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

发布时间:2016-11-19 10:09

  本文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安大学》 2015年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

陈有炘  

【摘要】:东昆仑造山带具有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是一条由不同期次、不同类型造山作用叠加形成的大陆复合造山带,发育大面积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是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纪演化的重要物质记录。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进行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和演化模式,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和初步结论:1、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北构造带出露的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具有可对比性,是东昆仑地区太古宙初始陆核形成后陆壳垂向增生的物质记录,在古元古代末期的构造事件中演化为结晶基底。东昆北构造带沟里地区出露的白沙河岩组岩石类型主要有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夹有石英片岩、石英岩等,原岩为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大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构造环境,其经历了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由斜长石-角闪石矿物温压计得出晋宁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684.1℃~713.3℃,p=0.9GPa~1.0Gpa;东昆南构造带可可沙地区白沙河岩组主要岩石类型为变粒岩、斜长角闪片岩、大理岩,夹有片麻岩、石英片岩、石英岩等,经历了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原岩为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砂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变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指示其形成于火山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2、中元古界小庙岩组为一套经历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长英质变质岩夹基性变质岩,可以划分为石英岩组合、富铝片麻岩组合、长英质片麻岩组合、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组合四个岩性段,主要经历了晋宁期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加里东期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期叠加了加里东期动力变质作用、印支期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晚期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小庙岩组原岩为泥质岩、砂岩、杂砂岩或硅质岩,夹拉斑玄武岩,沉积岩物源区主要为长英质岩石并且母岩中碱性长石含量较少,或混合有基性火山岩,经历中-低风化程度,处于寒冷干旱的气候区;沉积岩形于陆壳拉张的裂陷槽或裂谷盆地,拉斑玄武岩形成于初始裂解或稍晚期的大陆裂谷环境,二者均指示小庙岩组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碎屑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小庙岩组碎屑锆石年龄谱表现为2.4Ga、1.8Ga和1.6Ga三个峰值,指示物源主要为古元古代地质体,其次为太古宙物质,并存在约1.6Ga的变质事件,表明小庙岩组形成于中元古代。小庙岩组碎屑锆石年龄结构与华北克拉通裂谷盆地沉积岩碎屑锆石所记录的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有相似之处,时间上东昆仑地区的年龄峰值稍晚于华北板块,表明东昆仑地区对Columbia超大陆汇聚与裂解事件亦有响应。3、在东昆仑东段巴隆-哈图一带识别出一套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854~895Ma),同时还记录了早古生代变质年龄(433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高Si O2、Al2O3,低Ti O2,具有S型过铝质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铕负异常明显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Rb、Th,明显亏损Ta、Nb、Sr、P和Ti等元素。各项地球化学指标表明岩浆来源于陆壳部分熔融,可能为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长英质岩石发生脱水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是东昆仑地区响应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的物质记录。4、东昆仑造山带自太古宙初始陆核形成以来,逐步形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经历多次裂解和汇聚事件。依据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和构造属性,将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初步划分为五个阶段:(1)新太古代初始陆核形成阶段;(2)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阶段;(3)中元古代陆内裂解沉降阶段,在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基础上裂解沉降形成小庙岩组,裂解事件的时限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时限比较吻合,可能是中国西部陆块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响应;(4)青白口纪汇聚阶段,东昆仑造山带响应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发生陆块汇聚碰撞,形成新元古代碰撞型花岗岩;(5)南华纪-震旦纪,东昆仑地区也进入裂解阶段,与全球范围内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限比较吻合,是中国西部陆块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响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88.3;P53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国杰,陆松年,辛后田,王惠初;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古陆块的物质组成和重大地质事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2 任军虎;柳益群;周鼎武;冯乔;张琨;董忠良;秦萍莉;;东昆仑小庙基性岩脉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国伟,董云鹏,姚安平;关于中国大陆动力学与造山带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2002年01期

4 邱瑞照;李廷栋;邓晋福;周肃;肖庆辉;赵国春;连长云;刘大文;;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J];中国地质;2006年02期

5 张先康;嘉世旭;赵金仁;张成科;杨健;王夫运;张建狮;刘宝峰;孙国伟;潘素珍;;西秦岭—东昆仑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6 邓晋福,吴宗絮,杨建军,,赵海玲,刘厚祥,赖绍聪,狄永军;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深部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S2期

