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HG785D调质高强钢焊接特性及组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20:17
【摘要】:调质高强钢HG785D由于具有低膨胀系数、高强度以及可焊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压力容器、机车制造等行业中。由于该钢种母材金属中含碳量较高,若焊接工艺选用不当,易产生裂纹、过热区的脆化以及热影响区软化等缺陷。为此,开发适合调质高强钢的焊接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以10 mm厚的调质高强钢HG785D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焊)、电子束焊,激光-MAG复合焊三种典型焊接方法对HG785D进行焊接,研究了焊接过程中的熔滴过渡行为,对比分析了不同焊接工艺下的组织特征及力学行为。在弧焊研究方面,通过对弧焊的熔滴过渡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焊接电流和焊速对HG785D钢弧焊的熔滴过渡影响规律。在优化焊接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利用EBSD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接头各区域的组织特征以及演变规律。随后,对接头各区域进行力学性能评价,并分析了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熔滴过渡的稳定性在于在熔滴未进入熔池之前实现滴状过渡。焊接速度对电弧稳定性影响较大,速度越快,熔滴过渡不稳定,容易发生爆断和飞溅。焊缝处细长的针状铁素体与小尺寸粒状贝氏体交错分布,其平均有效晶粒尺寸与细晶区相差较小,可以提高冲击韧性。此外,焊缝处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可有效阻止裂纹的扩展。热影响区、焊缝区、母材在-20℃的冲击功平均值为83.6 J,110.2 J,113 J,母材及焊缝区冲击性能明显优于热影响区。通过比较三个区域的硬度得出热影响区硬度母材硬度焊缝区硬度。接头断裂于母材,焊丝与母材的匹配效果较好。残余应力分析发现,横向残余应力距焊缝中心约60 mm时应力值基本降至0 MPa,纵向残余应力距焊缝中心约40 mm处由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压应力最大值可达60 MPa。为了分析高强钢在不开坡口零间隙时的焊接可行性,采用电子束焊接方法,考察厚板高强钢在快速加热冷却条件下,接头组织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影响接头熔深的大小,过大的热输入(束流)虽能获得全熔透的焊缝,但由于不添加焊丝,易造成咬边缺陷。接头的组织形貌与弧焊明显不同:焊缝区组织主要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和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热影响区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马氏体。晶粒尺寸上,焊缝大于热影响区。大尺寸晶粒所占比重要高于热影响区。焊缝的硬度高于热影响区,而热影响区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均好于焊缝金属。接头的最大强度达869 MPa,为母材98.8%。断口显示优化参数下的接头断口为均一的韧窝,非优化参数下的断口则呈现平整特征,主要为准解理断裂和较浅的韧窝。利用电子束在不开坡口零间隙条件下可以实现HG785D厚板的可靠焊接,这表明HG785D高强钢对于高能束焊接具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和可行性。因此,随后开展了目前应用潜力较大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熔滴过渡特性方面,不同能量配比和光丝间距影响到熔滴过渡的稳定。当激光和电弧的能量接近1:1时,相互耦合较好,能形成稳定过渡。在不同的坡口设计中,利用合适的热输入获得外观成形无缺陷的接头,均能保证接头断在母材,不同钝边厚度对接头的性能影响较小。在大钝边少填充的理念下,获得优化工艺参数:8 mm钝边时,激光功率4500~5000 W,送丝量8~8.5 m/min,电压28 V,焊接速度1 m/min,间隙0.7 mm可获得较好的复合焊接头。电弧作用区和激光作用区,两者由于加热和冷却速度的不同造成组织差异很大。温度场的计算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上部电弧作用区和下部激光作用区的热循环差异,为合理解释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揭示上述单电弧MAG焊和激光-电弧焊接的本质区别,运用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对单电弧焊接和激光复合焊接中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状态参数进行观测和比较,获取不同参数下光致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两种焊接方法的本质区别。结果显示,在谱线相对辐射强度方面,复合焊产生的光谱基本与单电弧的类似,无新特征谱线产生。复合焊过程中随着激光功率和电弧能量的减少,光强下降。在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方面,当激光功率较高时,复合焊产生的电子温度高于MAG焊,且复合焊产生的电子温度与激光功率、电弧能量成正比。当激光功率较低时,复合焊会引起电子温度的降低,甚至产生的电子温度将低于电弧焊自身产生的电子温度。在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方面,电子密度随激光功率的减少而先下降后上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本不断开发高强钢[J];特钢技术;2001年03期

