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超导托卡马克磁体及其电源系统电弧模型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17 19:35
  托卡马克装置被认为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重要途径之一。超导磁体线圈及其电源系统是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磁场耦合性强、电路复杂,可能产生的电弧现象对装置的安全运行与可靠保护至关重要。电弧机理复杂、不易建模、难以与外部复杂电路集成,故而电弧以及外部电路的响应难以完整的模拟与分析。本文以托卡马克超导磁体及电源系统为背景,对电弧模型及其工程应用展开了详细的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电弧的基础理论并对常用电弧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估,详细介绍了适合托卡马克领域工程应用的经验模型(Kronhardt模型),气体电弧模型(Holmes模型)以及熔断器电弧模型(Wright模型)的机理与推导过程、求解方法并分析了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第三章阐述了超导磁体电弧故障模型研究和应用。以ITER纵场磁体系统为例,首先,分析了可能发生的电弧故障类型,改进与优化了 Kronhardt模型与Holmes模型,基于电极烧蚀理论,引入了电弧燃烧速度及弧长变化的时域计算方法,解决了仿真模型的收敛性和电弧弧长变化的建模问题,实现了可嵌入仿真电路的非线性时变电弧模型;其次,对ITER纵场磁体系统的外电路进行了建模:基于线圈内...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超导托卡马克磁体及其电源系统电弧模型研究及应用


图1.1?ITER装置示意图??

示意图,磁体,示意图,线圈


?第1章绪论???中心嫌线管麵瓦??纵场线圈 ̄ ̄—??真空室??图1.1?ITER装置示意图??1.1.2?KSTAR装置及磁体系统??KSTAR是由韩国国家聚变研宄所负责完成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主??体工程于2007年竣工,2008年开始产生等离子体[1M6]。KSTAR是世界上首个??采用新型超导磁体(Nb3Sn)材料产生磁场的全超导聚变装置。KSTAR装置的超导??磁体线圈由16个纵场线圈及4对中心螺线管线圈(PF1-4)和3对极向场线圈(PF5-??7)构成,所有线圈上下对称分布,产生的最大场强达7.5?T。其中TF线圈电源输??出电流范围0-40kA,?PF1-5线圈电源额定输出土25kA,?PF6-7线圈电源额定输出??土?20kA。??麵麵.??h—??4?丨?I?Concrete?Floor??图1.2?KSTAR装置示意图??1.1.3?JT-60SA装置及磁体系统??JT-60SA是日本NAKA核聚变研究所与欧盟合作,只使用氘(D)开展等离子??体控制实验,旨在为ITER提供技术储备。装置建设己于2013年开工装置,目??2??

示意图,示意图,磁体,线圈


?第1章绪论???标于2020年完工,并同年开展等离子体实验t17]。JT-60SA的超导磁体由18个纵??场线圈(TF,?NbTi超导)和10个极向场线圈构成,极向场线圈包括4个中心螺管??线圈(CS,Nb3Sn超导)与6个平衡线圈(EF1-6,?NbTi超导),如图1.3所示。TF??线圈电源稳态输出电流可达25.7kA,极向场线圈电源额定输出电流可达20kA[18]。??图1.3?JT-60SA装置示意图??1.1.4?EAST装置及磁体系统??在HT-7成功运行的基础上,EAST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世界上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始建于1998年,2006年首次实现等离子体放电。EAST采用NbTi的管内电缆导??体作为超导磁体线圈的导体,内部共有16个D型纵场超导磁体线圈和14个极??向场超导磁体线圈,如图1.4所示。纵场电源的额定工作电流为16kA,产生的??磁场强度为3.5?T。极向场PF7和PF9以及PF8和PF10两组超导磁体线圈串联,??由12套±15kA的四象限运行的电源分别供电EAST超导磁体系统的储能??大于300MJ。???;?.???;?;?;???.膠?? ̄ ̄ss ̄;T〇…"7^-"^ ̄^■*-ITc??图1.4?EAST装置示意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型超导电源系统退磁保护回路建模与仿真[J]. 邓天白,高格,傅鹏,蒋力,黄连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03)
[2]CFETR CS模型线圈失超保护系统设计[J]. 马媛媛,武玉,许留伟,吴亚楠,王腾.  低温与超导. 2018(06)
[3]基于彩色摄像和光谱分析联合测温方法的电弧温度场分布测量[J]. 崔行磊,周学,张勇,翟国富,彭喜元.  电工技术学报. 2017(15)
[4]核聚变装置中直流保护开关的研究进展[J]. 李华,宋执权,汪舒生,卢应峣,傅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S1)
[5]ITER CB超导电缆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 曹靖,刘勃,秦经刚,赵瑞.  低温与超导. 2016(05)
[6]线圈终端盒的改进设计与分析[J]. 付志超,宋云涛,陆坤,周挺志,倪小军,余四葵.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6(05)
[7]填砂密度对熔断器分断能力和电弧模型的影响[J]. 肖翼洋,庄劲武,陈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3(04)
[8]MRI、NMR低温超导磁体失超保护综述[J]. 李毅,王秋良,戴银明,雷源忠,陈顺中.  低温物理学报. 2012(01)
[9]基于EMTDC/PSCAD的熔断器仿真模型[J]. 吴迪,李红江,毕坤,杨锋.  船电技术. 2011(06)
[10]1.5T-A1型MRI超导磁体的研制[J]. 刘艳江,汪汀,陈浩树,耿俊彦,魏晓涛,罗日安,宫博.  舰船科学技术. 2011(06)

博士论文
[1]CFETR中心螺线管超导模型线圈绕制成形关键技术研究[D]. 韩厚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EAST聚变装置大电流全控型固态断路器研制[D]. 汪舒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3]电弧等离子体全域数值模拟[D]. 孙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4]CFETR CS模型线圈电源及磁体保护系统设计与分析[D]. 马媛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5]ITER PF6线圈绕制多层多轴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D]. 徐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6]超导磁体电源变流系统模块化的关键问题研究[D]. 陈晓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7]ITER极向场变流器高功率大电流电抗器的设计与研制[D]. 李传.华中科技大学 2016
[8]ITER极向场大功率非同相逆并联变流器电磁分析与设计[D]. 杨勇.华中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的特征检测与防治策略[D]. 高源.复旦大学 2014
[2]大功率变流器中快速熔断器的设计分析与选型[D]. 李森.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高压限流熔断器暂态过程仿真研究[D]. 周挺.华中科技大学 2007
[4]高压限流熔断器开断过电压研究[D]. 毛柳明.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38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038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