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沙生灌木适应波动环境的非光化学淬灭调节

发布时间:2017-12-30 05:10

  本文关键词:两种沙生灌木适应波动环境的非光化学淬灭调节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波动 胁迫 油蒿 沙柳 叶绿素荧光 原位连续监测


【摘要】:沙生植被生态系统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沙生植被经常遭受光强、极端温度、水分亏缺等环境胁迫的影响。然而,沙生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内在调节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半干旱沙区典型物种油蒿、沙柳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长期自动监测与手动定期测定结合的方法,分析沙柳、油蒿光系统Ⅱ叶绿素荧光各参数昼夜、季节、年际变化及其对非生物因子波动响应和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灌木种叶绿素荧光参数(ChlF)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日尺度上,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夜间稳定在较高值,日出后随光强增大而减小,正午达到最小值;表观光合电子传导速率(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调节性能量耗散(ΦNPQ)夜间值几乎为0,日出之后随光强增大而增大,正午达到最大值。在季节尺度上,油蒿ΦSPII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表现为春秋低夏季高,沙柳两参数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2)两灌木种ChlF对高光强和低光强的适应性存在差异。①沙柳相比油蒿在高光强条件下更容易受到光损伤,具体表现为:沙柳对高光强敏感性大于油蒿,且在PAR大于1200 μmol m-2 s-1时,沙柳ONO值上升和ETR下降,在PARmax超过1300μmmol m-2 s-1时Fv/Fm值小于0.4,光合器官受损。②在弱光下油蒿的光保护能力低于沙柳,更容易出现光合器官损伤,具体表现为:在PAR小于300 μmol m-2 s-1时,油蒿光合损伤指标ΦNO大于沙柳,光合保护指标NPQ和ΦNPQ表现为油蒿小于沙柳。③两灌木种ChlF在弱光条件下存在季节差异,具体表现为:油蒿秋季ΦPSII最低,ΦNPQ和NPQ最高;沙柳夏季ΦPSII最低,ΦNPQ和NPQ最高。(3)沙柳对高温的适应性弱于油蒿,具体表现为:温度大于27℃时,ΦNPQ下降,ONO上升,Fv/Fm低于正常值(0.8),在日尺度上不可逆,光合器官出现损伤;相同温度条件下,油蒿ΦNPQ和NPQ增加,PSⅡ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油蒿对低温的适应性较沙柳差,具体表现为:温度小于7.5℃时,两灌木种ΦPSII下降,过剩光能积累,油蒿ONO和持续的调节性热耗散(ΦNPQS)上升,Fv/Fm下降,光合器官受损伤;而相同温度条件下,沙柳主要通过可逆的调节性热耗散(ΦNPQr)耗散过剩光能。(4)油蒿和沙柳对不同深度土壤水敏感性不同。①70cm土壤含水量(VWC)超过14%时,沙柳ΦSPII下降,ΦNPQ和ΦNO上升,光合生理活性受到抑制,光合器官受损伤,ChlF恢复期为2天;VWC16%时,ChlF恢复期为5天。②30cmVWC的上升对沙柳光合生理活性有促进作用,表现为ETR和夜间ΦPSII上升,ΦNPQ和ΦNO下降。30cmVWC超过16%时,油蒿ΦPSII减小,ΦNPQ和ΦNO增大,光合生理活性受抑制。③VWC=10%是两灌木种的最适生长土壤含水量,此时ΦPSⅡ最高,光保护能力指标NPQ值较高。④两灌木种对短期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沙柳ChlF干旱敏感期为6月份,油蒿为8月份;在干旱敏感期内,两灌木种ΦNO上升明显,均易发生光损伤。整体来说,两灌木种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优良防风固沙植被均具有较强抗性。其中油蒿对高温高光强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对干旱和降雨脉冲的敏感性差,而沙柳对低温和弱光胁迫的适应性高于油蒿。因而在相对干热及高光强的地方我们建议更多采用油蒿来作为固沙和植被恢复的物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玉成,王政琦,刘旭,贾福琴;几种沙生灌木耐旱生理特性的研究[J];中国沙漠;1988年04期

2 韩刚;赵忠;;不同土壤水分下4种沙生灌木的光合光响应特性[J];生态学报;2010年15期

3 王玉魁,闫艳霞,安守芹;乌兰布和沙漠沙生灌木饲用营养成分的研究[J];中国沙漠;1999年03期

4 赵灿;张宇清;秦树高;赖宗锐;刘加彬;法科宇;;3种典型沙生灌木NPP及其分配格局[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5 李爱平;王晓江;杨小玉;张雷;;库布齐沙漠几种沙生灌木叶解剖结构耐旱特征研究[J];中国沙漠;2010年06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利新;王文生;张凤兰;郭瑞清;;利用沙生灌木平茬枝条发电,带动治沙工程——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的调研报告[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梁建平;慕厚春;杨浩生;;沙生灌木产业及平茬技术装备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2 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论文集[C];2009年

3 李林;杨红风;杨明韶;;沙生灌木植物饲料生产技术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丹婷;张志毅;李岩;黄伟;刘智强;;沙生灌木平茬机割刀参数优化设计[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赵学军;;沙生灌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与沙区生态建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尚铁兵 张智玲;国内首家沙生灌木生物质热电厂[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阚丽梅 本报通讯员 方弘 陈德华 边良;沙里淘“金”淘出新的治沙理念[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记者 李瑞林;新能源利用拉动产业治沙[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旖旎;两种沙生灌木适应波动环境的非光化学淬灭调节[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胡艳英;沙生灌木发电集料处理机械作业系统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刘志刚;典型沙生灌木平茬技术与机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志永;沙生灌木生态采伐方式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2 杨小玉;5种沙生灌木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丹婷;沙生灌木平茬机割刀的设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燕;沙生灌木收割机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万其号;沙生灌木圆盘式切割器切割对比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6 韦立伟;几种典型沙生灌木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晓菊;沙生灌木平茬机拢枝机构智能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飞;沙生灌木圆锯片平茬锯切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赵灿;三种典型沙生灌木NPP及其分配格局[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吕蕾;两种沙生灌木纤维基材环境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53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53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