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成矿带增生造山和碰撞造山斑岩矿床中幔源岩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05:37

  本文关键词:冈底斯成矿带增生造山和碰撞造山斑岩矿床中幔源岩浆研究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基性岩浆 斑岩矿床 冈底斯带 大陆碰撞


【摘要】:无论是增生造山型斑岩矿床,还是大陆碰撞型斑岩矿床,岩石圈的俯冲/底垫和撕裂/断离,诱发岩石圈的深部活动都对成矿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同时发育增生造山型斑岩矿床和大陆碰撞型斑岩矿床,因此是研究增生造山和碰撞造山矿床深部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期成矿事件中酸性岩浆的区域年代学框架和构造背景的探讨,然而对两期成矿事件内部的深部岩浆作用以及深部过程还缺乏精细刻画。因此,本论文选取冈底斯成矿带侏罗纪造山型斑岩矿床和中新世碰撞型斑岩矿床的基性岩浆作为研究对象,对幔源岩浆起源和岩石成因开展工作,建立岩石圈地幔架构,讨论两期成矿事件内部的深部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联系与差异。通过碰撞型造山带阶段,在冈底斯带中新世白容矿区内部发现的幔源煌斑岩的侵位时间为11-12Ma。通过全岩和原位地球化学、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在冈底斯成矿区内的幔源岩浆具有新生的同位素特征。冈底斯西部出露的超钾质岩和地幔包体具有相对富集的同位素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发现在冈底斯带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岩石圈地幔。在冈底斯带的西部是古元古代到太古代的经历了长时间交代作用的、更难熔的、更厚的、冷的岩石圈地幔;东部带是更饱满、薄的、热的新生地幔岩石圈地幔。这个结构揭示了在冈底斯东部存在垂向上的地幔通道流,软流圈上涌,以热的方式改造了上覆的岩石圈。增生型造山带阶段,谢通门斑岩矿区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185 Ma。岩体内的角闪石呈集合体形式产出,其具有比寄主岩角闪石更高的Mg#,表明其为深部角闪岩的捕掳体。暗示其代表的深部存在一个极为富水源区,结合谢通门闪长岩所具“新生特征”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表明,冈底斯带侏罗纪含矿斑岩并非来自于下地壳,而是来自于一个富水的、高氧逸度、富挥发分的地幔楔。谢通门幔源东嘎角闪石辉长岩侵位时间为185-189Ma。其具有的亏损的同位素特征证明其来自一个亏损的地幔源区结合矿相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东嘎角闪石辉长岩形成于一个富水的源区。主要是由于来自于俯冲洋壳的脱水,导致了在地幔楔存在一个富水环境并形成含矿斑岩。因此,高的水含量,氧逸度以及挥发分有利于金属的迁移,并在西部冈底斯弧形成侏罗纪斑岩Cu-Au矿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瑞卿;肖渊甫;杨开睿;王良果;白海铃;郑琅;;浅析冈底斯带区域矿产特征[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2 曲晓明;侯增谦;李佑国;;冈底斯碰撞造山带中发现含矿艾达克岩[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3 李金祥;秦克章;李光明;林金灯;肖波;江化寨;韩逢杰;黄树峰;陈雷;赵俊兴;;冈底斯东段羌堆铜钼矿床年代学、矽卡岩石榴石成分及其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1年01期

4 金成伟 ,周云生;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弧形山系中的岩浆岩带及其成因模式[J];地质科学;1978年04期

5 杜中梁;阿里高原的气侯[J];气象;1980年01期

6 潘桂棠;莫宣学;侯增谦;朱弟成;王立全;李光明;赵志丹;耿全如;廖忠礼;;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J];岩石学报;2006年03期

7 曹军;李德威;肖灯意;郭建慈;次邛;;冈底斯朱诺地区中新世板内热隆伸展成矿[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8 张宏飞;徐旺春;郭建秋;宗克清;蔡宏明;袁洪林;;冈底斯印支期造山事件: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成因证据[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唐菊兴;多吉;刘鸿飞;郎兴海;张金树;郑文宝;应立娟;;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J];地球学报;2012年04期

10 吴旌;徐亚东;安显银;孔令耀;罗亮;张克信;;冈底斯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金高;王全海;;关于冈底斯成矿带某些成矿问题的讨论[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李金祥;秦克章;李光明;林金灯;肖波;江化寨;韩逢杰;黄树峰;陈雷;赵俊兴;;冈底斯东段羌堆铜钼矿床年代学、矽卡岩石榴石成分及其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李金祥;秦克章;李光明;;冈底斯中段白容铜矿床K-Ar、Ar-Ar年龄:对岩浆-热液系统演化和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光明;秦克章;陈雷;陈金标;范新;琚宜太;;冈底斯东段山南地区第三纪矽卡岩-斑岩Cu-Mo-W(Au)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深部找矿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文采;泛冈底斯与现代地质矿产探查[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滕艳 通讯员 徐丛荣;冈底斯有条银多金属矿化带[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滕艳邋徐丛荣;冈底斯有条银多金属矿化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记者 滕艳;冈底斯成矿带有望找到更多铜多金属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记者 滕艳;冈底斯成矿研究获新进展[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曹南燕;地大专家确证冈底斯巨型铜矿带[N];湖北日报;2006年

7 江拉;西藏铜矿带可成“世界级”[N];中国商报;2001年

8 杜刚强 安丰;雪域高原探宝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毅;西藏列廷冈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冈底斯北缘成矿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元库;藏南冈底斯中段南缘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3 葛玉魁;冈底斯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及沉积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马元;西藏南冈底斯中东段白垩纪弧后盆地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5 许博;冈底斯成矿带增生造山和碰撞造山斑岩矿床中幔源岩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6 曹圣华;西藏尼雄式铁矿及冈底斯中部铁铜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许远平;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构造活动与成矿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小稀;西藏南冈底斯东部新生代侵入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谭陈诚;日喀则东嘎乡冈底斯岩体的形成年代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张红;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岩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涵;冈底斯成矿带中、新生代铜矿成矿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美华;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简楚;冈底斯成矿带磁异常特征分析与铜矿找矿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何柯;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地体电性结构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李伟林;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重磁异常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何兴杰;冈底斯带中东段铜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董昕;西藏冈底斯带西南部中新生代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1322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22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