7 陆松年,杨春亮,李怀坤,陈志宏;华北古大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8 王国灿,王青海,简平,朱云海;东昆仑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的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04年04期

9 李怀坤;陆松年;相振群;周红英;郭虎;宋彪;郑健康;顾瑛;;东昆仑中部缝合带清水泉麻粒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J];地学前缘;2006年06期

10 陈能松;王勤燕;陈强;李晓彦;;柴达木和欧龙布鲁克陆块基底的组成和变质作用及中国中西部古大陆演化关系初探[J];地学前缘;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荫玖;江淮地区北部晚太古宙TTG质片麻岩[J];安徽地质;1994年04期

2 赵丽娟;陈文德;彭培好;;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3 王保国;;东姚矿区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贺元凯;吴泰然;罗红玲;张文;;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太古代的陆-陆碰撞事件:来自合教S型花岗岩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4期

5 甘盛飞,钱祥麟;内蒙乌拉山群岩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成岩环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6 张志强,李江海,黄雄南,牛向龙;恒山高压麻粒岩对其构造环境和出露过程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贺元凯;吴泰然;罗红玲;张文;;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太古代的陆-陆碰撞事件:来自合教S型花岗岩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郑荣国;吴泰然;张文;徐操;孟庆鹏;;甘肃北山中带早泥盆世的构造-岩浆作用:来自公婆泉花岗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徐九华,谢玉玲,Bodnar R J,王立权,刘 艳;长白山地区幔源捕虏体的硫化物相及其演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刘晋华;白峰;罗书琼;余水莲;吴志远;;山东昌乐锆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化学成分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ntinental growth and secular evolution:Constraints from U-Pb ages and Hf isotope of detrital zircons in Proterozoic Jixian sedimentary section(1.8-0.8 Ga),North China Crato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屈敏;郭敬辉;赖勇;彭澎;刘富;;华北克拉通中部带高压麻粒岩地体中1.81 Ga富钡冰长石伟晶岩脉的成因及地质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rift to drift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at the Paleo- to Mesoproterozoic transitio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José Badal;;An overview of the earth crust under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张喜;高俊;董连慧;李继磊;江拓;钱青;苏文;;新疆中天山乔霍特铜矿区Ⅰ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付治国;瓮纪昌;卢欣祥;;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7 崔霄峰;丁见广;岳国利;张哨波;申开洪;王柳林;;河南鲁山地区太古宙变形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8 龙灵利;高俊;熊贤明;钱青;;新疆中天山南缘比开(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C];2008年

9 张宏福;汤艳杰;赵新苗;杨岳衡;;非传统同位素体系在地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其前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10 肖文交;舒良树;高俊;熊小林;王京彬;郭召杰;李锦轶;孙敏;;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宠;雪峰陆内构造系统逆冲推滑体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伍伟;云南老君山成矿区找矿信息集成及勘查靶区优选[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鹏;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超;塔里木盆地南缘前寒武纪地质演化[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芝;大兴安岭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孟恩;黑龙江省东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与火山事件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世金;祁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内生金属矿产成矿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孔为伦;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丹;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标型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小松;中国大陆莫霍面深度与变化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方方;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钼矿床地质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恩山;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衣成利;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旋;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河东地区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思亮;滇西南昌宁—孟连裂谷带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娟;弥渡地区喜马拉雅期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珲;云南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岩石学、年代学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勇;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床基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波;贵州省南部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许逢明;安徽省安庆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三维地质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继圣;黄陵变质地区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 郝国杰,陆松年,辛后田,王惠初;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古陆块的物质组成和重大地质事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3 任军虎;柳益群;周鼎武;冯乔;张琨;董忠良;秦萍莉;;东昆仑小庙基性岩脉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朱介寿;;汶川地震的岩石圈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背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彭守涛;李忠;许承武;;库车坳陷北缘早白垩世源区特征:来自盆地碎屑锆石U—Pb年龄的信息[J];沉积学报;2009年05期

6 朱夏;;关于柴达木盆地的几个主要地质问题[J];地质知识;1957年06期

7 王鸿祯,莫宣学;中国地质构造述要[J];中国地质;1996年08期

8 阿成业,王毅智,任晋祁,保光谱;东昆仑地区万保沟群的解体及早寒武世地层的新发现[J];中国地质;2003年02期

9 杨经绥,王希斌,史仁灯,许志琴,吴才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南缘德尔尼蛇绿岩:一个被肢解了的古特提斯洋壳[J];中国地质;2004年03期

