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单斜相钒酸铋的形貌和晶面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5 12:37
【摘要】: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条解决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理想途径。单斜相BiVO_4(m-BiVO_4)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可见光响应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具有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无毒及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吸附能力差以及光生电子-空穴对易于再复合等问题仍然是制约BiVO_4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形貌调控、暴露晶面调控和非金属掺杂等手段来改善BiVO_4样品的光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探讨了典型产物的生长机制,系统地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在无表面活性剂、无模板条件下,采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制备了尺寸均一、形貌规整的棒状m-BiVO_4。并分别研究了较高浓度丙三醇水溶液和较强酸性条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 H值为2时,在较高浓度丙三醇水溶液(≥25%)中可获得棒状和哑铃状纯m-BiVO_4;当固定丙三醇水溶液浓度为50%,体系p H值在2~4之间有利于m-BiVO_4的生成,形貌由棒状经橄榄状过渡到球形。硝酸铋原料液中丙三醇的存在为反应体系提供了不同的铋源物种[Bi3+?Gly]、[Bi O+?Gly]和Bi O+,随着丙三醇水溶液浓度和前驱体溶液p H值的变化,铋源物种和浓度也会变化,进而引起产物的物相和形貌发生变化。产物形貌的变化与“棒-哑铃-球”的演变过程相似。与哑铃状、球形或其它样品相比,在体积分数为50%丙三醇水溶液中,前驱体溶液p H值为2时得到的棒状m-BiVO_4光催化活性较高,光催化性能增强的原因可归因于比表面积大、光吸收强和棒状形貌。在低浓度丙三醇水溶液和弱酸性的温和条件下制备了{010}晶面择优取向并高度暴露的片状m-BiVO_4。系统地研究了溶剂、p 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高度暴露{010}晶面片状m-BiVO_4的生长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p H值在4~6范围内)丙三醇兼具溶剂和导向剂的双重作用,可诱导m-BiVO_4沿{010}晶面择优生长并使其高度暴露,且产物形貌都为片状。在丙三醇水溶液体积分数为15%、前驱体溶液p H值为6和反应时间为8 h时制得的m-BiVO_4样品沿{010}晶面择优取向生长程度最高,衍射峰(040)/)211(强度比为2.11,是JCPDS卡片的8.44倍,HRTEM和SAED与XRD的分析结果表明{010}晶面的暴露程度最高。另外,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该产物由混合相向纯单斜相转变,同时{010}晶面的优先生长程度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反应时间为8 h时达到了最佳值,继续延长反应时间会造成{010}晶面发生溶解,导致{010}晶面的暴露程度下降。高度暴露{010}晶面片状m-BiVO_4的形成机制符合“溶解-再结晶”、Ostwald熟化和定向搭接机理。{010}晶面暴露程度最高的片状m-BiVO_4具有最高的模拟太阳光驱动降解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活性,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可达到上述棒状m-BiVO_4的2.2倍,其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高度暴露的{010}晶面有利于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增多表面活性位点。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暴露{010}晶面的P掺杂m-BiVO_4。P掺杂不会改变样品的物相,但P5+插入到BiVO_4的晶格中替代了V5+会导致m-BiVO_4发生晶格畸变。并且P掺杂会诱导m-BiVO_4沿{010}晶面优先生长,也会对产物的形貌产生影响。P掺杂量为5%时得到的片状m-BiVO_4展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降解MB过程中的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是棒状m-BiVO_4的1.2倍。这主要归因于P掺杂以及{010}晶面的有效暴露都会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而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另外,高结晶度、片状形貌和较强的光吸收也有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3.36;O6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海如,诸葛健;微生物丙三醇的生产及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0年05期

2 杨静静;郭兆阳;栾兴社;;微生物产丙三醇概述[J];粮油加工;2010年02期

3 齐葳芊;;微生物丙三醇的生产及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3期

4 钱渝;丙三醇精制的研究[J];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5 高建炳;精制丙三醇工艺的改进[J];河南科技;1995年05期

6 诸葛健,方慧英,诸葛斌;发酵法生产丙三醇的过去和现在[J];工业微生物;1997年03期

7 张育川;多缩丙三醇及其衍生物[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22期

8 王魁香,邓京川,鲍吉龙,汤大新;微波与丙三醇-水、乙醇-水混溶介质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9 易文;含有丙三醇酰胺的洗涤组合物[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5年18期

10 施南华,刘士清,乔敏,张玉顺;影响发酵产生丙三醇的主要因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德兆;;发酵丙三醇产业化经验初探[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李微雪;;铂台阶面的初始氧化及其对催化活性影响的理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刁鹏;张大峰;王静懿;何卫平;项民;张琦;;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催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殷立峰;包月平;牛军峰;;碳掺杂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和光催化活性[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运珠;魏东明;侯克玲;张财顺;邢永恒;;钒氧配合物仿生催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孙彬;周国伟;;二氧化钛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C];2013年

7 余济美;林隽;;热处理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及催化活性影响[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田宝柱;陈峰;张金龙;;明胶对二氧化钛晶相结构、平均粒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余火根;王雪飞;王苹;余家国;;光敏性银类化合物的光稳定性与光催化活性[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10 徐悦华;梁达惠;刘满乐;刘定中;张伟祥;俞文灿;;光还原沉积铜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霍文婕 刘强 杨文柱;丙三醇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研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记者 吴长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展现迷人前景[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单斜相钒酸铋的形貌和晶面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娟;丙三醇羰基化合成丙三醇碳酸酯的基础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3 马青兰;纳米ZnO的荧光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孙涛;钛酸锶能带结构调制及光催化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周海波;M_xCe_(1-x)O_y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N_2O分解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王义平;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的乙酰化调控及其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4年

7 张俊;碳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5年

8 李晓微;TiO_2基球形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宇明;丙三醇氢解制二元醇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10 张晓茹;N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质及光催化活性[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强;杂多酸柱撑水滑石催化丙三醇气相脱水反应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庄晓煜;粘土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丙三醇脱水氧化反应的活性位及作用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3 余青云;二氧化碳和丙三醇反应合成丙三醇碳酸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刘冬妍;由苯胺和丙三醇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基业;镍催化剂上丙三醇重整—氢解制1,2-丙二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孙梦临;SnO_2基} 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蒋耀;掺杂氧化亚铜光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王威;新型Bi_3Ti_2O_8F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杨建华;硫化物光催化活性增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越;ZnO在光催化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333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333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