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范引力对偶到量子色动力学与核物理

发布时间:2017-12-24 02:21

  本文关键词:从规范引力对偶到量子色动力学与核物理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息原理 全息量子色动力学 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 规范引力对偶 AdS/CFT对偶 弦理论 重子顶点 共形场论 大N场论 反德西塔时空 NJL模型 手征相变 矩阵模型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弦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强子物理、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以及全息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共形场论及N=4超对称杨-米尔斯理论、反德西塔时空的相关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全息对偶的概念与方法。并进一步的介绍了AdS/CFT与规范引力对偶、“从上至下”的全息量子色动力学模型(即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以及相关工作。我们首先详细的研究了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黑膜解中D8膜与反D8膜的不同构型所对应的热力学相结构,并通过全息原理将之诠释成量子色动力学在有限温度和有限密度下的相结构。在该工作中,我们具体分析了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在黑膜解中D8膜与反D8膜互相连接的位型与互相平行的位型,并将其与量子色动力学中的手征对称性破缺相与手征对称性恢复相对应起来。进一步地,在D8膜与反D8膜的互相连接的位型中,引入缠绕在四维球面上的重子膜(也就是重子顶角),给出了全息量子色动力学在有限温度有限密度下手征对称性破缺相的物理图像。由于在该模型中重子膜与D8或反D8膜上的瞬子带有相同的拓扑荷,因此我们用了两种不同的瞬子结构来近似代替D8或反D8膜上的重子,它们分别是具有SU(2)规范对称性的杨-米尔斯理论中的Belavin-Polyakov-Schwarz-Tyupkin瞬子解(BPST解)以及均匀各项同性的(Homogeneous)瞬子结构。通过数值计算我们发现,用BPST瞬子结构得到的全息量子色动力学的相图在定性上与Nambu-Jona-Lasinio(NJL)模型的结果一致,但重子开始出现的相变是二级相变,这点与实际不符合,因为在量子色动力学中重子出现的相变是一级的。而用均匀各向同性的Homogeneous瞬子结构不能得到在定性上与NJL模型一致的量子色动力学的相图,但重子开始出现的相变是一级相变。如果我们假设耦合系数在这个全息系统中如量子色动力学中那样有类似渐进自由的跑动行为,则利用均匀同性的Homogeneous瞬子结构也能给出在定性上与量子色动力学一致的相结构。我们又在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中引入Bubble背景下的含时引力微扰,提出了一个全息意义下重子跃迁或衰变的机制,并将此机制诠释成重子与胶球的相互作用过程。我们利用了十一维M理论与十维ⅡA型超弦理论的关系,这是由于直接求解Witten-Sakai-Sugimoto模中Bubble背景下的含时引力微扰比较困难,而在十一维上做引力微扰计算比较容易。由于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中Bubble解可以通过十一维M理论的M5膜解经过取近视界极限和取大N极限并且维数约化得到,故而我们先考虑十一维中M5膜解的引力微扰,并通过此方法约化得到十维上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Bubble背景下的引力微扰。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中的重子(膜)可以用BPST的瞬子结构近似描写,所以利用这一点,在孤立子图像下可以给出重子在模空间里的有效哈密顿量及重子谱。由于含时引力微扰的引入,重子在模空间里的有效哈密顿量将多出一项含时的微扰项,这一项正是导致不同重子态发生转化或重子膜在不同重子态之间跃迁的原因。由于十一维上M5膜解的引力微扰可以给出胶球的质量谱,因此我们提出的重子转化机制可以在全息对偶下诠释成胶球与重子的相互作用。而在弦理论中,引力微扰来自于闭弦,重子图像则来自于D膜,因此这个过程即为D膜吸收或者辐射闭弦的过程。这个工作也是第一次将这两个不同的物理图像结合起来。我们最后研究了D0-D4膜背景中的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并用弦理论中的标准技术T对偶将该模型写成了一个具有规范对称性的矩阵模型,成为了用于刻画重子的多体理论。D0-D4膜背景中的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对应于存在Chern-Simons拓扑项的量子色动力学;而最初的矩阵模型,则是通过T对偶之后得到的DO膜的有效描述,它也是十一维M理论的一个可能的低能有效描述。我们的矩阵模型简明的给出了具有多“味”自由度的重子谱,以及多个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详细计算了具有两“味”自由度的重子谱,并且通过调节参数很好的拟合了实验数据。我们也详细计算了重子之间的二体相互作用的短程有效势,并同样得到了一个排斥核心与一个张量部分,这与唯象理论中核力的行为一致。由于存在DO膜,这个系统从全息意义上刻画的是对偶场论中存在非平庸真空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矩阵模型也是一个考虑了量子色动力学在非平庸真空下对重子的有效描述。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对DO膜数密度的限制条件,超过这个限制会使得在D0-D4膜背景中的Witten-Sakai-Sugimoto模型中不能存在稳定的重子,而这个限制条件也与前人的结果一致。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在dS/CFT以及规范/引力对偶的框架中,用基本的弦理论在定性上刻画了一系列量子色动力学与核物理中的现象或机制。我们还将有更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572.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俊勤;量子色动力学的进展[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闫沐霖;;用量子色动力学描绘现代核物理的蓝图——评何汉新所著《核色动力学导论》[J];物理;2010年04期

3 ;新书预告——推荐一本量子色动力学的好教材[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1期

4 黄涛;;量子色动力学札记[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3期

5 黄涛,薛丕友;量子色动力学[J];自然杂志;1979年02期

6 黄涛;核的层子结构和量子色动力学[J];自然杂志;1982年11期

7 吴济民;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理论[J];物理学进展;1984年01期

8 Chung-ITan;郑希特;;大N极限下二维量子色动力学的规范不变处理[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9 刘觉平;;量子色动力学真空凝聚的自洽方程[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徐新明;计算机中的量子色动力学[J];世界科学;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祖训;;QCD的实验研究计划——CEBAF和RHIC进展[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2 王顺金;郭华;;QCD的约束关联动力学与QGP的微观输运方程[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杨芳;周运清;李家荣;;在近平衡态QGP中费米子的分布函数[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世渊;谢去病;;e~+e~-→Z~0→bbcc+ng+mqq→h's软硬过程界面上部分子不同色联接方式导致的|p_D-p_d|的差异[A];High Energy Multi-Particle Production and Heavy Ion Collision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QCDoC:为量子色动力学模拟而建造[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记者  董映璧;日精确计算出核子之间的强排斥相互作用[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梦然;国际科学团队成功揭开质子质量之谜[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科学若不为公众所知,,会很危险[N];文汇报;2014年

5 ;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入选论文名单[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古;基于非相对论性量子色动力学理论探讨双重味强子产生机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李斯文;从规范引力对偶到量子色动力学与核物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吴超;规范引力对偶以及全息量子色动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陈晨;量子色动力学中接触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宗红石;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在夸克势模型中应用[D];南京大学;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素蓉;p-A碰撞J/Ψ产生过程中的核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6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26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