10 杨崇辉;耿元生;杜利林;任留东;王新社;周喜文;杨铸生;;扬子地块西缘Grenville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良;陈丹玲;张安达;张成立;袁洪林;柳小明;罗金海;;北秦岭松树沟榴闪岩中锆石的SHRIMP和LA-ICP-MS U-Pb定年及其意义[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陈能松;王勤燕;孙敏;舒桂明;李晓彦;王新宇;;柴南缘石榴子石变斑晶核域和边域的变质生长年龄——独居石包体EPMA(U+Th)-Pb化学法定年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肃;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程顺有;中央造山系及其邻区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意义[D];西北大学;2006年

3 李王晔;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蛇绿岩及岛弧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春杰,赵志中,钱方,何培元;东昆仑山石英砂颗粒的微形貌与沉积特征[J];电子显微学报;1998年05期

2 尹成明;田丽艳;任收麦;马寅生;;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08期

3 李敏,温跨达;东昆仑山区水热状况[J];新疆气象;1996年02期

4 沈军,尹光华,赵瑞斌;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东昆仑山8.1级地震构造背景初探[J];内陆地震;2002年01期

5 尹光华,沈军,蒋靖祥,穆桂金;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J];干旱区地理;2002年01期

6 胡道功,欧阳永龙,叶培盛,王连捷,吴中海,吴珍汉;东昆仑断裂粘滑错动对青藏铁路变形效应的数值模拟[J];现代地质;2005年02期

7 郑健康;东昆仑区域构造的发展演化[J];青海地质;1992年01期

8 林启祥,王永标,徐桂荣,肖诗宇;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9 许志琴,李海兵,杨经绥,陈文;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J];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10 付俊东;任金卫;张军龙;陈长云;熊仁伟;胡朝忠;杨攀新;;东昆仑断裂东段下热尔断裂活动特征初步研究[J];中国地震;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琴;姜枚;季强;;中法合作东昆仑及邻区“岩石圈缩短机制”研究新进展[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6)[C];1994年

2 吴锡浩;钱方;浦庆余;;东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4)——第四纪地质·冰川[C];1979年

3 王岸;王国灿;向树元;;东昆仑山第四纪成山作用及其动力初探[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陈侠;袁道阳;杨虎;徐锡伟;;东昆仑断裂带东段重要分支断裂——阿万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5: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深部结构与地震论文集[C];2014年

5 张以茀;;对康藏“歹”字型体系头部北部范围的讨论——兼论东昆仑构造带的主要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4)——青海专辑[C];1984年

6 骆满生;张克信;朱云海;王国灿;陈能松;侯光久;;东昆仑造山带清水泉南部龙什更公玛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重塑[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长华;胡高纯;;秦昆纬向构造带在东昆仑地区的区域构造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3年

8 袁超;孙敏;肖文交;刘小汉;Simon Wilde;李继亮;;东昆仑石榴石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万永革;沈正康;甘卫军;;东昆仑断裂带4次大震之间的粘弹性触发作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10 朱红;崔军文;武长得;邓宗策;冯晓枫;;东昆仑西大滩混合岩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初探[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1)[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康维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康维海;[N];青海日报;2007年

3 记者 贾明 康维海;[N];青海日报;2010年

4 康维海 王丽华;[N];中国黄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有炘;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15年

2 丁清峰;东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3 潘彤;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系列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赵财胜;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金、银成矿作用[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瑞保;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卡俄吾(Namkha Norbu);东昆仑地区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长安大学;2015年

2 胥晓春;东昆仑东段沟里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杜玮;东昆仑夏日哈木镍矿区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刘图杰;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坡洪水川组地质特征、物源属性及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5年

5 张晓飞;东昆仑阿拉克湖—红水川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张耀玲;东昆仑东温泉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刘锋;新疆东昆仑木孜塔格—阿尔喀山—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冯建赟;东昆仑都兰可可沙—科科可特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0年

9 岳远刚;东昆仑南缘三叠系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尼玛卿洋闭合时限的约束[D];西北大学;2014年

10 倪晋宇;东昆仑造山带二叠纪—三叠纪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与构造环境[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8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