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海区晚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及构造控制作用
本文关键词:南海西北陆坡区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周缘深水沉积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年
西沙海区晚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及构造控制作用
杨振
【摘要】: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孔隙度、渗透率,一直为油气勘探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南海北部陆缘尤其是西沙海区新生代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岩,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针对西沙海区开展碳酸盐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2D/3D地震资料和最新的钻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重点研究了南海北部西沙海区的碳酸盐台地,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YC35-1-1井约束,首次全面地校正了研究区的层序界面,将前人解释的层序界面T30调整为T31,并合理解释了的T30这一层序界面;2)建立碳酸盐台地边界地震识别的三个标志:潮汐水道、断层陡崖以及岩性突变等,缓坡主要以潮汐水道为主,陡崖主要以断层陡崖为主,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岩性突变主要集中于隆起周缘缓坡较陡的区域;3)理清了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的时空分布,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碳酸盐台地演化的7个期次,将其分为初始发育阶段、繁盛阶段、衰退阶段、淹没阶段等四个阶段,给出了除第一期之外的六期沉积相图,建立了台地的发育演化模式;4)首次恢复西沙海区晚新生代四个时期的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广乐隆起南北两侧的斜坡存在“南缓北陡”的特点,自早中新世以来,隆起周缘的坡度逐渐逐渐增大,区域性的差异沉降控制了这一特点。特殊地形的产生如,潮汐水道、水道等均与碳酸盐台地有关。古地貌之上火山的存在,为孤立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创造了条件,生物礁集中发育与西沙隆起西部和广乐隆起北部等地势较陡的区域;5)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和热史沉降恢复技术,定量的计算研究区盆地在各时期的拉张率及构造沉降速率,详细的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果表明:在早中新世早期孤立的碳酸盐台地初始于断裂控制的构造高点之上,中中新世早期稳定的构造环境促进了碳酸盐台地的全面发育,而晚中新世后期的构造沉降加速导致了台地的淹没,至今只有些孤立台地发育于西沙隆起之上,如永乐、宣德环礁等;6)分析了相对海平面对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的影响作用,认为二级相对海平面控制了台地的整体演化趋势,而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了各演化阶段的演化周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6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顾家裕;马锋;季丽丹;;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特征及主控因素[J];古地理学报;2009年01期
2 马玉波;吴时国;袁圣强;董冬冬;付彦辉;;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4期
3 汪瑞良;周小康;曾驿;傅恒;袁立忠;刘军;;珠江口盆地东部东沙隆起中新世碳酸盐岩与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4 ;Rifting proces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yn-rift stage prolongation in the deepwater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23期
5 徐长贵,赖维成,薛永安,于水,程建春;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5期
6 辛云路;任建业;李建平;;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渤海南部莱州湾凹陷沙三段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3期
7 孙启良;吴时国;姚根顺;吕福亮;;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lygonal Faults in Qiongdongnan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喜;贾承造;孟卫工;;西沙群岛西琛1井碳酸盐岩白云石化特征及成因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世华;;川西坳陷须三-须四段含油气系统生排烃过程与主要成藏期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加东辉;周心怀;李建平;赖维成;祝春荣;;辽中凹陷中北段重力流发育模式与控制因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蒲秀刚;陈长伟;柳飒;周立宏;肖敦清;韩文中;林常梅;侯志;肖枚;;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三段挠曲坡折体系与岩性油气藏勘探[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郭涛;周心怀;赖维成;李建平;石文龙;;辽西低凸起中段古近系东营组第二段沉积模式与勘探新发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6 何起祥;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沉积学报;2003年01期
7 赖生华;李晓宏;;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J];沉积学报;2007年05期
8 胡善亭,王英哲,刘桂荣,孟繁聪,,孙克勤,李儒丰;鸡西煤田煤成气赋存规律[J];东北煤炭技术;1994年02期
9 林舸,王岳军,李自安;盆地基本构造样式与天然气成藏[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9年03期
10 戴金星,卫延召,赵靖舟;晚期成藏对大气田形成的重大作用[J];中国地质;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维成;徐长贵;于水;周心怀;;渤海海域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及其应用[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2 赖生华;陆先亮;束青林;;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薛华;;真空条件下可凝挥发物蒸发和凝结速率的分析[A];中国真空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HAO Tianyao;YOU Qingyu;LIU Lihua;LV Chuanchuan;XU Ya;LI Zhiwei;ZHAO Chunlei;ZHENG Yanpeng;LIU Chenguang;HAN Guozhong;;Joint land-sea seismic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deep structures of the Bohai Sea area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油气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Lin Chen;Zhongjie Zhang;Haibin Song;Fei Li;Dieter Franke;;Numerical modeling of extensional sedimentary basin formation with MATLAB: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6 Lin Chen;Zhongjie