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杂环多酸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本文关键词:含氮杂环多酸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性多孔材料,由于在众多领域例如气体吸附、异相催化、药物载体和化学探针等均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多孔材料相比,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易裁剪、骨架易功能化,逐渐成为配位化学和材料化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有机合成这类材料的骨架进行修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随之发生变化,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用晶体工程的原理,结合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特点及合成规律,设计得到的功能性配体构筑出合理的晶体结构,以实现材料的功能化,将光电磁、催化和气体存储等不同的性质引入到MOFs中,给这一交叉研究领域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和前景。本论文以含有功能性官能团的多酸化合物(含富电子的咪唑翁盐,未参与配位的活性基团NH和SH等)为配体,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控,得到具有活性官能团的孔洞材料,系统研究了活性官能团的存在对MOFs吸附气体和染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异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2,3-二氯喹喔啉为原料,首次合成了一个含有螯合氨基的多酸配体(H2DDQ)。螯合氨基和喹喔啉上的四个N原子协同作用,避免活性基团参与配位,能够合成出具有含活性基团的MOFs。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出一系列的含有孔洞的MOFs (Cu-DDQ、Zn-DDQ和Pb-DDQ)。通过Platon计算得到Cu-DDQ、Zn-DDQ和Pb-DDQ的理论孔隙率分别为33.5、34.7和23.1%。三个材料对N2的吸附相当少,而对CO2的吸附则相当明显。尤其是Cu-DDQ,在273 K,800 torr时,可以吸附约180cm-3 g-1的CO2气体。同时研究了他们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Zn-DDQ和Cu-DDQ能够快速的分离染料混合物。以Cu-DDQ为异相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硅氰化反应活性。Cu-DDQ对醛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2.以稀土离子和H2DDQ为原料,溶剂热反应合成出两个同构并含有孔洞的MOFs (Er-DDQ和Eu-DDQ)。通过Platon计算得到Er-DDQ的理论孔隙率分别为18.7%。由于Er-DDQ的孔洞较小,所以N2和CO2的吸附量并不明显。Er-DDQ由于螯合氨基的存在,对罗丹明B有相对较好的吸附效果。同时,Er-DDQ对醛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3.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pH等影响因素,以同样的配体和稀土金属离子得到了三个同构的且孔洞更加突出的稀土MOFs材料Y-DDQ、Dy-DDQ和Eu-DDQ。 Y-DDQ、Dy-DDQ和Eu-DDQ的三维结构显示了一个sra的拓扑构型,孔隙率为40.7%。通过N2和Ar的吸附脱附曲线,得到Y-DDQ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径等孔参数。此外,由于螯合氨基的存在,Y-DDQ对CO2的吸附量也较大。同时,因为结构中的金属空位点,Y-DDQ对离子型染料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中性染料。和之前的两类MOFs相比,Y-DDQ同样能够很好地催化硅氰化反应。4.以对苯二甲酸和2,3-二(三氮唑)基喹喔啉为原料合成了一个金属有机骨架(Zn-BDC)。自组装过程中,2,3-二(三氮唑)基喹喔啉发生了分解。而该分解反应在Zn-BDC的合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特定的孔洞大小,Zn-BDC可以用来分离不同大小的有机分子以及作为药物的载体。此外,以Zn-BDC为载体可以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Zn-BDC上。Pd@Zn-BDC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性能较高,k=0.014s-。5.基于巯基三嗪的三齿羧酸(H3TTTA)为配体,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两个同构的稀土金属三维配位聚合物(La-TTTA和Nd-TTTA)。La-TTTA结构中,三嗪N和S原子没有参与配位。由于活性官能团的存在,配位聚合物在不同的阳离子和溶剂分子中显示出不同的荧光强度,可以作为新型的环保型荧光探针(检测重金属离子与毒性溶剂)。同时La-TTTA能够很好的催化TMSCN反应。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 喹喔啉多酸配体 气体吸附 染料吸附 后修饰 异相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39
- 1.1 引言14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况14-22
- 1.2.1 传统的多孔材料14-16
- 1.2.2 金属有机骨架的特点16-17
- 1.2.3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历史及现状17-22
- 1.3 金属有机骨架的应用22-36
- 1.3.1 气体的吸附与分离23-26
- 1.3.2 异相催化26-31
- 1.3.3 荧光材料31-33
