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反应后的物相分离快慢是决定冶金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从而制约着冶金工业的生产效率,而采用施加外场的方法来促进物相分离是提高冶金速率的主要方法。本文利用超重力技术的强化传质、强化相际分离的特点,将超重力引入到冶金不同领域,针对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钢的凝固组织细化及钢渣中富磷相与富铁相的分离做系统研究,拓展超重力技术在冶金领域的应用。通过Stokes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微小Al2O3夹杂物在常重力场下从钢包底部完全上浮到表面需要大量时间,而在超重力场的作用下,此时间得到大幅度减小,理论上证明超重力去除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可行性。因此,论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微波加热超重力装置对铝脱氧钢中微小A1203夹杂物进行恒温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可以有效分离钢液中微小A1203夹杂物,超重力处理后,大量夹杂物聚集在试样的上部,且沿着超重力方向,夹杂物的体积分数、数量密度及平均尺寸均呈现梯度分布,并且随着超重力系数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梯度分布的斜率越大。在超重力G=80,t=15 min下,试样的下部5 mm处全氧含量从191.7 ppm降为8.37 ppm,去除率高达95.6%。对于304不锈钢中Si02复合夹杂物的超重力分离得到相似的结果,超重力处理后,大量Si02复合夹杂物聚集在试样上部,但复合夹杂中的MnS由于高温下溶解于钢液而未形成富集。理论计算表明,实验所分离尺寸夹杂物在重力系数G=80处理15 min后不能达到完全上浮,但夹杂物在上浮的过程中由于速度差不断产生碰撞长大,从而上浮速度得到提高,被快速分离至表面。对超重力细化钢的凝固组织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对于Crl2及T10钢凝固组织具有明显的细化效果。随着重力系数的增加,Cr12及T10钢试样中部等轴晶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对应位置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则逐渐增大,晶粒细化可以提高强度同时不失韧性。分析认为Cr12及T10均有宽广的凝固区间,在凝固速率一定的前提下,为超重力细化凝固组织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同时认为实验中晶粒细化是因为超重力具有减小形核功的特点,同时超重力也可以加强熔体对流,使其冲刷枝晶形成更多异质形核。利用自行设计的电阻加热超重力装置,针对先析出富磷相密度小于熔体的特点,在固液两相区进行CaO-SiO2-FetO-MgO-P205五元模拟钢渣熔体中磷富集相超重力富集。结果发现,试样出现明显分层,显微分析发现试样上部聚集大量富磷相颗粒,且粒度和体积分数沿超重力方向呈现梯度分布,下部多为富铁相,此现象可由Stokes方程解释。分层样品进行XRD及XRF分析后分别得到试样的矿相组成及磷与铁的回收率。为进一步提高回收率,论文进行了超重力过滤分离磷富集相,超重力处理后,在实验温度所析出的富磷相全部被过滤毡截留在上部,剩余熔体经过滤流入下部坩埚,P2O5及FetO的回收率分别高达85.02%和76.67%。模拟钢渣中富磷相的成功富集与分离,为进一步进行超重力富集分离实际钢渣提供了实验及理论基础。实际钢渣经过超重力富集后,富磷相被成功富集到试样上部,而下部主要由铁铝酸钙及RO相组成。进一步对钢渣熔体进行超重力过滤分离后,P2O5及FetO的回收率得到极大提高,表明超重力分离钢渣有价元素并实现其重复利用是可行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F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树建;宋波;宋高阳;杨玉厚;黄传根;;超重力对Al-6%Cu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2 Lu LIN;Yan-ping BAO;Min WANG;Wei JIANG;Han-mei ZHOU;;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orus from P-bearing Steelmaking Slag[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14年05期
3 杨光维;初仁生;王新华;黄福祥;王万军;尹雨群;;X70管线钢RH真空脱气过程夹杂物的去除行为[J];钢铁;2014年01期
4 李京伟;郭占成;唐惠庆;王志;孙士瞳;;铝硅熔体超重力凝固提纯硅(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4期
5 刘晓珂;王强松;王自东;冯再强;张鸿;朱军军;范明;;离心对ZCuSn3Zn8Pb6Ni1FeCo合金析出相行为的影响[J];铸造;2010年04期
6 艾新港;包燕平;吴华杰;岳峰;崔衡;;RH工艺生产轴承钢脱氧和去除夹杂物研究[J];钢铁;2009年07期
7 杨致芬;郭春绒;;超重力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8 王书桓;吴艳青;刘新生;徐志荣;吕晓芳;;硅还原转炉熔渣气化脱磷实验研究[J];钢铁;2008年02期
9 王书桓;吴艳青;徐志荣;吕晓芳;张响;王春梅;刘太新;;硅还原转炉熔渣气化脱磷热力学分析[J];炼钢;2008年01期
10 汪春雷;刘纲;方炜;夏文勇;;转炉冶炼船板钢渣洗工艺的开发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士瞳;郭占成;唐惠庆;王志;李京伟;;利用超重力分离铝熔体中富铁相[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2 高鲲;刘昌明;王开;;SiCp/Al复合材料薄壁筒状零件制备工艺研究[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伟;连铸轴承钢氧含量和夹杂物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422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42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