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0-30 17:09

  本文关键词: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年

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杰  

【摘要】: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都产生大量秸秆和木质素等废弃物,虽然其中有部分通过直接还田、接枝改性、用作饲料或燃料等方式加以利用,但仍然有大量有机物被肆意排放或就地焚烧。因此,秸秆、木质素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利用秸秆生物炭及木质素生物炭,与秸秆和木质素直接还田进行对比,在北方的潮土及南方的红壤上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埋袋试验相结合,探讨不同来源的生物炭及原料对土壤碳、氮含量和矿化过程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响应。以期在理论上探讨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在实践上对秸秆和木质素的高效资源化及土壤固碳具有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p H、灰分、C(carbon)含量及C稳定性逐渐升高,而挥发物质、H(hydrogen)、O(oxygen)、N(nitrogen)、S(sulphur)含量降低,同时,H/C、O/C及(O+N)/C比值降低。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及核磁共振图谱可以看出裂解温度升高使生物炭孔隙数量增加,芳香化程度增强。结果显示,生物质种类及裂解温度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较裂解时间显著。2.随着埋袋时间延长秸秆分解率、碳释放率增加,而C/N降低,经过360天后秸秆在潮土和红壤上的分解率分别达到了81%和68%,其分解曲线符合对数方程y=14.85ln(t)-8.238(R2=0.989,P﹤0.01)(潮土)和y=13.19ln(t)-18.60(R2=0.882,P﹤0.01)(红壤)。秸秆生物炭的分解率、碳释放率及C/N在两种土壤上基本没有变化。与原始物料相比,埋袋360天后秸秆中芳香碳比例增加,烷氧基碳/烷基碳降低,说明秸秆分解程度较高。通过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数据分析,发现生物炭一年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的分解,这是因为生物炭中的有机碳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惰性。潮土上芳香碳比例较高,烷氧基碳/烷基碳降低更多,因此秸秆在潮土上较红壤上分解程度更高。有机物料的分解受物料自身特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环境因素。3.等碳量施用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4种有机物料,土壤CO2释放特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秸秆和木质素能够显著增加土壤CO2释放速率及累积释放量,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其中潮土上秸秆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代谢商及微生物商分别为对照的11倍、5倍和3倍。两种生物炭处理对土壤CO2释放特征没有显著影响。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短期内(30天)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SOC,soil organic carbon)含量,但培养一年后,秸秆和木质素对SOC含量没有显著作用,而秸秆炭和木质素炭均可以显著提高SOC含量。对于土壤活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ROC(read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和MBC(microbial biomass carbon)]而言,秸秆处理和木质素处理有明显增加,两种生物炭处理与对照相比却没有显著差异。与秸秆和木质素相比,生物炭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而不增加土壤CO2释放,具有较好的固碳减排效果。4.潮土和红壤上,木质素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998μg·kg-1、592μg·kg-1。相同处理条件下,潮土上土壤N2O累积释放量均高于红壤。木质素显著增加各形态土壤氮含量,而木质素炭仅增加土壤TN(total nitrogen)含量。30天时秸秆减少了土壤NO3--N含量,增加了土壤MBN(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含量,经过360天培养,秸秆对各形态土壤氮素含量具有增加作用,秸秆炭对土壤氮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5.通过Biolog-Eco板测定土壤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量增加,但是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反应速度和最终能达到程度不同。在48 h内两种土壤的AWCD均很小,在48 h以后AWCD急剧升高,同时处理间差异变大。秸秆处理土壤AWCD最高,其次为对照和生物炭处理,而木质素处理土壤AWCD在整个测定过程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利用AWCD数据计算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Mclntosh和Simpson,发现木质素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木质素促进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从而使土壤CO2释放速率和有机碳矿化强度提高,但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和生化功能产生抑制作用。6.秸秆处理土壤微生物PLFAs(phospholipid fatty acid)种类为58种,显著多于其他处理,其PLFAs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10%(P0.05)。木质素对土壤微生物PLFAs单体种类没有影响,PLFAs总量提高了32%(P0.05)。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PLFAs种类及总量均没有显著影响。秸秆促进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增殖,木质素仅增加了细菌PLFAs含量。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异影响较大,另外,红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同时与土壤p H相关。综上所述,秸秆含可溶性碳、蛋白质、糖类及纤维素等易分解物质,可作为微生物代谢的碳源、氮源,因此秸秆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进而使土壤CO2、N2O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等指标升高。木质素易溶于水,C、N含量高,施入土壤后也能够增加土壤CO2、N2O释放。与秸秆作用不同的是木质素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了一部分微生物繁殖,对某些菌群产生了为抑制作用。秸秆、木质素在高温厌氧裂解过程中碳结构芳香化程度升高,生物炭具有较强的抵御热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的能力,因此秸秆炭、木质素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3.6;S15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育才,张学先,刘小玲;造纸黑液木质素及其综合利用[J];广东化工;2005年10期

