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为类睾丸间质细胞研究
本文选题:小鼠胚胎干细胞 切入点:小鼠成纤维细胞 出处:《暨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雄激素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LC)合成和分泌的。雄激素缺乏会导致男性外生殖器畸形、第一和第二性征发育迟缓、少精或无精症及性功能障碍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近年来,由于先天性疾病、环境污染、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睾丸间质细胞功能障碍,进而诱发雄激素缺乏相关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尽管临床上可通过补充雄性激素进行替代治疗,但使用者容易出现情绪不稳、肝功能损害、高血脂等并发症及诱发前列腺癌等风险,因而大大限制其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利用转录因子诱导胚胎干细胞和成体细胞分化为具雄激素合成分泌功能的类Leydig细胞,为治疗男性雄激素缺乏症提供新方法。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类Leydig细胞方面,本研究首先利用小分子化合物8-溴-环腺苷酸(8-Br-cAMP)和毛猴素(FSK)在体外将过表达类固醇生成因子(SF-1)的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F-1)定向诱导分化为未成熟Leydig细胞。然后,再将这些细胞移植至EDS造模“敲除”内源性Leydig细胞的大鼠睾丸内,利用睾丸内环境促进其发育为成熟Leydig细胞。实验结果表明,8-溴-环腺苷酸(8-Br-cAMP)和毛猴素(FSK)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mESC-SF-1定向分化为Leydig前体细胞的效率,并促进这些前体细胞表达雄激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St AR、CYP11A1、HSD3B1、CYP17A1和INSL3)和合成雄激素。将这些Leydig前体细胞移植至雄激素缺乏的大鼠睾丸内,其能进一步发育为成熟的类Leydig细胞,促进雄激素缺乏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为了规避干细胞引起的伦理问题,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参与Leydig细胞谱系发育的转录因子,筛选出11个可能调控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Leydig细胞的转录因子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中。将筛选获得的转录因子分成不同的组合,分别感染稳定表达CYP11A1-promoter-mCherry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再利用流式分析细胞术以及酶联免疫方法分析不同组合诱导CYP11A1阳性表达细胞的比例及其表达雄激素的能力,最后获得最佳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成具雄激素合成功能的类Leydig细胞的转录因子组合Dmrt1、Gata4和Nr5a1(简称DGN)。这3个因子组合可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类Leydig细胞,表达Leydig细胞特异蛋白及合成睾酮。将其移植至雄激素低下模型鼠睾丸中,可恢复模型鼠血清睾酮含量至正常水平。转分化前后细胞增殖及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DGN组合介导的转分化过程并不依赖有丝分裂,而是通过上调甲基化调控基因Gadd45a的表达量进而降低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来实现的。此外,DGN组合同样可以诱导终末端分化的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具雄激素合成功能的类Leydig细胞。本研究利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及成体细胞转分化为具雄激素合成分泌功能的类Leydig细胞,为男性不育和性功能低下等生殖系统疾病的药物开发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细胞模型和理论基础,促进个体化细胞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玲;杜晓兰;王建民;陈林;;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6期
2 徐兰;刘敏英;;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年03期
3 谭广云;谢万华;周焱;黄永业;宋红肖;李栋;宋娜;袁婷;段新平;逄大欣;欧阳红生;;绿色荧光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2期
4 叶枫;佟慧丽;杜巍;严云勤;;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03期
5 杨桦,孙霞,徐国江,刘伟,王龙,赵旭东,陆荣华,费俭,王铸钢;源于129S1品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年03期
6 蒙超衡,黄奔,石德顺,黎强,王殿君;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年09期
7 沈岳飞;罗杰峰;莫雪安;龙桂芳;;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黄奔;石德顺;蒙超衡;杨素芳;;不同培养基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2期
9 顾文佳;李宏图;刘晓玉;庞希宁;;序贯培养法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10 都同功,黄冰,钟女奇,邓新燕,陈颖青,陈系古;不同条件下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海洪;向德栋;刘俊;刘国栋;王宇明;;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步诱导为肝细胞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晏鹏;陈娟;崔毓桂;刘嘉茵;;一种高效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杨淋清;罗凌凤;吴德生;龚春梅;黄海燕;周丽;杨细飞;刘建军;庄志雄;;双酚A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两种干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田孝祥;韩雅玲;康建;闫承慧;齐岩梅;李娜;;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平滑肌细胞的纯化和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金立方;李吉霞;包华琼;王新庄;;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莹璞;孔慧娟;耿嘉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影响因素探讨[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滕晓春;Yan-yun Liu;胡晓娜;单忠艳;滕卫平;Gregory A.Brent;;甲状腺激素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大脑皮层锥体细胞过程中机制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田孝祥;韩雅玲;康建;徐凯;闫承慧;;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形成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9 蒋永华;孙筱放;郑育红;张文红;银益飞;廖宝平;;4个品系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刘元伟;郭继鸿;张萍;周春燕;李继文;;二甲基亚砜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分化过程中的毒性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小鼠胚胎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为类睾丸间质细胞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2 何钊;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肌肉分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张华屏;尼古丁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李岩;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过程中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D];复旦大学;2009年
5 宁芳;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牙齿上皮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余树民;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佳蓉;小鼠胚胎干细胞表面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谌兵来;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新方法及TFAG促进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李中伟;BMP-DUSP9-ERK信号途径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命运决定[D];清华大学;2012年
10 郑筱叶;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成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泳;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昊芊;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c-kit~+-SSEA1~-细胞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曲纳;利用CRISPR/Cas9建立Nanog-EGFP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及在培养液成分筛选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曹丽霞;CHIR99021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仉立强;分化过程中Pkm2的表达特征及指示Pkm2表达的报告系统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恩书;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及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赛娟;噬菌体库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异结合多肽[D];清华大学;2010年
8 陈世彬;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的优化[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吴娟利;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孔慧娟;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的初步探讨[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3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60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