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材料负热膨胀与性能调控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22:14

  本文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负热膨胀 2H CuScO_2 金属氟化物 沙漏费米子材料 Li3N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大多数物质呈现热胀冷缩的特性。所以,相反的性质——反常热膨胀——由于蕴含丰富的物理性质及巨大的应用潜力,使得负热膨胀成为近年来物理学家广泛关注与持续研究的焦点。虽然负热膨胀的种类有所增加,并且其物理机制逐步得到完善,但是由于影响负热膨胀机理的因素很多,还需要探索更多的负热膨胀材料,并揭示其负热膨胀机理。由于理论计算可以揭示材料的键性,键强,磁性,极化等性质,所以可以更深入合理地解释负热膨胀的机理,并且可以预测一些较大温区,较大负膨胀系数的材料。但是理论模拟负热膨胀机理的报道却不多。于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方法,本论文对三类负热膨胀材料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预测了一类较大负膨胀系数的材料。1)大多数框架结构材料的负热膨胀都是由较轻的非金属桥位原子(比如氧化物的桥位氧原子,ScF_3的桥位氟原子)的横向热振动引起的。而金属原子的横向振动引起的负热膨胀很少报道,2H结构的Cu Sc O_2是其中的一个特例。通过计算发现:2H结构的Cu Sc O_2沿c轴方向及体积都显示出负热膨胀性质。Cu Sc O_2在c轴方向上应力作用下,低频声子模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红移,拉应力下显示蓝移现象;而高频声子模呈现相反性质。通过计算发现E2u,E2g和E1u低频光学模式有大的负格临爱森参数,表明低频声子模对负热膨胀贡献最大。E2u模式为氧原子不动,Sc O6八面体集团(简称氧集团)垂直于c轴反相运动;E1u模式为氧集团垂直于c轴同相振动,但铜原子与氧集团反相;E2g模式只有铜原子横向振动。虽然这些低频模式的振动形式不同,但可以统一为应力效应,都促使c轴缩短,从而导致Cu Sc O_2负热膨胀。2)沙漏费米子是能带结构为沙漏形状的一种新型费米子。KHg X(X=As,Sb,Bi)是最早被实验证实的一类沙漏费米子材料。层状材料大多具有正膨胀性质,少数材料表现为层内负热膨胀但体积为正膨胀,这种规律一直如此。但是沙漏费米子层状材料却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膨胀性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KHg Sb不仅层内而且体积也表现出较大的负热膨胀行为。计算表明,面外振动模式及低频光学模式有较大的负格临爱森参数,声学支的面外弯曲振动(膜式效应)与半导体层的应力效应对负热膨胀起主要作用。金属层的加入使得半导体层间距变大,并且部分屏蔽了层间范德瓦尔斯力作用,从而导致单层的面内负膨胀系数较大,并且随着层数增加,面内负热膨胀系数几乎不变。因而面内的负热膨胀系数大于面外的热膨胀,导致体积表现为负热膨胀。随着X原子序数的增大,半导体层的键长变长,键强变弱,应力效应增强,使得负热膨胀系数变大。当碱金属K被Rb替换后,Rb原子较重且阻碍半导体层的应力效应,从而使得负热膨胀减小。3)单金属氟化物中除了ScF_3外,只有Zn F2,Ti F3表现出较小的负热膨胀性质。其它的单金属氟化物例如Ca F2,Zr F4等却表现为正常热膨胀。用众多的正常热膨胀单金属氟化物合成双金属或者多金属氟化物,实现反常的热膨胀是一种挑战。通过研究发现双金属氟化物M~(Ⅱ)X~(Ⅳ)F_6(M=Mg,Ca,Sr,X=Zr,Hf),在宽范围温区内表现大的负热膨胀,且膨胀系数随着M,X的元素序数的增大,负热膨胀越来越明显。其中Ca Zr F6与Ca Hf F6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并且Sr Hf F6的最大线负膨胀系数达到27×10-6K-1,是明星负膨胀材料Zr W2O8的3倍。这与它们的非常低甚至低于声学支的低频光学模式的出现有关。通过计算表明,低频光学支在布里渊区中心Γ点及边界X点具有大的负格临爱森参数。Γ点的振动是所有F原子的横向振动,而X点振动只有部分F原子参与了横向振动。通过振动模式分析,桥位F原子的横向振动造成了负热膨胀的发生,而由于Γ点及边界X点两处振动的共同贡献,导致了大的负热膨胀。这两个振动对负热膨胀的贡献是有区别的。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X点与Γ点的振动频率的差别越来越小,最终导致Sr Hf F6在X点与Γ点的振动达到共振,从而造成最大的负热膨胀。4)ReO_3与ScF_3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于具有负热膨胀性质,经常在负热膨胀文献中被引用。但是实验中再也没有发现同结构的负热膨胀材料。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反ReO_3结构的材料,Li_3N是目前唯一被理论报道有负热膨胀性质的此类材料,但负热膨胀机理并不十分清楚。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给出它的热力学性质,比如发现体积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300K温度区间内显示体积负热膨胀性质。Li_3N在压应力作用下,低频声子模及声子态密度都出现红移现象,说明低频模式对负热膨胀起主要作用。格临爱森参数与ReO_3和ScF_3的非常相似,都是在布里渊区的M与R点出现了大的负值。通过振动模式分析发现桥位金属Li原子的横向热动引起了Li_3N的负热膨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5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中;刘颖;李妍;谢吉星;屈红强;;负热膨胀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康霞龙;;负热膨胀材料的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2012年36期

