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3 20:35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大学》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马瑶  

【摘要】:针对长9油层组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的现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目的层,以储层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为理论指导,运用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多种先进实验分析技术,对储层岩石学、物性及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微观渗流特征等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储层主控因素,总结相对高渗储层发育机理,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总结研究区成藏模式,优选有利区。志丹地区延长组长9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与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砂体叠置发育。长9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种类多样,主要以绿泥石、伊利石、浊沸石以及碳酸盐矿物和硅质为主。长9储层物性整体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长91储层物性相对长92较好。储层非均质性强烈。长9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含量居多。常规高压压汞实验显示长9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恒速压汞实验结果显示孔喉结构具有大孔隙、细喉道、分布不均一的特点,喉道特征是控制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孔隙结构的不均一性是导致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原因。长9储层在经过压实压溶、胶结、交代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的成岩过程后,整体已演化至中成岩A期,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为薄膜状绿泥石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将研究区长91和长92段储层分别划分为四类成岩相带。核磁共振实验显示长9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整体偏低,对应储层类别为Ⅱ-Ⅳ类,其影响因素有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显示,驱油效率整体反映长9储层有利于水驱开发,驱油效率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特征共同控制着研究区长9储层特征。水下分流河道主砂带、局部相对粗粒沉积、绿泥石膜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相对高渗储层的主要原因。建立长9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将其分为四类储层。通过长9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油源对比,认为研究区东南部为长9烃源岩单一供源,其余地区以长7烃源岩供源为主,部分为混源。将研究区长91、长92储层筛选出Ⅰ类、Ⅱ类及风险有利区,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思田;;从能源需求形势看沉积学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伟;赵蕾;孙卫;付晓燕;;利用微观水驱油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胡江柰,张哨楠,李德敏;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山西组成岩作用与储层的关系[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黄思静,谢连文,张萌,武文慧,沈立成,刘洁;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黄思静,张萌,朱世全,武文慧,黄成刚;砂岩孔隙成因对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肖立志,石红兵;低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及其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1998年01期

6 梅志超,林晋炎;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J];沉积学报;1991年04期

7 朱玉双,曲志浩,孔令荣,陈蓉,李劲峰;安塞油田坪桥区、王窑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驱油效率分析[J];沉积学报;2000年02期

8 顾家裕,张兴阳;油气沉积学发展回顾和应用现状[J];沉积学报;2003年01期

9 刘国勇;金之钧;张刘平;;碎屑岩成岩压实作用模拟实验研究[J];沉积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华;杨奕华;石小虎;尹鹏;;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晚古生代火山活动对盆内砂岩储层的影响[J];沉积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锐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曹红霞;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高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袁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油气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建峰;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2 刘鹏;安塞坪桥北部延长组下组合沉积储层特征及其控油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彦邦;王栋;周海渊;;安徽定远早第三纪含盐岩系的沉积相及岩盐成因分析[J];安徽地质;1991年01期

2 杜森官;安徽中南部震旦纪-三叠纪二级层序的划分[J];安徽地质;1999年01期

3 杜森官;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纪碎屑岩和泥质岩成岩作用[J];安徽地质;1999年04期

4 李双应,金福全;巢县五通组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研究[J];安徽地质;1995年02期

5 杜森官;华北南缘早寒武世早期皖西切谷沉积特征[J];安徽地质;1996年03期

6 吴跃东;皖南东至地区震旦纪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J];安徽地质;1996年04期

7 岳梅;淮北煤田上石盒子组花斑泥岩中的粘土矿物研究[J];安徽地质;1998年01期

8 周秉根,李典友;黄山不同类型砾石特性及成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张保成;大兴安岭北部砂金矿床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环境[J];冰川冻土;1986年04期