- 1.3.4 分子识别33-35
- 1.3.5 药物负载和释放35
- 1.3.6 其他应用35-36
- 1.4 本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36-39
- 1.4.1 选题来源36
- 1.4.2 选题背景36
- 1.4.3 选题意义36-37
- 1.4.4 主要研究内容37-39
- 第二章 基于喹喔啉多酸配体过渡族MOFs的合成和性能研究39-63
- 2.1 引言39-40
- 2.2 实验方法40-41
- 2.3 结构与性能表征41-42
- 2.4 2,3-对氨基苯甲酸基喹喔啉(H2DDQ)的合成及表征42-44
- 2.4.1 2,3-对氨基苯甲酸基喹喔啉(H2DDQ)的合成42-43
- 2.4.2 2,3-对氨基苯甲酸基喹喔啉(H2DDQ)的晶体结构43-44
- 2.5 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44-50
- 2.5.1 [Pb(DDQ)(H_2O)]·1.5H_2O·0.6DMF(Pb-DDQ)的合成44
- 2.5.2 [Zn(DDQ)(H_2O)_2]·2H_2O·DMF(Zn-DDQ)的合成44-45
- 2.5.3 [Cu(DDQ)(H_2O)_2]·5H_2O·0.5DMF(Cu-DDQ)的合成45
- 2.5.4 Pb-DDQ的晶体结构45-46
- 2.5.5 Zn-DDQ的晶体结构46-47
- 2.5.6 Cu-DDQ的晶体结构47-50
- 2.6 配合物的表征50-62
- 2.6.1 PXRD粉末衍射的研究50-52
- 2.6.2 红外光谱分析52
- 2.6.3 热重分析52-53
- 2.6.4 气体吸附53-55
- 2.6.5 染料的吸附与分离55-59
- 2.6.6 荧光性能分析59-60
- 2.6.7 催化硅氰化反应60-62
- 2.7 本章小节62-63
- 第三章 基于喹喔啉多酸配体稀土MOFs(Er~(3+)和Eu~(3+))的合成和性能研究63-80
- 3.1 引言63
- 3.2 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63-68
- 3.2.1 {[Er(H_(0.5)DDQ)_2(H_2O)_2]·5H_2O}_n(Er-DDQ)的合成63-64
- 3.2.2 {[Eu(H_(0.5)DDQ)_2(H_2O)_2]·5H_2O}_n(Eu-DDQ)的合成64
- 3.2.3 Er-DDQ和Eu-DDQ的晶体结构64-68
- 3.3 配合物的表征68-79
- 3.3.1 PXRD粉末衍射的研究68-70
- 3.3.2 红外光谱分析70
- 3.3.3 热重分析70-71
- 3.3.4 气体吸附71-73
- 3.3.5 染料的吸附与分离73-76
- 3.3.6 催化硅氰化反应76-79
- 3.4 本章小节79-80
- 第四章 基于喹喔啉多酸配体稀土族MOFs(Y~(3+),Dy~(3+)和Eu~(3+))MOFs的合成和性能研究80-97
- 4.1 引言80
- 4.2 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80-85
- 4.2.1 {[Y_3(DDQ)_4(H_2O)_3(NO_3)]·7.08H_2O·5.23DMF}_n(Y-DDQ)的合成80
- 4.2.2 {[Dy_3(DDQ)_4(H_2O)_3(NO_3)]·5H_20·6DMF}_n(Dy-DDQ)的合成80-81
- 4.2.3 {[Eu_3(DDQ)_4(H_2O)_3(NO_3)]·5H_20-6DMF}_n(Eu-DDQ)的合成81
- 4.2.4 Y-DDQ、Dy-DDQ和Eu-DDQ的晶体结构81-85
- 4.3 配合物的表征85-96
- 4.3.1 PXRD粉末衍射的研究85-86
- 4.3.2 红外光谱分析86-87
- 4.3.3 热重分析87-88
- 4.3.4 气体吸附88-91
- 4.3.5 染料的吸附与分离91-94
- 4.3.6 催化硅氰化反应94-96
- 4.4 本章小节96-97
- 第五章 基于含氮配体和多酸混配的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后修饰和性能研究97-111
- 5.1 前言97
- 5.2 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97-102
- 5.2.1 {[Zn(BDC)_(1/2)(trz)]·DMAC}_n(Zn-BDC)的合成97
- 5.2.2 Pd@Zn-BDC的合成97-98
- 5.2.3 Zn-BDC的合成机理98-101
- 5.2.4 Zn-BDC的晶体结构101-102
- 5.3 配合物的表征102-110
- 5.3.1 PXRD粉末衍射的研究102
- 5.3.2 气体吸附102-104
- 5.3.3 吸附与分离104-105
- 5.3.4 药物释放105-107
- 5.3.5 Zn-BDC的后修饰107-110
- 5.4 本章小节110-111
- 第六章 基于巯基三嗪三齿羧酸的稀土MOFs的合成和性能研究111-123
- 6.1 引言111
- 6.2 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111-115
- 6.2.1 La-TTTA的合成111
- 6.2.2 Nd-TTTA的合成111-112
- 6.2.3 La-TTTA和Nd-TTTA的晶体结构112-115
- 6.3 配合物的表征115-122
- 6.3.1 PXRD粉末衍射的研究115-117
- 6.3.2 红外光谱分析117-118
- 6.3.3 热重分析118-119
- 6.3.4 分子识别119-120
- 6.3.5 离子识别120-121
- 6.3.6 催化硅氰化反应121-122
- 6.4 本章小节122-123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123-125
- 7.1 结论123
- 7.2 创新点123-124
- 7.3 展望124-125
- 参考文献125-149
- 攻读博±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论文149-152
- 致谢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贤;白术杰;朱光怡;;近十年国内多酸化学研究概况[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胡乔生,毛林春;一种由多酸的命名确定多酸分子式的简便方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宋萍;多酸的形成及其酸性的讨论[J];青海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4 梁建军;;多酸化学简史[J];大学化学;2007年01期