Zhang;Haibin Song;;Weak depth and along-strike variations in stretching from a multi-episodic finite stretching model:Evidence for uniform pure-shear extension in the open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7 Zhongjie Zhang;Yangfan Deng;Lin Chen;Jing Wu;Jiwen Teng;Giuliano Panza;;Seismic structure and rheology of the crust under mainland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8 Zhongjie Zhang;Tao Xu;Bing Zhao;José Badal;;Systematic variations in seismic velocity and reflection in the crust of Cathaysia:New constraints on intraplate orogeny in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9 陈长伟;蒲秀刚;林常梅;张伟;韩文中;;歧北斜坡沙三段高分辨率沉积体系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王军;周东红;王德英;张中巧;吕振宇;;以储层研究为核心的岩性边界识别及刻画技术[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运宝;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地质灾害机理与钻前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肖骏;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11年
3 武志德;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赖维成;渤海海域第三系层序地层模式及地震储层预测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刘伟;南海北部陆坡MIS5以来的古环境记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华启;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7 金爱民;吐哈盆地含油气流体动力系统的流体史分析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李绪宣;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9 李宗田;储层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技术及其在剩余油探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陈强;岩溶储气长隧道工程地质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撼霆;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冯杨伟;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梅山组沉积相与丘状反射体地质解释[D];西北大学;2012年
3 宋红瑛;南海西部新近系生物礁碳酸盐岩孔渗层变化与成因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许效松,万方,楼雄鹰,汪正江,傅恒;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2 高志前;樊太亮;焦志峰;李岩;;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样式及其沉积响应特征[J];沉积学报;2006年01期
3 夏斌,崔学军,谢建华,王冉;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3期
4 孙和风;彭文绪;周心怀;;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盐构造成因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03期
5 方玉斌,刘秋生,刘淑,曹志刚,谢秀祥;缓坡坡折带——箕状断陷的精华[J];断块油气田;2003年01期
6 林畅松,潘元林,肖建新,孔凡仙,刘景彦,郑和荣;“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球科学;2000年03期
7 郭少斌;孙绍寒;;周家湾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恢复及油气富集规律[J];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8 黄传炎;王华;周立宏;任培罡;刘军;白云风;;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物源体系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杨川恒,杜栩,潘和顺,刘铁树;国外深水领域油气勘探新进展及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J];地学前缘;2000年03期
10 樊太亮,吕延仓,丁明华;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J];地学前缘;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伯举;谢衍兴;胡平忠;李林;;珠江口盆地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勘探效果[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P. J. Davies;刘健;张明书;;澳大利亚东北部碳酸盐台地的演化[J];海洋地质译丛;1990年05期
2 徐强;刘宝珺;许效松;;中国南方早古生代碳酸盐台地形成与发展[J];岩相古地理;1996年04期
3 刘贻军;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的沉积特点及研究意义[J];岩相古地理;1997年06期
4 梅冥相,邓军,高金汉,李东海,易定红;广西高龙孤立碳酸盐台地的生长发育模式[J];现代地质;2003年04期
5 罗强;侯方浩;方少仙;张廷山;;平果地区孤立碳酸盐台地风暴特征及展布规律[J];矿物岩石;1990年02期
6 徐强;刘宝珺;余光明;G.Einsele;W.Frisch;刘光华;;雅鲁藏布中新生代深水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Ⅱ)——喜马拉雅碳酸盐台地动力演化[J];岩相古地理;1993年01期
7 文琼英;孟繁利;;冀鲁(西)地区早古生代浅海碳酸盐台地成生演化[J];岩相古地理;1991年05期
8 刘贻军;;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楔的沉积特点及研究意义[J];岩相古地理;1997年06期
9 R.N.Erlich,王嘹亮;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的地震、地质特征[J];海洋地质译丛;1997年02期
10 刘贻军,邹艳荣;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溢流沉积研究[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雄飞;田文明;张雄华;;东天山中元古界卡瓦布拉克碳酸盐台地形成的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振;西沙海区晚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及构造控制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2 田洁;南海西北陆坡区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周缘深水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新强;广西西北部乐业孤立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赵学燕;南沙海区礼乐盆地碳酸盐台地发育模式与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3 张广旭;南海北部陆缘碳酸盐台地地球物理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本文关键词:南海西北陆坡区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周缘深水沉积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6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