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基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21:15

  本文选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Ni基复合阳极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解决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其造价相对于其他能量转换系统来讲过于昂贵,这已经成为阻碍SOFC商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昂贵的造价的本质原因在于其过高的工作温度,传统的基于Y2O3稳定的Zr O2(YSZ)电解质的SOFC的操作温度一般在800~1000 o C之间,其中800 o C这类温度需要采用新型薄膜制备工艺制备薄膜YSZ层去实现。过高的工作温度使得SOFC系统中无法使用常规的耐温材料及密封材料,使其成本上升,同时过高的工作温度也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降低操作温度是SOFC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开发中低温区的新型电解质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电极材料成为SOFC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Ni的电子电导较高,并且对于H_2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此被广泛的用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但是,由于Ni的热膨胀系数与电解质不匹配,高温操作下颗粒易粗化,所以Ni经常与氧化物导体如钇稳定的氧化锆混合形成复合阳极材料。这种复合阳极材料的另一好处是三相反应界面可以从阳极/电解质界面延伸到阳极。同时对于Ni的H_2氧化反应,电化学活性提高,阳极的极化电阻降低。在中低温SOFC阳极中,除了Ni-YSZ外,还有Ni-SDC和Ni-GDC等。在Ni-SDC复合阳极中,Ni作为催化剂和电子导电相,而SDC作为协助催化剂的混合物,并且在工作条件下阻止金属团聚。二氧化铈还可以提高阳极的催化活性,特别是在碳氢燃料的SOFC中。并且也已证实三相反应界面的长度与氢气电化学氧化的反应速率息息相关。因此,扩大三相反应界面成为改进阳极性能的主要因素。而通过调整粉末的形态和前驱Ni O和二氧化铈颗粒大小或发展良好的电极过程来进行优化陶瓷阳极的微观形貌。本论文围绕中低温条件下的新型阳极复合材料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为了提高阳极的孔隙率,延长三相反应界面;提高阳极的电导率和电池功率密度,利用过渡族金属部分替代Ni。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Ni_(1-x) CuxSDC复合阳极材料,并用XRD,SEM,孔隙率测试表征手段详细考察了其结构和微观形貌,以及Ni_(1-x) Cux-SDC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化学相容性。通过直流四电极法测试Ni_(1-x) Cux合金和Ni_(1-x) Cux-SDC的电导率。而Ni_(1-x) Cu x合金电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Ni_(1-x) Cu x-SDC复合阳极的电性能。通过XPS表征手段考察阳极材料中各元素价态。同时制备了以SDC为电解质材料,以Ba Co0.7Fe0.2Nb0.1O3-δ为阴极材料的电解质支撑的单电池,考察了其在氢气燃料下的电池的输出特性。XRD测试结果表明,1000°C烧结5 h后的Ni_(1-x) Cux O(x=0,0.10)粉末表现出单一的面心立方结构相,没有发现杂质相。在800℃H_2气氛还原2 h的Ni_(1-x) Cux O(x=0,0.10)粉末,可明显的观察到Ni_(1-x) Cux O氧化物被还原成Ni_(1-x) Cux合金。800℃H_2气氛还原2 h后的Ni_(1-x) Cux-SDC粉末形成萤石结构的SDC相和Ni_(1-x) Cux合金相。XPS测试表明,还原前Ni O和Ni0.90 Cu0.10 O中各元素分别以Ni2+,Cu2+存在。还原后的Ni、Ni0.90 Cu0.10、Ni-SDC和Ni0.90 Cu0.10-SDC中各元素分别以Ni0、Cu0、Sm3+和Ce4+存在。Ni_(1-x) Cux-SDC复合阳极呈疏松多孔的微结构,Ni_(1-x) Cux-SDC样品的孔隙率随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连接良好。Ni_(1-x) Cux-SDC的电导率随Cu含量(从x=0到x=0.10)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在x=0.15时降低。Ni0.90Cu0.10的电导率比Ni的大。这是因为Cu的电负性(1.9)比Ni的电负性(1.91)小,因此Cu的金属性比Ni的金属性强的结果。Ni_(1-x) Cux-SDC样品的孔隙率随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Ni 1-x Cux-SDC(x=0-0.10)的电导率比Ni-SDC的高。这是因为合金相Ni_(1-x) Cux(x=0-0.10)电导率比Ni高的原因。而Ni0.85Cu0.15-SDC的电导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Ni0.85Cu0.15-SDC孔隙率过大的原因。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800 o C时Ni0.90 Cu0.10-SDC为阳极的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483m W cm-2。2.通过添加适当的Fe,可以延长阳极的三相反应界面,降低阳极反应的活化能。Ni_(1-x) Fe_x-SDC复合阳极材料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并用XRD,SEM,孔隙率测试表征手段详细考察了其结构和微观形貌,以及Ni_(1-x) Fe_x-SDC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化学相容性。通过直流四电极法测试Ni_(1-x) Fe_x合金和Ni_(1-x) Fe_x-SDC的电导率,而Ni_(1-x) Fe_x合金电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Ni_(1-x) Fe_x-SDC复合阳极的电性能。同时制备了以SDC为电解质材料,以Ba Co0.7Fe0.2Nb0.1O3-δ为阴极材料的电解质支撑的单电池,考察了其在氢气燃料下的电池的输出特性。为了分析材料内部晶体结构与导电性能之间的联系,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展开研究,采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样品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XRD测试结果表明,800℃H_2气氛还原2 h后的Ni_(1-x) Fe_x-SDC粉末形成萤石结构的SDC相和Ni_(1-x) Fe_x合金相。Ni_(1-x) Fe_x-SDC复合阳极呈疏松多孔的微结构,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连接良好。Ni0.75 Fe0.25的电导率比Ni的大。Ni_(1-x) Fe_x-SDC的电导率随Fe含量(从x=0到x=0.25)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在x=0.30时降低。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Ni和Ni0.75Fe0.25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具有典型的金属性。