10 胡东生,张华京;罗布泊荒漠地区湖泊蒸发盐资源的形成及环境演化[J];冰川冻土;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印;储层钻井液气体定量检测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云银;济阳坳陷第三系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邓美寅;济阳坳陷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及其流体实时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李军;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权;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庞军刚;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史家畔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吴鹏;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立祥;晚白垩世西峡盆地沉积与构造环境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明洁;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齐丽丽;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沉积主控因素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孟兆磊;临清坳陷石炭—二叠系储层沉积及成藏条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马永东;港东开发区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王威;喀左盆地九佛堂组划分与沉积相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高小跃;西乌旗地区古生代地层格架及油气远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周艳芝;波浪作用下海滩沉积物的动力学行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徐淑娟;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存磊;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二段沉积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圣彬;郭庆银;侯贵廷;孙晔;;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潮流;周灿灿;李霞;胡法龙;张莉;王伟俊;;一种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新方法及其应用(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0年03期

3 高山林,韩庆军,杨华,蔺方晓,蔺宏斌;鄂尔多斯盆地燕山运动及其与油气关系[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何雨丹,毛志强,肖立志,张元中;利用核磁共振T_2分布构造毛管压力曲线的新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高博禹,彭仕宓,陈烨菲;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及剩余油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国栋;程日辉;于民凤;姜雪;崔坤宁;;沉积物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构造、古气候背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杜业波;季汉成;朱筱敏;;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相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杜春国;邹华耀;邵振军;张俊;;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因机理与模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招君;董清水;叶松青;朱建伟;郭巍;李殿超;柳蓉;张海龙;杜江峰;;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柳蓉;刘招君;;国内外油页岩资源现状及综合开发潜力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军刚;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史家畔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孟庆武;沉积相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3 邸领军;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沉积盖层相关问题的控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党犇;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窦伟坦;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起琮;安塞—子长地区延长组长1、2段沉积体系与成藏组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郭艳琴;富县探区延长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朱世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全红;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冯娟萍;陕北姚店油田北区延长组沉积相及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中自生高岭石对储层发育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兰叶芳;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中自生绿泥石对储层质量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闫小雄;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D];西北大学;2001年

4 梁积伟;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杜海峰;鄂尔多斯盆地桥镇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张道锋;陕北斜坡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胡志明;低渗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苏妮娜;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王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宜川—旬邑)延长组成岩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强;粘土矿物地温计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剑;张刚;刘万明;王薇;屈红军;董治斌;李敏;;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双物源对石油分布的控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董万平;罗静兰;周功才;刘贤;滑爱军;李永杰;王盟;;镇泾油田长8与长6油层组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3 汪洋;王桂成;王羽君;贾微;;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0年03期

4 邓媛;王海军;洪荆晶;刁宗宝;霍斐斐;;姬塬油田铁边城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5期

5 刘显阳;邓秀芹;赵彦德;张雪峰;韩天佑;;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J];岩性油气藏;2011年05期

6 楚美娟;郭正权;白嫦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2期

7 何雁兵;傅强;金艳;李元昊;;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8 惠威;孙卫;王越;;鄂尔多斯盆地英旺油田长2+3油层组低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9 李康;康胜松;尚婷;王俊超;李军;罗宝莉;;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04期

10 杨超;王香增;任来义;张丽霞;贺永红;段昕婷;;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南部长8油层组物源性质及构造背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静;陈全红;朱静;王若谷;刘溪;;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点[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文厚;梁积伟;王起琮;赵虹;王岚;刘昊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1油层组浊流沉积与油气的关系[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夏嘉;;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4 姜红霞;吴亚生;罗晓容;喻建;毛明陆;杨飏;陈瑞银;;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三叠系延长组8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5 尹太举;张昌民;;基于储层结构的剩余油气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随穗 孙黄军;[N];延安日报;2011年

2 方亮 任德强;[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瑶;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李爱荣;低渗、超低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朱世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昌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长8~长6油层组沉积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曹金舟;子北油田理79井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朱宗良;老君庙油田古近纪L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吴少波;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谢正温;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强;吴起吴仓堡地区延安组延10油层组地质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瞿璇;正宁—宜君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贾冰;吴起油田油沟油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张家騛;安塞油田沿河湾探区长_2油层组和长_6油层组沉积相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5 李元宁;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吴旗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李志江;子长油田安定区长6油层组油藏描述[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7 李文俊;鄂尔多斯盆地池43区块长8油层组有利区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万慈昡;镇北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岩;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屈家沟区块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层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仲米剑;姬塬北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及储集砂体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73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4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