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光学卫星遥感数据VNIR波段交叉辐射定标方法与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 国产光学遥感卫星 VNIR波段 中低分辨率 中高分辨率 交叉辐射定标 出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现国产卫星影像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卫星传感器的定量化程度,而传感器的辐射定标是实现遥感卫星数据定量化的前提。目前,我国大多数国产光学遥感卫星的在轨星上定标设备不够完善,在轨卫星传感器的定标主要依赖于场地定标,而场地定标成本高,且易受实验条件限制,定标频次低,难以及时监测传感器的性能变化并加以纠正。因此,低成本、高效率的交叉辐射定标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如下:(1)发展了一套国产光学遥感卫星传感器辐射性能评价流程。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和精度是传感器辐射性能评价的两个主要指标。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通过分析TOA反射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辐射精度则通过与光谱匹配后的MODIS TOA反射率进行比较来评价。基于该流程,完成了HJ-1/CCD,FY-3的MERSI和VIRR共8个传感器VNIR波段的辐射性能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这些传感器现有的场地定标频次低,不能及时监测传感器的性能变化。因此,需寻求更高效的定标方法。(2)提出了基于MODIS时间序列数据的中低分辨率数据VNIR波段交叉辐射定标流程。由于中低分辨率卫星具有大角度观测的特点,必须考虑定标场的BRDF效应。在干净像元法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定标场的Staylor-Suttles BRDF模型进行拟合,得到BRDF模型系数。待定标传感器影像的地表反射率即可通过BRDF模型进行反演得到。建立MODTRAN查找表,以反演的地表反射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为输入,即可得到待定标影像的TOA反射率,进而完成交叉辐射定标。基于该流程,完成了FY-3A/MERSI、FY-3A/VIRR、FY-3B/MERSI、FY-3B/VIRR等4个国产中低分辨率卫星传感器VNIR波段的交叉辐射定标。通过与官方公布的场地定标结果比较,发现本文提出的中低分辨率卫星交叉辐射定标方法能更有效地纠正传感器辐射性能的不一致性。(3)提出了基于Landsat-8/OLI和ZY-3/TLC数据的国产宽覆盖中高分辨率数据VNIR波段交叉辐射定标流程。该流程改进了基于Landsat-7/ETM+和ASTER GDEM的交叉辐射定标方法,主要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利用OLI影像的角度信息和ZY-3/TLC的DEM产品的坡度、坡向信息,构建地表的BRDF模型;其次,建立查找表,拟合待定标传感器的TOA辐亮度。查找表中需要的待定标影像的地表反射率可以通过BRDF模型拟合,气溶胶光学厚度可以利用(2)中改进的干净像元法获取;最后,建立TOA辐亮度与影像DN值的线性关系,拟合出定标系数。基于该流程,完成了GF-1/WFV和GF-4/PMS传感器VNIR波段的交叉辐射定标。该流程拟合的BRDF模型精度高,并具有更多的细节信息,交叉辐射定标的精度控制在5%以内,与定标前的结果相比,定标后的数据能明显改善不同传感器之间,以及同一传感器不同时期的辐射差异。(4)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国产光学遥感卫星VNIR波段的交叉辐射定标体系。根据传感器的特点,将现有的国产卫星传感器进行分类,并为每一类别选择合适的交叉辐射定标流程。该体系涵盖了多种国产光学遥感卫星传感器,同时也适用于国外一些同类型的传感器。基于该体系辐射归一化后的多源数据生产了一系列定量遥感产品,如中国-东盟1km 5天合成植被指数产品和黑河流域30m月度土地覆盖分类产品,说明了交叉辐射定标在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地表参数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交叉辐射定标方法和体系对实时监测国产卫星传感器的性能,促进国产卫星产业化应用和促进国产卫星与国际卫星的多源综合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ome - made satellite image in various industries ,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ntitative degree of the satellite sensor , and th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of the sensor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data . ( 3 ) The cross - radiation scaling process of high - resolution data VNIR band in China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ata of TM data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明;何国金;;Landsat 5 TM数据辐射定标[J];科技导报;2008年07期
2 高海亮;顾行发;余涛;李小英;巩慧;李家国;;星载光学遥感器可见近红外通道辐射定标研究进展[J];遥感信息;2010年04期
3 黄红莲;易维宁;乔延利;杜丽丽;;“天绘一号”卫星在轨辐射定标方法[J];遥感学报;2012年S1期
4 龚惠兴,郑亲波,张建新;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的红外辐射定标[J];红外研究;1990年02期
5 郭强;陈博洋;张勇;徐娜;冯绚;杨昌军;王新;韩秀珍;李元;胡秀清;张志清;;风云二号卫星在轨辐射定标技术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06期
6 陶濵;张云华;郭伟;云日升;康雪艳;;星载SAR亚马逊雨林辐射定标仿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7 乔延利;郑小兵;王先华;张黎明;易维宁;王乐意;;卫星光学传感器全过程辐射定标[J];遥感学报;2006年05期
8 杨林华;蒋山平;张容;;卫星多光谱扫描仪模拟空间环境辐射定标技术[J];光学技术;2007年04期
9 郭强;陈博洋;杨昌军;冯绚;;风云二号卫星水汽波段在轨辐射定标新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年06期
10 李振旺;刘良云;张浩;张九星;李绪志;;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在轨辐射定标与验证[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小兵;;卫星光学传感器的先进光谱辐射定标技术[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林华;张容;;卫星多光谱扫描仪模拟空间环境辐射定标技术[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李小银;付利平;李保权;王咏梅;彭吉龙;石恩涛;林强;杨双;董永进;;星载短波光学探测器地面辐射定标系统研制进展[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4 张仲谋;王英鉴;王咏梅;黄采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测试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5 郑保熹;;星载遥感器在模拟空间环境中辐射定标设备研制[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贺威;秦其明;付炜;;可见光和热红外辐射定标方法浅述[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张玉香;胡秀清;戎志国;张立军;;FY-1C卫星遥感器可见光通道在轨辐射定标[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蒋耿明;金亚秋;;中国风云二号SVISSR传感器热红外波段相对于AIRS波段的交叉辐射定标[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池宏康;;表观反射率[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董超华;杨军;卢乃锰;刘玉洁;杨忠东;蔡斌;;FY-3A卫星仪器辐射定标和遥感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进展[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爱霞;国产光学卫星遥感数据VNIR波段交叉辐射定标方法与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年
2 孙景旭;大口径光学有效载荷辐射定标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贾辉;星载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辐射定标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张勇;遥感传感器热红外数据辐射定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杨小虎;地球临边环形成像仪性能评价及辐射定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东方;基于光学成像的4179小行星表面反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怡羽;基于恒星观测的中短波红外在轨辐射定标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6年
3 吕文博;国产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反射波段交叉辐射定标方法与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黄海霞;时间序列的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反射波段交叉辐射定标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张玉环;HJ1-CCD交叉辐射定标[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全先荣;点阵式辐射定标光源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刘志敏;航天遥感器中波红外通道星上辐射定标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侯和坤;红外凝视成像系统辐射定标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9 赵晓熠;超大口径凝视相机定标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纪慧波;高分辨率星载SAR辐射定标与卫星运动参数关联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本文编号:1464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46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