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修饰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18 22:48

  本文关键词: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修饰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磺化聚苯乙烯 笼空状微球 辐射RAFT接枝 控制释放 氧化石墨烯 催化


【摘要】:笼空状微球作为大孔材料具有孔径大、孔体积大等特点,在催化、色谱、吸附分离、可控释放及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微孔和介孔微球相比,大孔微球易于负载运输大分子、纳米粒子等,并具有较高的负载量。然而,同样由于其孔尺寸较大,大孔结构内物质扩散速度快,在实际应用中也带来一些问题,如难以实现负载物的可控释放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或修饰,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制备具有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微球是大孔微球常用的改性方法之一,将大孔材料和介孔材料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大孔结构使物质在微球内部负载量高、扩散速率快,而介孔结构使物质向外部环境扩散受控。对微球进行接枝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大孔微球表面接枝具有刺激响应性的高分子链,可以制备出能在特殊条件下释放负载物智能载体,这对实现靶向释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备大孔微球复合微球材料,实现控制释放的目的。如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利用GO覆盖微球表面孔洞,降低负载物的扩散速率,同时由于GO表面含有大量羧基,因此制备出的复合微球还具有pH响应性。本课题组在以前的研究工作中,分别采用溶胀-渗透法及Pickering乳液法分别制备出笼空状磺化聚苯乙烯(SPS)和S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这些笼空状微球表面没有可进一步反应的官能团,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或修饰,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构筑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利用辐射RAFT接枝技术对上述笼空状微球进行改性和修饰,以期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的笼空状微球,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通过控制水/乙醇/正庚烷混合溶剂对分散于其中的聚合物微球的溶胀及其渗透过程,制备笼空状SPS大孔微球,并研究了聚合物溶解度参数和微球亲水性对其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溶剂的溶胀-渗透过程制备出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笼空状微球。首先用SPS微球在水/乙醇/正庚烷先制备出大孔笼空状SPS微球,再加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MMA会溶胀进入大孔笼空状SPS微球内部并聚合。聚合诱导相分离形成的PMMA相区则成为介孔致孔剂,用乙酸抽提除去PMMA后便可得到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笼空状微球。深入研究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方法、溶胀体系组成、MMA用量、聚合时间、PS微球制备时的剂量率及吸收剂量对介孔尺寸的影响,为溶胀-渗透法制备不同结构的笼空状微球奠定了理论基础。二、通过Pickering乳液法制备出含有三硫代碳酸酯DMP的笼空状SPS/PMMA微球,研究了PS微球制备方式、分子量、SPS微球亲水性及加入DMP对其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孔径合适的含有DMP的笼空状SPS/PMMA微球,采用辐射RAFT聚合,在其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得到的笼空状微球具有优良的pH响应性控制释放能力,在控制释放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三、在接枝液中加入可溶于水的三硫代碳酸酯TRITT代替亚铁盐,可有效抑制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辐射场中凝胶的生成,并实现在笼空状微球表面接枝PNIPAM。我们还通过两步酰胺化反应制备出修饰有TRITT的氧化石墨烯(GO-TR),并在其表面通过辐射RAFT聚合接枝PNIPAM。再经酰胺化反应将TRITT端基的羧基转化为氨基,在酸性条牛下,可与带负电的笼空状微球复合,制备出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的复合微球。此外,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还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上述双重响应性笼空状微球可用作药物载体,将光热治疗与化疗相结合。四、采用γ射线辐射还原法成功地将金纳米粒子(AuNPs)原位负载在笼空状SPS微球上,多孔结构能有效抑制AuNPs的团聚,使此复合微球对邻硝基苯胺的还原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及良好的可回收性。进一步在复合微球中引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GO-NH2),将其与Au的前驱体一起还原,可得到AuNPs负载的rGO-NH2。rGO-NH2极大地增强了AuNPs的催化性能,在酸性条件下还能与带负电的笼空状SPS微球复合,形成有rGO-NH2的复合微球,从而使其在保持极高的催化性能的同时,亦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
【关键词】:磺化聚苯乙烯 笼空状微球 辐射RAFT接枝 控制释放 氧化石墨烯 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0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常用缩略表10-14
  • 第1章 绪论14-50
  • 1.1 引言14
  • 1.2 大孔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14-22
  • 1.2.1 具有开放多孔结构的大孔微球14-21
  • 1.2.2 具有封闭多孔结构的大孔微球21-22
  • 1.2.3 大孔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22
  • 1.3 刺激响应性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22-29
  • 1.3.1 温度响应性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23-25
  • 1.3.2 pH响应性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25-26
  • 1.3.3 氧化响应性及还原响应性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26-28
  • 1.3.4 双/多重响应性微球在控制释放中的应用28-29
  • 1.4 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材料29-33
  • 1.4.1 模板法制备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材料29-30
  • 1.4.2 自组装法制备多层次孔结构材料30-32
  • 1.4.3 多层次孔结构材料在载体及控制释放中的应用32-33
  • 1.5 本文的设计思路33-34
  • 参考文献34-50
  • 第2章 多层次孔结构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50-70
  • 2.1 引言50
  • 2.2 原料与试剂50-51
  • 2.3 介孔-大孔多层次孔结构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51-66
  • 2.3.1 实验部分51-54
  • 2.3.2 测试与表征54
  • 2.3.3 结果与讨论54-66
  • 2.4 本章小结66
  • 参考文献66-70
  • 第3章 pH响应性笼空状微球的制备70-104
  • 3.1 引言70-71
  • 3.2 原料与试剂71-72
  • 3.3 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72-81
  • 3.3.1 实验部分72-73
  • 3.3.2 测试与表征73-75
  • 3.3.3 结果与讨论75-81
  • 3.4 具有pH响应性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81-96
  • 3.4.1 实验部分82-83
  • 3.4.2 测试与表征83-84
  • 3.4.3 结果与讨论84-96
  • 3.5 本章小结96
  • 参考文献96-104
  • 第4章 温度响应性笼空状复合微球的制备104-130
  • 4.1 引言104-105
  • 4.2 原料与试剂105
  • 4.3 温度响应性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105-112
  • 4.3.1 实验部分106-107
  • 4.3.2 测试与表征107-108
  • 4.3.3 结果与讨论108-112
  • 4.4 温度响应性笼空状SPS复合微球的制备112-123
  • 4.4.1 实验部分113-115
  • 4.4.2 测试与表征115
  • 4.4.3 结果与讨论115-123
  • 4.5 本章小结123
  • 参考文献123-130
  • 第5章 笼空状微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130-154
  • 5.1 引言130-131
  • 5.2 原料与试剂131
  • 5.3 笼空状SPS/AuNPs复合微球的制备131-141
  • 5.3.1 实验部分132-134
  • 5.3.2 测试和表征134
  • 5.3.3 结果与讨论134-141
  • 5.4 笼空状SPS/rGO/AuNPs复合微球的制备141-148
  • 5.4.1 实验部分141-142
  • 5.4.2 测试与表征142
  • 5.4.3 结果与讨论142-148
  • 5.5 本章小结148-149
  • 参考文献149-154
  • 课题展望154-156
  •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156-158
  • 致谢1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雅华;李明远;林梅钦;董朝霞;;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流变性[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3期