Ni0.75 Fe0.25的d带比Ni的宽,Ni0.75 Fe0.25的d带随波矢k波动比Ni的剧烈,从紧束缚近似的角度,说明Ni0.75 Fe0.25的d带相邻原子电子波函数交叠较多,Ni0.75Fe0.25能带上的电子局域性减弱,Ni0.75 Fe0.25有效质量降低,增强了Ni0.75Fe0.25体系的导电性。由Ni和Ni0.75 Fe0.25的的态密度可知,Ni0.75 Fe0.25电子态密度在费米面上的峰值比Ni的大。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Ni0.75Fe0.25-SDC为阳极的单电池的输出性能最好,在800 o C时最大功率密度达到389m W cm-2。3.通过掺杂Mg,可以阻止Ni粒子的团聚,获得高度分散的Ni粒子,增加其稳定性,提高阳极的催化活性。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Ni 1-x Mg x-SDC复合阳极材料,采用XRD,SEM,孔隙率测试表征手段详细考察了其结构和微观形貌,以及Ni 1-x Mg x-SDC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化学相容性。通过直流四电极法测试其电导率。同时制备了以SDC为电解质材料,以Ba Co0.7Fe0.2Nb0.1O3-δ为阴极材料的电解质支撑的单电池,考察了其在氢气燃料下的电池的输出特性。XRD测试结果表明,1000°C烧结5 h后在800℃H_2气氛还原2 h的Ni 1-x Mg x-SDC复合阳极中不仅有立方萤石结构的SDC相和Ni相,还有Ni 1-x Mg x O固溶体相,因为Mg O的添加稳定了Ni2+,并阻碍了Ni O的还原,限制了立方氧化物相的烧结。Ni_(1-x) Mgx O固溶体是p型半导体,体现电子导电性。Ni 1-x Mg x-SDC复合阳极呈疏松多孔的微结构,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连接良好。随着Mg含量的增加,Ni 1-x Mg x-SDC孔隙率和电导率逐渐减少,主要是由于Ni_(1-x) Mgx O没有充分还原,p型半导体Ni_(1-x) Mgx O固溶体含量增加的结果。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Ni0.95 Mg0.0 5-SDC为阳极的单电池的输出性能最好,在800 o C时最大功率密度达到261m W cm-2。4.通过以上研究得出Ni0.90 Cu0.10-SDC复合阳极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因此在此基础上少量添加Mg O进一步改善复合阳极的微结构。此前很少有报道三金属复合阳极材料的性能。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Ni0.90 Cu0.10-x Mgx-SDC复合阳极材料,并用XRD,SEM表征手段详细考察了其结构和微观形貌,以及Ni0.90Cu0.10-x Mgx-SDC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化学相容性。通过直流四电极法测试其电导率。同时制备了以SDC为电解质材料,以Ba Co0.7Fe0.2Nb0.1O3-δ为阴极材料的电解质支撑的单电池,考察了其在氢气燃料下的电池的输出特性。XRD测试结果表明,1000°C烧结5 h后在800℃H_2气氛还原2 h的Ni0.90 Cu0.10-x Mgx-SDC复合阳极中不仅有立方萤石结构的SDC相和Ni0.90 Cu0.10-x合金相,还有Mg O氧化物相,说明Mg O没有充分的还原。Ni0.90 Cu0.10-x Mgx-SDC复合阳极呈疏松多孔的微结构,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连接良好。Ni0.90 Cu0.10-x Mgx-SDC的电导率随Mg含量(从x=0到x=0.005)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在x=0.01时降低。因为Mg O作为一种稳定的氧化物,在阳极材料烧结和单电池测试中起到一种抑制Ni和SDC生长的作用。当Mg含量x=0.005时,SDC晶粒尺寸小且均匀,Mg O颗粒紧密地粘附在Ni Cu-SDC陶瓷的骨架结构上,而且提供了更多有效的电通道,所以Ni0.90Cu0.095Mg0.005-SDC的导电率最大。但由于Mg O是绝缘体,当Mg含量x=0.01时,过量的加入导致自由电子数的极具减少,所以Ni0.90 Cu0.09Mg0.01-SDC的导电率最小。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Ni0.90 Cu0.095 Mg0.005-SDC为阳极的单电池的输出性能最好,在800 o C时最大功率密度达到597m W cm-2。
[Abstract]:Solid Oxide Fuel Cell ( SOFC )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However ,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the anode for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SOFC . The Ni _ ( 1 - x ) Cux - DC composite anode was reduced to Ni0 , Cu0 , Sm3 + and Ce4 + .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i _ ( 1 - x ) Cux - DC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 content . The Ni _ ( 1 - x ) Fe _ x - DC composite anode with Ni _ ( 1 - x ) Fe _ x - DC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D , SEM and porosity test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 _ ( 1 - x ) Fe _ x - DC composite anode has a highe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an that of Ni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 _ ( 1 - x ) Fe _ x - DC composite anode has a highe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an Ni .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 _ ( 1 - x ) Mgx - DC composite anod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 and SEM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 _ ( 1 - x ) Mg x - DC composite anode had the bes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 The results of single cell performance test show that the output performance of single cell with Ni0.90Cu0.095 Mg0 . 005 - DC as anode is the best , and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at 800 o C reaches 597m W - 2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9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候庆元;;含硫活性镍在武进阳极材料厂试制成功[J];江苏冶金;1986年01期

