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以北方A县大气污染防治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3 18:59
基层治理直接面向民众,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决定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随着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制度框架的日益成型,地方特别是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愈发凸显。本文所说的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主要指县及以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到环境质量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基层法治化进程等多重目标,关乎多重制度、多元主体、多个议题,凸显复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聚焦“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综合生态环境问题特性、治理的条块结构和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视角勾勒出基层环境治理所处的结构基础与政治情境,不同于常见的中央-地方关系、委托-代理等视角,本文从微观层次的政策过程分析出发,引入生态博弈框架剖析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政策制度、政策议题,以A县大气污染防治为例进行深度描摹,呈现出包括党委、政府、企业、民众、社会组织在内的行动者网络,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目标考核与问责制、环境监管制度、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访等主要政策制度以及涉及议题的概况及网络分析。在典型案例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继续总结提炼当前基层生态环境治理在合作、分配和学习功能方面的基本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历年变化情况
3图2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学科分布情况图3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再放眼国外,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已成为国外中国研究新热点,环境政治学和中国研究学界流行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被国外学者带入到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中。污染和治理都走在前面的发达工业国家在环境政治研究方面已经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主题大致包括:第一,政治体制、经济增长和环境退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第二,环境议题如何激发新的公民价值、态度和行为,新的社会运动以及政党改革等;第三,何种治理安排最适合应对环境问题,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参与的角色、协商民主和其他参与式共识型的政策安排已经成为研究议程的前沿。①官僚组织、执行鸿沟、社会参与、透明度与问责、政策共同体、伙伴关系等都是国外学者考察中国环境治理情况时所关注的主题,但总体来看尚未基于中国经验形成成熟的新理论或探索抽象政策过程的一般规律,面对近年来中国蓬勃发展的环境治理实践,亟需本土①AndreasDuit,EnvironmentalPoliticsAmongAdvancedIndustrialDemocracies,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9756223/obo-9780199756223-0141.xml,April28,2016.
3图2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学科分布情况图3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再放眼国外,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已成为国外中国研究新热点,环境政治学和中国研究学界流行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被国外学者带入到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中。污染和治理都走在前面的发达工业国家在环境政治研究方面已经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主题大致包括:第一,政治体制、经济增长和环境退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第二,环境议题如何激发新的公民价值、态度和行为,新的社会运动以及政党改革等;第三,何种治理安排最适合应对环境问题,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参与的角色、协商民主和其他参与式共识型的政策安排已经成为研究议程的前沿。①官僚组织、执行鸿沟、社会参与、透明度与问责、政策共同体、伙伴关系等都是国外学者考察中国环境治理情况时所关注的主题,但总体来看尚未基于中国经验形成成熟的新理论或探索抽象政策过程的一般规律,面对近年来中国蓬勃发展的环境治理实践,亟需本土①AndreasDuit,EnvironmentalPoliticsAmongAdvancedIndustrialDemocracies,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9756223/obo-9780199756223-0141.xml,April28,20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威分化、行政吸纳与基层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研究[J]. 张明皓,叶敬忠.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4)
[2]从一到多,政府怎么主导利益平衡?——从多方共治的视角探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法治进路[J]. 秦天宝,段帷帷. 中国生态文明. 2020(02)
[3]基于政策过程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海外学界的视角[J]. 刘晓玉.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1)
[4]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改革的法治困境与实践出路[J]. 周卫.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5]基层干部的无力感从何而来——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J]. 周少来. 人民论坛. 2019(32)
[6]探寻中国长远的发展道路:从承包与合同的区别谈起[J]. 黄宗智. 东南学术. 2019(06)
[7]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J]. 王金南,董战峰,蒋洪强,陆军. 环境科学研究. 2019(10)
[8]如何理解环境治理的“地方分权”悖论:一个推诿政治的理论视角[J]. 冉冉.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4)
[9]府际关系视角下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J]. 陈宇,闫倩倩,王洛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10]环境治理悖论中的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一个智猪博弈的模型[J]. 陈桂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本文编号:3061767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历年变化情况
3图2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学科分布情况图3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再放眼国外,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已成为国外中国研究新热点,环境政治学和中国研究学界流行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被国外学者带入到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中。污染和治理都走在前面的发达工业国家在环境政治研究方面已经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主题大致包括:第一,政治体制、经济增长和环境退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第二,环境议题如何激发新的公民价值、态度和行为,新的社会运动以及政党改革等;第三,何种治理安排最适合应对环境问题,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参与的角色、协商民主和其他参与式共识型的政策安排已经成为研究议程的前沿。①官僚组织、执行鸿沟、社会参与、透明度与问责、政策共同体、伙伴关系等都是国外学者考察中国环境治理情况时所关注的主题,但总体来看尚未基于中国经验形成成熟的新理论或探索抽象政策过程的一般规律,面对近年来中国蓬勃发展的环境治理实践,亟需本土①AndreasDuit,EnvironmentalPoliticsAmongAdvancedIndustrialDemocracies,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9756223/obo-9780199756223-0141.xml,April28,2016.
3图2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学科分布情况图3中国知网环境治理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再放眼国外,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已成为国外中国研究新热点,环境政治学和中国研究学界流行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被国外学者带入到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中。污染和治理都走在前面的发达工业国家在环境政治研究方面已经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主题大致包括:第一,政治体制、经济增长和环境退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第二,环境议题如何激发新的公民价值、态度和行为,新的社会运动以及政党改革等;第三,何种治理安排最适合应对环境问题,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参与的角色、协商民主和其他参与式共识型的政策安排已经成为研究议程的前沿。①官僚组织、执行鸿沟、社会参与、透明度与问责、政策共同体、伙伴关系等都是国外学者考察中国环境治理情况时所关注的主题,但总体来看尚未基于中国经验形成成熟的新理论或探索抽象政策过程的一般规律,面对近年来中国蓬勃发展的环境治理实践,亟需本土①AndreasDuit,EnvironmentalPoliticsAmongAdvancedIndustrialDemocracies,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9756223/obo-9780199756223-0141.xml,April28,20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威分化、行政吸纳与基层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研究[J]. 张明皓,叶敬忠.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4)
[2]从一到多,政府怎么主导利益平衡?——从多方共治的视角探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法治进路[J]. 秦天宝,段帷帷. 中国生态文明. 2020(02)
[3]基于政策过程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海外学界的视角[J]. 刘晓玉.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1)
[4]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改革的法治困境与实践出路[J]. 周卫.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5]基层干部的无力感从何而来——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J]. 周少来. 人民论坛. 2019(32)
[6]探寻中国长远的发展道路:从承包与合同的区别谈起[J]. 黄宗智. 东南学术. 2019(06)
[7]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J]. 王金南,董战峰,蒋洪强,陆军. 环境科学研究. 2019(10)
[8]如何理解环境治理的“地方分权”悖论:一个推诿政治的理论视角[J]. 冉冉.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4)
[9]府际关系视角下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J]. 陈宇,闫倩倩,王洛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10]环境治理悖论中的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一个智猪博弈的模型[J]. 陈桂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本文编号:306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06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