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基于二醇染料的彩色水性聚氨酯吸收及发光特性

发布时间:2019-07-21 19:38
【摘要】:水性聚氨酯染料是将小分子染料做为原料合成的自身有色的水性聚氨酯,这能解决传统的小分子染料共混体系带来的相容性差、结合力弱和安全性不佳的问题。然而受制于合成手段和染料活性基团的限制,水性聚氨酯的染料的种类并不多,无法做到构筑完整的色谱,另一方面对于水性聚氨酯染料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利用颜色方面,缺乏对于水性聚氨酯染料包括染料的光吸收,荧光磷光的发光机理等各种发光特性和颜色机理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利用小分子染料自身存在的活性基团,通过简单的化学改性,制备出小分子二元醇或二元胺扩链剂,并将其部分或者完全取代小分子扩链剂,制备出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水性聚氨酯,包括荧光水性聚氨酯,黑色水性聚氨酯,磷光水性聚氨酯,实现了小分子染料的高分子化和水性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测试手段,分别研究了荧光水性聚氨酯,黑色水性聚氨酯,磷光水性聚氨酯的光吸收特性或者发光性质,探索结构与水性聚氨酯光学性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备一系列基于水性聚氨酯染料的金属涂料,获得极好的涂料性能。论文的研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设计合成小分子染料二元醇。将具有不同发光特性的小分子的染料通过合理的化学改性获得一系列小分子染料二元醇或二元胺,包括荧光小分子KZ、NBP、GAF 和 RDB,黑色染料小分子 SDB、EBT-BDiol 和 AB1OB-BDiol,磷光小分子F1,核磁、红外或质谱等证明小分子的成功合成,可用于制备不同光吸收特性或者发光性质的水性聚氨酯。2.设计合成荧光水性聚氨酯。利用已制备的4种荧光小分子成功的制备了具有不同荧光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了它们的荧光特性,荧光水性聚氨酯仍然保留小分子的荧光特性,且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同时将这些荧光分子自由组合获得全色谱的荧光水性聚氨酯,获得的荧光水性聚氨酯荧光特性是由各小分子的荧光发射叠加获得,但并非线性叠加,长波长的荧光基团的荧光强度获得显著增强。3.设计合成白色荧光水性聚氨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配合发白光的色度学原理合成单一高分子发白光的白色荧光水性聚氨酯,选择红色荧光罗丹明B衍生物、绿色荧光吖啶黄和蓝色荧光二苯甲酮衍生物,以合适的比例接入到水性聚氨酯链中,聚合物基质可以有效的限制荧光的聚集猝灭,荧光显著增强,聚氨酯乳液和薄膜中的发光表现为3种染料的叠加,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白色荧光水性聚氨酯实现了小分子发白光的高分子化和水性化,能直接用作各种发光薄膜、发光涂料等。4.设计合成黑色水性聚氨酯。我们通过简单的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一系列苏丹黑B浓度不同的黑色水性聚氨酯。所有的聚氨酯分散体都表现出低的平均粒径和优秀的乳液稳定性。FT-IR、GPC、UV-vis、DLS、DSC和TGA证实了苏丹黑B小分子成功的键入水性聚氨酯中,聚氨酯薄膜能在可见光范围都有吸收,显示很好的黑色,其中的黑色发色团的活动性由于受到分子链的限制,使得聚氨酯表现极好的染料稳定性和低的迁移率,同时该染料可直接作为金属涂料使用,漆膜性能优异,利用该方法可同时获得基于EBT-BDiol和AB1OB-BDiol的黑色水性聚氨酯,将它们自由复配可制备不同光学特性的黑色水性聚氨酯。5.设计合成质子酸诱导室温磷光体系硫磺素聚氨酯。利用硫磺素衍生物的小分子染料F1作为扩链剂制备出一系列水性聚氨酯(F1-PU),F1分子可以在强极性的水性聚氨酯中受到质子化而有效的增强室温磷光。质子化之前,聚合物中主要是π-π*跃迁,而这种跃迁由于巨大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0.87 eV)而基本不可能出现室温磷光,当质子酸逐步添加到聚合物系统中后,质子诱导产生了一个新的分子内电子转移态(ICT),从而获得极强的室温磷光。这个新的ICT能在原先的1(π-π*)和3(π-π*)之间"架设桥梁"获得更为窄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0.45 eV),这种更小的能隙带来更高效的系间窜越和更强的室温磷光。硫磺素聚氨酯系统的磷光可以通过质子酸浓度和质子酸的种类进行调整,这为室温磷光聚合物和刺激响应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染料,包括荧光水性聚氨酯、黑色水性聚氨酯和磷光水性聚氨酯,并研究了这些水性聚氨酯染料的光吸收特性和发光性质及其应用前景,为水性聚氨酯染料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开拓水性聚氨酯的光学功能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为进一步研究水性聚氨酯染料的光学特性和水性聚氨酯的光学功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63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聚氨酯工业》聚氨酯专业人士的良师益友[J];聚氨酯工业;2000年03期