2 程继贵,邓丽萍,孟广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6期

3 王兆文,李延祥,李庆峰,高炳亮,邱竹贤;铝电池阳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J];有色金属;2002年01期

4 黄贤良,赵海雷,吴卫江,仇卫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05年11期

5 孙明涛,孙俊才,季世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5年01期

6 张文强;于波;张平;陈靖;徐景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研究及其在高温水电解制氢方面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6年06期

7 刘磊;蒋荣立;张宇轩;张秀萍;刘晓娟;;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P.J.Grole'e;万芳;;s缂焙阳极和阳极糊的生产[J];国外轻金属;1965年10期

9 罗伯特·巴波伊恩;邓树滨;;铂型阳极的新发展[J];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1980年06期

10 陈玉璞;许廉;;铁钴复合氧化物涂层阳极材料的研究[J];氯碱工业;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金硕;孙克宁;张乃庆;周德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氧化阳极研究进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2 吴瞳;鞠克江;刘长瑞;;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拔帆;殷京瓯;李明利;;铌基铂复合阳极在我国的应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蒋汉祥;林琳;黄祖平;;PbSnAgCa四元阳极材料研制技术[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俏;王鑫;刘延坤;冯玉杰;;MFC阳极材料预处理方法与电子传递机制影响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张景德;王树礼;安涛;刘雪峰;邢丽娟;刘亚磊;;NiO/YSZ多孔阳极材料制备与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7 汤琪;龚江宏;;Ni/YSZ多孔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8 刘江;Scott A. Barnett;;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尹艳红;朱威;郭勇;夏长荣;孟广耀;杨书廷;;钙掺杂的氧化铈用于中温SOFCs阳极材料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江;Scott A Barnett;;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稀土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邰举;韩开发出纳米材料阳极涂布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2 墨梅;中科院研制燃料电池新阳极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小龙;美开发出稳定的金属锂阳极电池[N];科技日报;2014年

4 杨裕生;“电极”与“电池”存储的能量别混淆[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仁春;导电聚苯胺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杜志鸿;钙钛矿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朱腾龙;SrFeO_3基钙钛矿阳极结构演化、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章凯羽;铝电解过程阳极气泡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张宇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硫化物阳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于方永;镍基阳极在使用含碳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积碳机理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军;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构型及其物质传输强化和产电特性[D];重庆大学;2015年

8 段男奇;管式液态锑阳极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及工作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刘艳艳;前驱体控制策略制备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10 朱丽丽;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基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帅;铝基铅银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蒋国祥;新型析氧阳极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宁慧利;含石墨烯钛基金属氧化物阳极性能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付弋珊;具有Fe过渡层的新型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亓振莲;聚苯胺改性阳极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及电池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杨会苗;兼具电磁屏蔽与声隐身功能的柔性复合阳极材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曲斌;Ni基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詹海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共掺杂CeO_2电解质和掺杂SrTiO_3阳极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胡志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基复合阳极性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10 明小祥;基于激光拉曼光谱的硅—玻璃阳极键合界面应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0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840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