2 张慧霞;程文华;邓春龙;王均涛;;疲劳裂纹扩展对高强钢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1期

3 李扬;刘汉武;杜云慧;张鹏;;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J];材料导报;2011年13期

4 付玲;喻乐康;付英雄;张文伟;;轴心受压高强钢圆管稳定承载性能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2年04期

5 陈学东,袁榕,李平瑾,王兆伟,顾卫东;高强钢在石化企业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的科学应用[J];压力容器;1998年06期

6 李会录,褚武扬,高克玮,乔利杰;高强钢中氢致附加拉应力的定量研究[J];金属学报;2002年08期

7 郝文魁;刘智勇;王显宗;李晓刚;;海洋平台用高强钢强度及其耐蚀性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8 王志慧;;高强钢在联合构架中的应用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杨美;李正良;刘红军;;高强钢管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四川建筑;2011年06期

10 栗卓新;刘秀龙;李虹;李国栋;;高强钢焊材及焊接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蓟泉;李双娇;尹衍军;苏岚;郭锦;;先进高强钢成形过程中本构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A];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俊;;影响高强钢汽车板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陶一春;杜林;何晓明;;热轧相变高强钢两段冷却模式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勇;;高强钢强韧性的控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万祯;苏仁权;王凤;王新堂;;高强钢刻痕杆低温断裂试验[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6 张忠典;王亚荣;李双双;;外加径向恒定磁场改善高强钢点焊质量[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7 刘跃华;宇慧平;李晓阳;;超高强钢单点焊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丁中;刁承民;张海民;刘国;刘建伟;;高强钢炼钢生产的工艺研究与应用[A];2011年全国技术中心建设与新品开发研讨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李永德;李守新;杨振国;柳洋波;陈树明;李广义;惠卫军;翁宇庆;;氢含量与高强钢疲劳强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丁中;刁承民;张海民;刘国;刘建伟;;高强钢炼钢生产的工艺研究与应用[A];2011年华东五省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延军 通讯员尹冉;宝钢加快高强钢产品研发[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严伟明;宝钢三代超高强钢量产[N];中国工业报;2012年

3 记者 郝薇;太钢3个高强钢新品种试生产成功[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首席记者 崔晓农;太钢高强钢坯应用实现新突破[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石鹰 王阳军;太钢高级别高强钢坯应用实现新突破[N];太原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崔晓农;太钢高强钢援日“显神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郇;加快推进本钢高强钢项目落地[N];本溪日报;2012年

8 文杰;新连退线生产汽车角超高强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郭小燕;高强钢推广须解决四大问题[N];中国冶金报;2014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忠宝 王利 何蔚;高强钢仍是汽车板材质的首选[N];中国冶金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雪锋;高强钢局部加热辊压成形技术研究与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2 张强;HG785D调质高强钢焊接特性及组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朱彬;高强钢热成形过程微观组织及多物理场耦合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崔钺;含内腐蚀缺陷高强钢输气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冯晓九;大瓣片高强钢球罐壳板成形机理及本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蒋庆磊;800MPa高强钢GMAW接头组织性能及精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雪松;电流辅助热成形高强钢细长结构件的成形质量与组织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宋小放;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50BA及30SiMn2MoVA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兵;车身先进高强钢零件无铆钉铆接连接及工艺参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李晴;激光—电弧复合焊高强钢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关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5 齐玉龙;高强钢受压构件稳定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2013年

6 杜敬霞;300M高强钢热成形性能研究及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7 张渌洋;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焊微观组织与冲击性能关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丁玉鑫;BR1500HS高强钢管无模热弯曲成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唐怀光;两种不同组织Q690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磨损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云鹏;高强钢表面水性无机磷酸盐防护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23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323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