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21:11

  本文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学术问题,而且是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目前关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对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总体上来看,目前还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提纲,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为视角,研究工作结合其他前辈的研究成果,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出发,力图梳理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任务及主要内容;从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评价东部城市鞍山市、中部城市黄石市、西部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程度、环境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求解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排列图分析法,寻找影响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子,最后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论文整体包含有九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如矿业城市理论、生态文明指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等,介绍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基础。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技术路线,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本章首先定位我国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考量,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明确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容,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评价内容,为后续章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归纳总结现有典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实证分析。第四章,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在国土开发之前应进行适宜性评价工作,有助于对开发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保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章在归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第五章,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从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即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六章,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第七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本章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运用排列图法寻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比较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八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主要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科学的政策目标。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通过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态文明建设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两年有下降态势;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向好发展趋势;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持续上升,呈富载状态。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水平最高,其次黄石市。就生产空间而言,鞍山市生产空间适宜程度最优,其次黄石市;就生活空间而言,鞍山市、攀枝花市生活空间适宜水平显著优于黄石市;就生态空间而言,黄石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显著优于鞍山市和攀枝花市,鞍山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略优于攀枝花市。3.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在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三者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呈下降或平稳态势。4.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上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鞍山市环境质量指数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黄石市环境质量指数波动很大,2008年以前呈上升态势,而在2009-2011年下降迅速,近两年又呈上升态势:攀枝花市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近年相对比较平稳,略有下降。5.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的原因,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上涨趋势,黄石市、攀枝花市近两年上涨幅度减小,鞍山市近两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下降趋势;鞍山市和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均呈上涨趋势,环境质量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发展的趋势;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受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另外,典型矿业城市的环境质量均是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排列图法分析矿业城市环境质量各影响因子;通过排列图法分析知,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生地质灾害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从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是影响环境质量最关键的因素。6.矿业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体现矿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更要体现每个矿业城市差异定位的不同,包括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先进技术不同、政策支持不同等。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研究需要在评价指标的标准选择、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发展阶段差异、区域差异问题三方面寻求突破。要提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应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易定量化任务出发,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进行测算。(2)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测算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测度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比较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差异。同时运用排列图法,识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地质灾害发生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融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文明评价结果更接近现实。
【关键词】:矿业城市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5;X821
【目录】:
  • 作者简介7-8
  • 摘要8-12
  • ABSTRACT12-21
  • 第一章 绪论21-45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21-24
  • 1.1.1 研究背景21-22
  • 1.1.2 研究目的22
  • 1.1.3 研究意义22-2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24-40
  • 1.2.1 矿业城市研究现状24-30
  • 1.2.2 生态文明研究现状30-37
  • 1.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现状37-40
  • 1.2.4 研究评述40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40-43
  • 1.3.1 研究思路40-42
  • 1.3.2 研究方法42
  • 1.3.3 研究内容42-43
  • §1.4 主要创新点43-45
  • 第二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45-62
  • §2.1 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45-55
  • 2.1.1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45-52
  • 2.1.2 矿业城市的焦点问题52-53
  • 2.1.3 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53-55
  • §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55-59
  •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56-57
  • 2.2.2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57-58
  • 2.2.3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58-59
  • 2.2.4 促进矿业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59
  • §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框架59-61
  • 2.3.1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60
  • 2.3.2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60
  • 2.3.3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60-61
  • 2.3.4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61
  • §2.4 本章小结61-62
  • 第三章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62-93
  • §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62-66
  • 3.1.1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62-63
  • 3.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63-64
  • 3.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64-65
  • 3.1.4 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65
  • 3.1.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65-66
  • §3.2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66-72
  • 3.2.1 指标选取原则66
  • 3.2.2 指标构建与筛选66-67
  • 3.2.3 指标体系的确定67-72
  • §3.3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方法72-74
  • 3.3.1 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72-73
  • 3.3.2 综合评价法73-74
  • §3.4 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74-92
  • 3.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74-80
  • 3.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80-87
  • 3.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87-92
  • §3.5 本章小结92-93
  • 第四章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93-102
  • §4.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参考93-94
  • §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94-96
  •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94-95
  • 4.2.2 评价体系的确定95-96
  • §4.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96-98
  • 4.3.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96
  • 4.3.2 基础指标权重的确定96
  • 4.3.3 归一化处理96-98
  • §4.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98-101
  • 4.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98-99
  • 4.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99-100
  • 4.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100-101
  • §4.5 本章小结101-102
  • 第五章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102-115
  • §5.1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102-103
  • 5.1.1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102
  • 5.1.2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102-103
  • §5.2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103-104
  • 5.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103-104
  • 5.2.2 评价体系的确定104
  • §5.3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104-114
  • 5.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104-108
  • 5.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108-111
  • 5.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111-114
  • §5.4 本章小结114-115
  • 第六章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115-124
  • §6.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115-116
  • §6.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6-117
  •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16-117
  • 6.2.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17
  • §6.3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117-123
  • 6.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环境质量评价118-119
  • 6.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环境质量评价119-121
  • 6.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环境质量评价121-123
  • §6.4 本章小结123-124
  • 第七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124-139
  • §7.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参考124-125
  • §7.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模型的构建125-129
  • 7.2.1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125-126
  • 7.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模型126-127
  • 7.2.3 主成分分析法127-128
  • 7.2.4 排列图法128-129
  • §7.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分析129-137
  • 7.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生态文明评价129-130
  • 7.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生态文明评价130-131
  • 7.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评价131-132
  • 7.3.4 典型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比较132-137
  • §7.4 本章小结137-139
  • 第八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139-147
  • §8.1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议139-140
  • 8.1.1 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考核139-140
  • 8.1.2 体现矿业城市特征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140
  • §8.2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评价方法的建议140-141
  • §8.3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141-145
  • 8.3.1 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141-142
  • 8.3.2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142-144
  • 8.3.3 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144-145
  • §8.4 本章小结145-147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47-151
  • §9.1 研究结论147-149
  • §9.2 研究展望149-151
  • 致谢151-152
  • 参考文献152-1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J];资源·产业;2001年05期

