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鲕状赤铁矿含碳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基础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磷鲕状赤铁矿含碳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基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钢铁研究总院》 2015年
高磷鲕状赤铁矿含碳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基础研究
师学峰
【摘要】:我国高磷鲕状赤铁矿储量丰富,约占全国铁矿资源的1/9,此类铁矿石含P高(0.4~1.0%)、品位较低(35~50%),现有选矿流程无法实现铁、磷元素的有效分离,造成此类矿石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通过对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矿物学研究得知,矿石中氧化铁晶粒嵌布粒度细,并且与磷灰石、鲕绿泥石相互夹杂在一起,形成同心层状相间的鲕粒结构,若不改变铁的赋存形态,铁就无法精选富集,磷也无法有效去除。为了达到“提铁脱磷”的目的,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含碳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流程冶炼此类矿石。本文为该工艺的基础研究,分别从反应热力学计算、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气基直接还原下得到的高金属化率球团,被还原的铁晶粒没有聚集长大,约为101μm,以针刺状弥散在脉石矿物中,经磨碎磁选时“提铁脱磷”效果不佳;煤基直接还原下,铁晶粒聚集长大明显,晶粒尺寸大于50μ.m,磁选过程中“提铁脱磷”效果显著,但是煤基直接还原温度高,球团熔融粘连,不利于竖炉顺行。为了促使铁晶粒凝聚的同时保证球团不相互粘连,采用煤基竖炉工艺(气体加热含碳球团)进行了实验,并得到了球团的最佳配煤量(C/O)及最佳碱度(R)。实验发现,要保证磁选精矿铁品位达到75%以上,铁回收率高于90%,精矿脱磷率达到80%的精矿指标,球团的C/O应为0.8~1.0之间,R≥1.1。对优化条件下的球团进行了竖炉模拟实验,对还原过程中的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气氛和气体流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同时对优化条件下的球团进行了还原动力学研究,确定了还原过程中的限制性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和内扩散混合控制,通过动力学回归得到了直接还原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k+=0.324exp(-76.527×103/RT),反应的活化能为76.527kJ·mol-1。含碳球团气基竖炉数值模拟表明,对于高度为9m的竖炉而言,高磷鲕状赤铁矿球团运行约2m可完全转变为磁铁矿,运行约5m即可完全变成FewO,在5m-9m深度范围内,进行FewO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和还原率随气体温度、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下料速度、球团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F0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HYLⅢ海绵铁生产技术[J];钢铁;1999年11期
2 赵传;谷林;高金涛;李瑾;王玉刚;李士琦;;超细高磷赤铁矿粉流态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钢铁;2010年07期
3 张汉泉,朱德庆;直接还原的现状与发展[J];钢铁研究;2002年02期
4 胡俊鸽;吴美庆;毛艳丽;;直接还原炼铁技术的最新发展[J];钢铁研究;2006年02期
5 刘树臣;马建明;崔荣国;;国内外铁矿资源供需形势[J];国土资源情报;2008年03期
6 李士琦;张颜庭;高金涛;李瑾;陈培钰;刘润藻;王玉刚;;鲕状高磷赤铁矿超细粉的气基还原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黄雄源;周兴灵;;现代非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一)[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7年06期
8 黄涛;吴光亮;孟征兵;;高磷鲕状赤铁矿铁磷分离试验研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2年02期
9 陈甲斌;许敬华;;国内外铁矿石市场形势分析[J];江苏地质;2007年02期
10 余永富;解世仁;李养正;;白云鄂博氧化铁矿石弱磁-强磁-浮选综合回收铁、稀土工业分流试验[J];金属矿山;198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华;胡敏;罗仙平;;我国褐铁矿型金矿的选矿和综合利用现状[J];四川有色金属;2007年04期
2 秦绍清,朱仁发,李承烈;FCC脱硫助剂还原分解非等温反应动力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何刚;胡群;;生物淋滤技术处理城市垃圾堆肥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1年04期
4 李育彪;龚文琪;皮科武;胡纯;辛桢凯;;溶磷菌在高磷铁矿石除磷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5 连颖颖;;算术平均亚式期权的定价方法和数值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夏平;姚进;罗全华;;基于OpenGL的三维服装虚拟仿真[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海峰;王臣;邹宗树;林金嘉;周渝生;;COREX熔化气化炉稳态数值模拟[J];宝钢技术;2008年06期
8 姚晓光;徐万仁;郑少波;;采用炉顶煤气循环和风口喷吹技术降低COREX/FINEX燃料消耗的理论分析[J];宝钢技术;2008年06期
9 张熙;;COREX-3000配料计算模型原理与实现[J];宝钢技术;2010年06期
10 倪文;贾岩;徐承焱;郑美娟;王中杰;;难选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磁选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海涛;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基渗流控制计算方法和防渗措施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媛萍;非线性粘弹性结构的动态行为及大跨空间网壳的减震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吕明;基于Zn/ZnO的两步式热化学准循环制氢系统基础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许慎启;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皮科武;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赵洋;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孟庆丰;我国矿企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范莉娟;循环流化床煤基铁矿石粉直接还原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石文堂;低品位镍红土矿硫酸浸出及浸出渣综合利用理论及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美燕;铁矿石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海燕;基于EMD的直扩通信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闫秀洁;国际铁矿石价格对中国钢铁业影响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建华;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向世超;航运企业VLOC船舶投资决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柏成成;钢丝绳芯输送带断裂仿真及有限元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頔;生物质还原磁化高磷赤铁矿脱磷及硫酸烧渣选铁实验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国军;低品位铁矿石的循环流化床焙烧提铁及降磷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成行;云南某难选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强;云南某铁尾矿选铁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德强,刘安平,尤六亿;梅山选矿降磷工艺研究及应用[J];宝钢技术;2003年01期