5 ;多酸化学研究跨入生命科学领域[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6 何则强,张平民,高孝恢,熊利芝,肖慎修,陈天朗;钒的多酸化学[J];化学世界;2001年04期
7 ;首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召开[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0期
8 李铭岫,韩占刚;多酸有机衍生物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9 伍平凡;张进;魏永革;;多酸亚胺衍生物的可控组装[J];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07期
10 吴庆银;王恩波;;酸度在多酸化学中的作用[J];化学通报;198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光;王恩波;;以建筑块为策略构筑新型多酸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肖凤萍;张进;郝戬;魏永革;;手性多酸金属环蕃: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龙德良;;From New Polyoxometalate Clusters to POM-Based Materials[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前言[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黄健;杨敏;王云贵;金洁;;尿多酸肽对MuTZ-1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前言[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李梦婷;孙靖文;郑陶冶;沙靖全;;具有螺旋隧道的多酸-金属三维框架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孙靖文;李梦婷;沙靖全;;多酸-金属环和螺旋链构筑的隧道结构的杂化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江威;黄毅超;张进;魏永革;;Anderson型多酸直接烷氧化分步可控不对称有机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10 魏永革;徐步斌;吕萌;许林;彭中华;;基于多酸簇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分子材料[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禹;含氮杂环多酸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付蕾;多酸基脂质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春光;过渡金属取代Keggin型多酸及类似化合物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平;碗状钒酸盐和Lindqvist型钼钨酸盐衍生物氧化还原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强;多酸有机亚胺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6 向明礼;多酸药物电子结构及其与抗肿瘤活性间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王建萍;手性Lindqvist型钼酸盐和二缺位Keggin型钨酸盐衍生物的电子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电子圆二色谱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婵;Keggin型钨酸盐及Lindqvist型钼酸盐衍生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亮;含3d过渡金属磁性中心的多酸体系DFT-BS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兰亚乾;金属氧簇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晓琳;基于多酸和氮杂环衍生物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璐璐;多酸构筑基元的活化及多酸高核簇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任佳莹;多酸的类半导体性质及其促进酞菁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林珊;新型有机—多酸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朝飞;金属引导氨基酸官能化多酸的组装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高慧;Schiff碱配合物为构筑块的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的控制组装[D];河南大学;2010年
7 胡岩;过渡金属与多酸建筑块构筑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龙江;药物配合物修饰Keggin型多酸复合物的组装化学[D];佳木斯大学;2014年
9 郎中玲;Lindqvist型[W_6O_(19)]~(2-)和Keggin型[PW_(12)O_(40)]~(3-)多酸阴离子形成机理及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敏;基于多酸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构筑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含氮杂环多酸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7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