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氦冷液态铅锂包层内破口事故瞬态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11:13
  液态铅锂包层具有结构简单、载热能力强、氚增殖比高等优点,是聚变堆包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包层处于高能中子辐照、高热负载、高压力梯度等严苛的环境中,包层内存在高压氦气流道破裂引发的内破口事故(In-box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In-box LOCA)可能性。当事故发生时,高压氦气会迅速注入铅锂流道,形成复杂的两相流动和冲击波效应,可能会导致峰值压力超过设计限值,进而对包层结构的完整性造成威胁。为提高包层安全性和避免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必要对包层内破口事故瞬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氦冷液态铅锂包层内破口事故发生时高压氦气冲击铅锂的瞬态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1)构建基于氦气-铅锂两相流的流固双向耦合方法:首先,利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实现了氦气-铅锂两相流界面的追踪。然后,基于流固双向耦合的理论,利用CFD软件,构建了适用于描述包层内破口事故的流固双向耦合分析方法。其中,对铅锂密度项采用可压缩处理以精确模拟压力波的传播过程。经过与激波传播算例、氦气-铅锂两相流算例的对比校验,从理论上验证了对氦气-铅...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氦冷液态铅锂包层内破口事故瞬态过程研究


图1-1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方案1381??包层作为面向等离子体部件(Plasma?Facing?Component),其服役环境苛刻,??

模型图,激波,氦气,模型


法校验??包层内破口事故后的物理现象非常复杂,涉及到冲击波在铅锂中的传播与反??射、压力波和包层结构的相互影响及高压氦气在铅锂内的复杂两相流动。我们需??要分别利用本章构建的方法对以上现象单项模拟分析验证,保证计算分析结果的??可靠性。??2.2.3.1激波传递算例??由于氦气和铅锂工作压力差较大(>6MPa),包层破口瞬间,会形成间断的??压力波,激波传递过程中会导致物性的间断变化。准确的模拟激波在铅锂中的传??播与壁面反射,对于本研究起重要作用。??以一维激波管为例,模型如图2-2所示。初始条件如表2-1所示。管子中间??的薄膜(X=?1.7?m)将管子分成两部分:左边的压力为2?MPa的铅锂(作为可压??缩液体)区域,右边的压力为8?MPa的高压氦气(作为理想气体)区域。薄膜??破裂后,激波向左侧传播,稀疏波向右侧传播,但因铅锂体积变化非常小,向氦??气区域传播的稀疏波大小可以忽略。??0.02ml?I?PbLi?|?Helium^?\??^?1.7m?*"1?1〇m??图2-2?ID氦气铅锂激波管算例模型??表2-1?—维激波管理论参数??x<1.7?x>1.7??P?2?MPa?8?MPa??T?673?K?673?K??u?0?m/s?0?m/s??由于气液两相的可压缩性差异较大,两相激波管的压力波动与单相激波管的??

激波,理论计算,压力,管道


?第二章基于氦气-铅锂两相流的流固双向耦合方法构建???压力波动有较大差异。液相产生更高的峰值压力。选取液态铅锂与氦气的一维激??波管为例,验证了氦气与铅锂两相流的压力波传播特性。如图2-2所示,铅锂液??体和氦气在一维封闭管道内,中间用薄膜隔开,液态铅锂中的压力是2MPa,氦??气部分是8?Mpa,不考虑摩擦阻力。因为管道无限长,氦气部分可看做处于恒压??8Mpa,t=0时亥IJ,薄膜突然破裂,薄膜处会产生一个AP二8-2?=?6A4Pa的正压力??波扰动。??1.4E+07?-1?了—;—-??12E+。7-?;?/?\j?\?_Sj^eory)??i?/?:/?\?l?:??center?(Theory)??i8〇E+〇6-?irf'??4.0E+06?-?\?i\??2.0E+06?^:?Vj_V??i?i?1?i?1?i?1?i??0?100?200?300?400??Time?/?ms??图2-3激波管算例压力变化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激波管算例管道左端和中心的压力变化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如图2-3??所示。理论和模拟结果均表明,最大压力达到14?MPa。与单相激波管的情况一??样,非连续激波被粘性平滑。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对氦与铅锂之间压力波传播的捕获能力。薄膜破口瞬间的正压波将以波速??1700m/s向传播。在/<!=le-3s时,它将传递至管道中的某一点。在/?=左=le-3s??a?a??时,正压波到达壁面A处。由于在盲端处的反射是正反射,故在时,??a?a??9?T??管路中存在向右传播的正压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变速率和应力三轴度对316LN钢强度的影响[J]. 段兴旺,刘建生.  锻压技术. 2017(11)
[2]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研发相关的金属流体力学问题研究[J]. 倪明玖.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3(12)
[3]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系统VisualBUS的研究与发展[J]. 吴宜灿,李静惊,李莹,曾勤,陈明亮,郑善良,许德政,蒋洁琼,卢磊,丁爱平,胡海敏,龙鹏程,柏云清,罗月童,曹瑞芬,邹俊,何兆忠,黄群英,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2007(04)
[4]液态金属自由表面在聚变堆中的运用研究[J]. 康伟山,潘传杰,许增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06)
[5]非均匀磁场中自由表面液态射流的MHD稳定性分析[J]. 康伟山,许增裕,潘传杰.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4(03)

硕士论文
[1]氦气—铅锂包层系统破口事故下压力传播特征分析[D]. 陈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424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424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