2 杨大伟;孙体昌;杨慧芬;徐承焱;祁超英;李志祥;;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焙烧同步脱磷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李士琦;李瑾;高金涛;谷林;侯娜娜;陈代明;赵传;;超细赤铁矿粉非熔态还原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4 姚敬劬;应重新规划开发宁乡式铁矿[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5期
5 宋雄,余中平;中国铁矿资源利用现状及其保证程度[J];地质与勘探;1998年02期
6 骆华宝;王永基;胡达骧;张之武;;我国铁矿资源状况[J];地质论评;2009年06期
7 程裕淇;赵一呜;陆松年;;中国几组主要铁矿类型[J];地质学报;1978年04期
8 赵沛;郭培民;张殿伟;;低温非平衡条件下氧化铁还原顺序研究[J];钢铁;2006年08期
9 张泾生;;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钢铁;2007年02期
10 童雄;黎应书;周庆华;饶峰;崔毅琦;;难选鲕状赤铁矿石的选矿新技术试验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东平,万天骥,郭占成;硫在含碳球团内的转化行为[J];钢铁研究学报;2005年05期
2 汪勇;汪志全;;热压含碳球团制备及性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徐萌;赵志星;张建良;孔令坛;万天骥;;含碳球团的还原熔分行为[J];钢铁研究学报;2007年10期
4 胡俊鸽;周文涛;赵小燕;;热压含碳球团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J];鞍钢技术;2010年03期
5 ;搞好土烧球团的几点体会[J];钢铁;1977年02期
6 张凤起;圻钢球团配炭方式的改进[J];烧结球团;1980年06期
7 ;各种还原球团的再氧化特性[J];过程工程学报;1977年01期
8 ;低温还原球团钝化[J];过程工程学报;1977年01期
9 ;还原球团的再氧化性[J];过程工程学报;1977年01期
10 陈宇飞;多孔铁矿石球团还原动力学及其数学模型[J];应用化学;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鸽;周文涛;赵小燕;;热压含碳球团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2 段祥光;张文军;崔玉元;吕志义;段先卯;;含氟球团及无氟球团焙烧性能研究[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3 代书华;刘百臣;储满生;沈峰满;;含碳球团新技术的应用[A];2006年中国非高炉炼铁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梁儒全;赫冀成;;球团竖炉内球团运动行为的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朱炳秀;魏国;姜鑫;沈峰满;;褐铁矿含碳球团低温熔分实验研究[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2年
6 肖广信;王磊;张琨;李会敏;;链篦机上球团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储满生;王兆才;柳政根;;物性因素对热压含碳球团还原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曹玉红;秦俊杰;刘凤荣;罗晓玲;;熔片法快速分析钛球团中的二氧化钛、全铁[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白铭;;高碳冷压球团研究[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10 孟繁明;;含碳球团还原·渗碳·熔融机理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非高炉炼铁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国战;[N];河南日报;2011年
2 刘雨帆;[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通讯员 杨石林 沈蓉 记者 陈黎明;[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李文;[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沈蓉;[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周雅丽;[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郑岩;[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徐萌 赵志星 赵民革 张卫东;[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9 陈晓亮;[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10 记者 赵海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艳芳;复合粘结剂铁矿球团氧化焙烧与还原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师学峰;高磷鲕状赤铁矿含碳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基础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5年
3 李建;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朱炳秀;低配碳球团低温制备粒铁工艺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5 满毅;气—固基协同作用下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颖;转底炉内冶金粉尘含碳球团直接还原过程数学模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彩霞;膨润土基冶金球团粘结剂研制及构效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余文;高磷鲕状赤铁矿含碳球团制备及直接还原—磁选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9 马跃;高速车轮钢韧化机理及工艺优化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万庆;Fe-C纳米结构球团的制备及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宋健;还原剂反应性对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宏;钡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工艺及其质量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4 戈捷;含硫砷金精矿双层球团无污染焙烧的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秦长泽;球团颗粒粒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新生;酒钢球团烧结法新工艺烧结过程透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石国星;酒钢酸性球团烧结法布料工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8 潘荣剑;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传热机理及试验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9 杨道广;基于煤制气铁精矿球团直接还原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崔一芳;冶金尘泥含碳球团还原动力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高磷鲕状赤铁矿含碳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基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8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