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槲皮素调控非编码RNA干预内皮细胞胆固醇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运载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7-10 01:20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人数最高的疾病。其中,脂质代谢障碍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CVDs的主要诱因。AS的初始阶段与血管内皮损伤关系密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脂质损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槲皮素是饮食中最丰富的抗氧化剂之一,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炎等作用,能有效预防和干预AS。但是,槲皮素干预AS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此外,槲皮素存在水溶性差、见光易分解、作用时间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因此,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构建了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从非编码RNA(ncNRA)角度分析了槲皮素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为阐明槲皮素干预AS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构建了Pickering乳液运载体系,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了载槲皮素乳液的心血管保护效果,为进一步开发相关功能食品提供了技术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槲皮素缓解Ox-LDL诱导HUVECs损伤细胞模型的建立。分别使用Ox-LDL(25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槲皮素调控非编码RNA干预内皮细胞胆固醇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运载体系的构建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Libbyetal.,2019)

信号通路,农业大学,心血管疾病,博士学位


PI3K/AKT信号通路Fig.2PI3K/AKTsignalingpathway

过程图,过程,基因,内含子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3etal.,20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NA的作用不仅仅是负责蛋白质编码。绝大多数基因组序列被转录成各种RNA,编码调控RNA的基因数量远远多于编码基因组蛋白的基因(Quinn&Chang,2015)。在人类基因组中,只有1~2%用于蛋白质编码,其余绝大多数是ncRNA、调控序列、内含子以及ncDNA。虽然人类基因组中ncRNA的实际数量尚不清楚,但有几种类型ncRNAs已被逐步探明(Schmitt&Chang,2016;Theetal.,2012)。ncRNAs曾被认为是“进化垃圾”,但近期研究证明其对多数分子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它们作为表观遗传学的基础部分,影响基因的作用(开启/关闭)(Beermannetal.,2016)。根据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ncRNAs可大致分为正义类、反义类、内含子类和基因间类。根据其大小阈值,又可将ncRNAs分为长、短两类,如miRNAs(大约21~23个核苷酸)和lncRNAs(>200个核苷酸)。图3RNA在生物调控中的发现过程时间轴(Rinn&Chang,2012b)Fig.3.TimelineofdiscoveriesofRNAsinbiologicalregulation(Rinn&Chang,2012b)1.3.2微小RNAs(miRNAs)近年来,miRNAs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ngelaetal.,2018;Shahetal.,2017)。MiRNAs参与调节转录后目标基因的表达,参与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如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以及治疗药物的代谢)(Bingqianetal.,2019)。MiRNAs基因位于蛋白编码基因的内含子内(约占30%;与宿主基因共转录)或在自己指定的基因间位点内(约占70%;起到发起人和监管者的作用)。成熟的功能性miRNAs(长度约21~25个核苷酸)由较长的初级miRNAs转录产物产生,通过诱导mRNAs的降解或抑


本文编号:3274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274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