2 李鹏辉;胡晓熙;易昌凤;徐祖顺;;中空型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3期

3 段景宽;罗炎;王亚珍;李长元;;聚合物微球的应用及制备方法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6年04期

4 郑兴愿;方仕江;王来伟;;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Ⅲ.种子扩径的影响[J];胶体与聚合物;2007年03期

5 崔波;罗伟;;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化工;2009年05期

6 赵瑞建;孟凡君;徐英超;;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级羧基聚合物微球[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1期

7 卢钢;张宇帅;孙军;;聚合物微球粒子的自组装制备[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3期

8 张晗;杨新林;;多层聚合物微球及其功能性空心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0年07期

9 黄祝杰;徐宏;古宏晨;;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热重曲线的特征分析[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年02期

10 李宏岭;韩秀贞;李明远;;交联比对交联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雅华;李明远;林梅钦;董朝霞;;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流变性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贵清;林梅钦;李明远;彭勃;刘刚;;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封堵机理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善芹;邓仁华;朱锦涛;;表面结构可调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王晓冬;李艳;陈宏;唐祥海;;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与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坤;曹茉莉;佟斌;;大粒径高交联微米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机理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姜英男;马骋;王瑛瑜;刘琦;李卉;林权;杨柏;;温度敏感聚合物微球的组装及图案化[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李淑宁;杨新林;黄文强;;含有巯基的聚合物微球及其稳定的金属纳米簇的合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再满;郝伟;张宝林;张乐;刘志颖;;两亲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权;姜英男;李卉;王传洗;马骋;杨柏;;聚合物微球的有序组装及功能化[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志强;张恺;杨柏;;功能性聚合物微球的设计合成[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戆;ICF聚合物微球靶制备过程中的界面不稳定现象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2 翁汉钦;笼空状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修饰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金岚;具有可控壳层的功能性聚合物微球的构筑[D];复旦大学;2005年

4 潘元佳;新型功能聚合物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姜经帅;单分散“活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4年

6 徐智中;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芬;电荷稳定分散聚合体系制备聚合物微球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庞兴收;蛋白质印迹软湿凝胶聚合物微球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英晓光;蛋白质印迹海藻酸钙聚合物微球及其诱导适配重结合行为[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琦;单分散功能聚合物微球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苗;中空微孔聚合物微球合成及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石玉霞;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聚硫橡胶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旺;分散聚合两步法制备树莓状聚合物微球[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罗正平;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于涌;高交联反应性空心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表面吸附纳米银粒子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6 麻亮;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复合导电方面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薛峰峰;超临界流体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及无机中空微球的制备[D];郑州大学;2009年

8 张召;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D];济南大学;2012年

9 王士志;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杨露;含环氧基团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其固定化酶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7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877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