2 ;2001年中国矿业城市论坛[J];资源·产业;2001年05期

3 朱训;21世纪中国矿业城市形势与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矿业;2002年01期

4 叶冬松;促进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5 ;关于矿业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6 厉有为;四管齐下求发展 体制转型下功夫——在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上的发言[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7 王福康;齐心协力促转型 与时俱进创明天——在“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8 张建华,王高尚;矿业依存度与中国矿业城市定量分类[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9 赵海云,张以诚;中国矿业城市界定标准几个问题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4年02期

10 姜楠,谷树忠,沈镭,刘怀民;我国矿业城市发展的国家安全定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以诚;;矿业城市研究回眸与展望[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夏英煌;李晓莉;罗晓玲;;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与创新的探讨[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敏;陈俊楠;;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4 田承忠;;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思考[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保贤;康鸳鸯;;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构思—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6 陈佩富;;用科学的发展观 规划我国的矿业城市[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周丹;宋芳晓;安艺;;从“空城”现象探讨矿业城市发展的动力机理[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曹志新;;关于对资源型矿业城市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脆弱性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余星涤;;矿业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对房地价格的影响[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矿业城市转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朱训;用阶梯式发展论指导矿业城市转型[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余爽;矿业城市:要治“顽疾”[N];中国环境报;2001年

4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矿业城市转型之道[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岗 叶维延;矿业城市如何面对资源衰竭[N];中国国土资源报(地矿版);2000年

6 ;中国矿业城市生死大转型[N];经理日报;2005年

7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关于建设和谐矿业城市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王衡;关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9 张丽莉;中矿联举行矿业城市工委会工作座谈会[N];长白山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平;第八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将在白山举行[N];中国矿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羽;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杨宁;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陈丹;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毕普云;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李春明;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万会;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沈镭;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姣;黑龙江省矿业城市转型与接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曲臣;矿业城市转型风险分析与规避[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丁博;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佳;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5 瓮婕婕;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蒋君;非正式制度在我国矿业城市转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潘竞涛;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8 胡杰荣;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李芳玮;矿业城市转型成本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吕秀杰;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时期就业问题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479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