2 ;加速发展聚氨酯[J];企业技术开发;2000年07期

3 贺传兰,邓建国,张银生;聚氨酯材料的老化降解[J];聚氨酯工业;2002年03期

4 ;可降解植物聚氨酯[J];技术与市场;2002年07期

5 ;2004年中国聚氨酯研究与应用论文题录(三)[J];聚氨酯工业;2005年03期

6 王庆安,高果桃;环保型水固化聚氨酯跑道材料[J];聚氨酯工业;2005年05期

7 马寒隽;;浅谈聚氨酯应用发展新领域[J];聚氨酯;2006年06期

8 ;废旧聚氨酯的回收再利用[J];聚氨酯;2006年10期

9 王华;李侃社;;透明聚氨酯材料的应用与展望[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3期

10 吴昊;周芩楠;;聚氨酯材料气味性的评价和改进[J];聚氨酯工业;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存霞;李利;毛春;周宁琳;章峻;沈健;;生物懌用形r缞a毒郯滨ゲ牧系闹芇櫦捌溲合嗳菪匝芯縖A];2010年海峡两岸功能性复合材料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沈吉静;;水性聚氨酯及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魏阳;李建树;钟银屏;何成生;樊翠蓉;;介入诊疗用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王鹏;罗建斌;韩静佳;钟银屏;;防水可呼吸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孙奉瑞;宫涛;张昭;邱丽;;水性聚氨酯国内研究进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修福晓;刘海蓉;姚克俭;;高性能仿木聚氨酯的开发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龙;张敏;;聚氨酯运动场面层的生产及环保问题[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栾琪涛;田恒水;朱云峰;缪建军;郝晔;;聚氨酯材料的绿色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李凤红;孙勇;邹雪梅;姜涛;马少君;;壳聚糖改性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的制备[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静星;李青山;王海燕;;聚氨酯材料紫外老化效应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飞 张杰;聚氨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冯威力 实习记者 李悦;专家再议聚氨酯材料安全性[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徐岩;车用聚氨酯材料确立研发方向[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官杰;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新型聚氨酯材料[N];科技日报;2014年

5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李魏;青岛开发出新型聚氨酯材料[N];青岛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陈培吉;聚氨酯应用:一个革命性的变化?[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亮;建筑节能照亮聚氨酯前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李宏乾;水性聚氨酯材料成新宠[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康利全 谭峰;我市全面清除“夺命聚氨酯”[N];深圳商报;2009年

10 严凯;聚氨酯在世界杯上有所为[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媛;AMF-鸢尾—聚氨酯载体生物净化体系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哲;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工程技术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岩;聚氨酯防污涂层的海水环境响应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4 郭森;封闭型异氰酸酯及封闭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彩;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调控[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6 孙伟;基于二醇染料的彩色水性聚氨酯吸收及发光特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陆浩翔;含氨基酸的生物医用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婧;谷胱苷肽响应型生物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张军瑞;高性能透明聚氨酯涂层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洪涛;含丝素肽链的聚氨酯纤维与纤维膜[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培育;贻贝仿生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马洁林;含防污因子的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磊;用于软骨不同层区聚氨酯支架材料的设计与支架功能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潇;耐水解MDI型水性聚氨酯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兰静;壳聚糖改性水性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成膜性能[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朦;香豆素衍生物AFC封端的高固含量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7 赵志芳;氟碳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8 白晓鹏;微孔聚氨酯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9 袁吉童;桐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10 黄福实;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刺激响应胶束的设计合成及细胞内药物释放[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7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517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