3 王聪,王天民,沈容,梁敬魁;新型负热膨胀氧化物材料的研究[J];物理;2001年12期

4 沈容,王聪,王天民,董成;A_2(MO_4)_3型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热膨胀性质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3年02期

5 陈骏;邓金侠;于然波;孙策;胡澎浩;邢献然;;热收缩化合物——负热膨胀性及成因[J];物理;2010年10期

6 郝延明,崔春翔,孟凡斌;Ho_2AlFe_(14)Mn_2化合物的负热膨胀性质[J];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7 刘红飞;马健;张志萍;朱骏;曾祥华;陈小兵;;In_2W_3O_(12)陶瓷的相变特性及其负热膨胀性能(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4年09期

8 刘丹;陈晓辉;类伟巍;刘然;崔启良;邹广田;;In_2(MoO_4)_3晶体的高压拉曼振动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9 ;物理新闻和动态[J];物理;2005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二军;郭茂田;王志鹏;程春晓;丁佩;袁斌;晁明举;;负热膨胀及可控热膨胀材料及其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付林杰;晁明举;袁斌;陈贺;;一种新的负热膨胀材料:SrEr2O4-NiO-SrO[A];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江西 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梁二军;李志远;李秋杰;商瑞;王志红;谢东彦;胡庆伦;郭向阳;宋文博;刘献省;袁保合;;负热膨胀材料的性能调控及零膨胀与可控膨胀材料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袁保合;李求杰;梁二军;;Yb_(2-x)Al_xMoO_(12)的变温拉曼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骏;邓金侠;于然波;邢献然;;钙钛矿型铅基化合物结构、负热膨胀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6 刘芹芹;杨娟;孙秀娟;程晓农;;超细ZrW_2O_8的制备及其NTE特性的研究(英文)[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7 黄荣进;张浩;徐向东;李来风;;Nb掺杂锰氮化物的低温负热膨胀性能[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程晓农;刘芹芹;杨娟;孙秀娟;;花状立方相ZrWMoO_8粉体的制备及其负热膨胀特性研究[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程晓农;;ZrW_2O_8系列负热膨胀性化合物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刘芹芹;程晓农;杨娟;孙秀娟;徐驰;;NTE化合物ZrW_(0.5)Mo_(1.5)O_8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东周;新型负热膨胀材料研制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鑫;钛酸铅基化合物的负热膨胀调控与多功能化[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刘亚明;几种典型材料负膨胀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程永光;A_2M_3O_(12)系列负热膨胀材料的吸水性、相变和光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4 常大虎;几种典型材料负热膨胀与性能调控的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5 黄荣进;掺杂改性锰铜基氮化物负热膨胀材料低温热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6 王蕾;第一性原理研究几种典型的负热膨胀材料[D];郑州大学;2014年

7 赵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柔性力场开发及其动力学性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屈冰雁;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Mn_3(A_(1-x)B_x)N的负热膨胀性质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新;富Ti含量Ti-Ni合金制备及其负热膨胀性能与相变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肖潇;Al/ZrMgMo_3O_(12)、BaFe_(12)O_(19)/ZrMgMo_3O_(12)的复合及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李玉成;负热膨胀材料A_(1-x)B_xMnO_(3-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马健;A(2-x)B(x)M3O12(A=Er,In;B=La,Sc;M=W,Mo)系负热膨胀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冯东省;Dy_(1-x)Sr_xMnO_(3-δ)材料和CoFe_2O_4/ZrMgMo_3O_(12)复合材料制备及热膨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朱晓丽;掺杂对ScF_3体系负热膨胀性质调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刘存远;Eu_(1-x)Sr_xMnO_(3-δ)(X=0.1,0.15,0.2)及(Gd_(0.5)Eu_(0.5))_(0.8)Sr_(0.2)MnO_3负热膨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李玉祥;Sm_(1-x)Cu_xMnO_(3-δ)负膨胀材料和SrTiO_3-ZrMgMo_3O_(12)复合材料的制备、热膨胀性能及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张卿;Nb取代反钙钛矿化合物Mn_3AgN负热膨胀特性与磁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晓文;零/负多孔热膨胀结构设计及其性能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39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539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