中国纺织报;2013年
5 ;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王烁 王奇 陈运法;玻璃幕墙专用纳米自清洁涂层的研究[N];中国建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增荣;铝制内燃机缸体内壁铁基涂层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2 黄海;多孔钛合金表面HA涂层改性及大动物体内骨修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3 张晶;纯钛表面载LAMA3涂层在种植体—牙龈生物学封闭形成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6年
4 朱利安;耐高温铱/铼涂层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向鑫;铝化物阻氘涂层中的基底效应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6 彭雪星;V-5Cr-5Ti表面V-Al/Al_2O_3阻氚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7 张雪;生物医用多孔镁及纯镁表面玻璃陶瓷水泥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肖洋轶;固体润滑涂层的损伤裂纹演变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元辛;涂层/金属体系腐蚀失效行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管东波;几种表面防冻粘涂料的制备及涂层性能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喜娟;两种耐磨涂层的组织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段晋辉;WS_2-TiB_2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昊;连续高频感应真空熔覆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亚穷;聚碳酸酯透明件/纳米TiO_2涂层的耐紫外老化及环境应力开裂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有维;铝电解槽TiB_2阴极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辛欣;Ti(Cr)SiC(O)N涂层表面改性硬质合金及热处理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刘玉洁;铜介导的多酚涂层用于心血管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姚竟迪;土壤模拟液中三种涂层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牛永辉;结晶器CuCrZr铜板表面超音速等离子喷涂Cr_2O_3-TiO_2涂层的组织与性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薛绘;聚酰亚胺涂层胶的制备与性能[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36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73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