2 王少昆;赵学勇;左小安;郭轶瑞;李玉强;曲浩;;科尔沁沙质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动态[J];干旱区地理;2009年04期

3 张文举,王加启,龚月生,晏向华;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科技;2001年03期

4 马俊永;陈金瑞;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5 郑大锋,邱学青,楼宏铭;木质素的结构及其化学改性进展[J];精细化工;2005年04期

6 王晓红,赵谦;造纸黑液中木质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林产化工通讯;2004年02期

7 张晶;苏德纯;;不同镉污染农田土壤上秸秆和炭化秸秆分解动态及其对土壤镉的吸附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8 张仁和;郑友军;马国胜;张兴华;路海东;史俊通;薛吉全;;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05期

9 徐明岗,于荣,王伯仁;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J];土壤肥料;2000年06期

10 李忠佩,张桃林,陈碧云;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J];土壤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朝玉;张继余;王振华;李祥云;刘洪明;王圣健;高峻岭;;氮磷钾、小麦秸秆还田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王学君;董晓霞;孙泽强;田叶;刘兆辉;;水肥调控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3 白建芬;裴玉贺;赵秋霞;宋希云;;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谢明;苏加义;;大豆秸粉在獭兔日粮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5 李东升;周为华;朱新开;李春燕;郭文善;;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6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张昌爱;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7 任仲杰;顾孟迪;;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8 赵明东;罗晓红;刘淑霞;;土壤活性有机碳·养分有效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9 张猛;胡尚连;贾举庆;;施肥对慈竹灰分·苯醇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10 彭世逞;吉牛拉惹;;四川凉山盐中灌区高产稳产农田土壤培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会娟;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沈学善;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韩春丽;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吴宇雄;木质素基吸水吸附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坤;葡萄连作障碍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金秋;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与吸湿性能及其成纱品质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张宏喜;稻壳主要组分的分离与应用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超;聚吡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继培;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刘润清;利用工业废弃物合成选矿药剂及其在铜铅锌铁硫化矿浮选中的作用机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琼;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慧;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聪;木质层孔菌产MnP培养体系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袁琳;废弃植物纤维资源中药香茶菜药渣制浆造纸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梅英;生物质及其热解液体产物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庞敏;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智卫;海藻对不同促生菌生长的影响及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赵青;葡萄种质资源根瘤蚜抗性差异及其与根系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程士润;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国庆;砀山酥梨石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及结构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玲;戴万宏;;淮北淤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魏天凤;任艳林;曾辉;贺金生;;降水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动态变化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年04期

3 邓万刚;吴鹏豹;赵庆辉;漆智平;吴蔚东;;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草地学报;2010年06期

4 曹玲全,金英,李忠正;木质素在肥料中的应用[J];中华纸业;1998年02期

5 郑春芳;李凤山;;科尔沁草地沙漠化成因及其可持续发展初探[J];草业科学;2006年04期

6 莫放,冯仰廉,杨雅芳,张晓明;化学处理对秸秆秕壳的瘤胃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1996年01期

7 卢忠民,陈杰,韩正康;日粮添加硫、磷提高水牛瘤胃纤维素消化率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1998年03期

8 束怀瑞;我国果树业生产现状和待研究的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2期

9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徐正进;;生物炭应用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10 曾育才,刘小玲,梁奇峰;芒杆山竹碱法纸浆黑液中提取木质素探析[J];广东化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河;林振衡;付娅琦;王宏海;康全德;尤希凤;;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2年01期

3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1期

4 关连珠;周景景;张昀;张广才;张金海;禅忠祥;;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10期

5 石红蕾;周启星;;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行为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4年02期

6 邢英;李心清;王兵;周志红;程红光;程建中;房彬;;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1年11期

7 武玉;徐刚;吕迎春;邵宏波;;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8 龚正君;;生物炭对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锁定机制研究[J];学术动态;2012年01期

9 刘阿梅;向言词;田代科;莫海波;;生物炭对植物生长发育及重金属镉污染吸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5期

10 齐瑞鹏;张磊;颜永毫;文曼;郑纪勇;;定容重条件下生物炭对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清;;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苹;潘波;焦杏春;;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陈再明;陈宝梁;;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李程;李小平;;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刘霞;[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靖瑄;[N];沈阳日报;2012年

3 白云水;[N];江苏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晔;[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班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罗冰;[N];粮油市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郝晓明;[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鄂洋;生物炭表面有机小分子及其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杰;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张伟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4 姜志翔;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勾芒芒;生物炭节水保肥机理与作物水炭肥耦合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6 郑浩;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刘国成;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Niaz Muhammad;生物炭对植稻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9 张振宇;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10 殷大伟;生物炭改良白浆土的初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噁唑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昌见;生物炭对砂壤土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3 梁桓;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武玉;生物炭对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5 李阳;生物炭输入对纳帕海青稞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征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邱志腾;生物炭对红壤的降酸效果与毛豆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7 吴晶;生物炭精控制备方法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8 盖霞普;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固持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王丽丽;不同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于志红;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59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