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部德兴斑岩铜矿床热液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重分形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23 04:08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南部德兴斑岩铜矿床热液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重分形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 2015年

中国东南部德兴斑岩铜矿床热液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重分形分析

Salah Fadlallah Awadelseid  

【摘要】:热液成矿作用可导致矿体和围岩中元素的富集或亏损。成矿元素的局部富集可以形成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体。因此,研究热液成矿作用下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或亏损特征,对矿产勘查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分形和多重分形理论用来研究不同的尺度上的相似性或无标度分布。矿床研究在区域,类型和规模特征上有较多的成果:然而,很少学者在微观尺度下研究元素在主要矿石矿物的晶体表面的浓度分布。德兴斑岩铜矿,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部边缘的岩浆带,主要由三个东南向的斑岩铜矿体组成:朱砂红,铜厂,富家坞。本文的主要目标是:(1)斑岩铜矿围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2)通过基于矩方法计算的多重分形参数表征矿物表面元素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究热液成矿作用对元素含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在矿床尺度上,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地质、岩相学特征和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并将现有的同位素及其它地质数据纳入我们的工作。德兴斑岩铜矿的主要围岩-花岗闪长斑岩的来源,是一个争论了几十年的话题。最近的大多数研究表明,德兴斑岩铜矿形成于侏罗世(~171Ma)。辉钼矿的Re-0s (~171Ma)测年表明铜钼矿化与火成岩侵入是同期的。本文的结果表明,铜厂斑岩和埃达克岩成分相似,具有如下特点:(1)成分具有钙碱性趋势;(2)介质呈高钾钙碱性;(3)与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即相对较低的Yb含量和较高的La/Yb比值;(4)高的Sr/Y比值。斑岩相对于洋壳衍生的埃达克岩具有较高的的Th含量和Th/Ce比值,表现为和下地壳源Th呈现较高相同的特点。在Si02、MgO和Mg#三角图中,大部分铜厂斑岩的样品落于类似于下地壳来源的埃达克岩。此外,在SiO2、Th/Ce和Th图显示与洋壳派生的埃达克岩不一致;然而,一些样品与下地壳衍生埃达克岩石含量区域重叠。理解和描述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洞察成矿作用机制提供手段。非线性理论表明奇异的地质过程,如矿化,通常满足分形和多重分形的分布。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了黄铁矿晶体表面的元素的多重分形分布特征。首先,为了建立区分弱矿化带和矿化带新方法,从斑岩区(IPZ)内部、接触区(OCZ)到铜厂矿体外围,一共搜集23个代表性样品。基于我们野外观察,在前人的一些研究基础上,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区分了蚀变带和矿化带的分布,然后将多重分形分析应用于两组样品(IPZ和OCZ);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在黄铁矿晶体表面生成元素分布点图。结果显示从中心向外对称分带模式,在中心出现了绢英-青磐蚀变带中不常见的钾化蚀变。对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Te, Sb, Si, P, S, Ag, Au, Hf, Ta,和Hg元素进行多重分形分析。采用矩方法计算多重参数,如宽度(△α)和左分支形谱的△α。这些参数的值表现为OCZ区显著高于IPZ区,尤其是成矿元素;如铜,锌,金,银,表明对黄铁矿晶体表面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1)高度分散和矿化OCZ区,铜品位0.4%(2)弱矿化区IPZ,铜品位低于0.4%。这些结果和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这表明德兴斑岩铜矿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侧翼和斑岩岩体接触带;而内部矿化作用微弱。因此,本研究中所用的方法可以成功分离德兴铜厂的矿化带与弱矿化区,是一个潜在的工具,有望运用到其他类似矿床。其次,阐述了一种新的矿脉类型的识别和表征的方法。这个研究有着两个识别不同矿脉类型的目标:即通过使用基于矩方法的多重分形的参数表征矿物表面的元素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类型。基于分析结果和当前的研究,矿脉系统可以大致分为四种主要类型:1.早期石英矿脉(A型脉),对应钾长石蚀变;2.石英-黄铁矿-辉铝矿-黄铁矿脉(B型脉),对应绿泥石和伊利石蚀变;3.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脉(D型脉),对应晚千枚岩蚀变(白云母和石英);4.最晚的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矿脉(H型脉)。从不同矿脉中挑选的矿物表面的化学元素浓度的多重分形分布的数字图片由环境扫描电镜生成。为达到目的,不同(细)矿脉的黄铁矿表面的八种元素浓度的分布形式由多重分形谱表征。于第一种类型的研究相似的是,在计算了的多重分形参数中,△α和△αL是最有影响的。较于其它类型的脉状系统而言,在D型矿脉中(对应晚千枚岩蚀变)这些参数较高,表明了在D型脉中高度富集含铁和铜的硫酸盐矿物。这个结论同样支持当前这个区域的研究和最新的发现以及本文的化学和岩相分析。多重分形参数里面,特别是△α和△αL显示出有可能甄别由热液活动的不同阶段形成的铜厂斑岩矿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淑云,鲍征宇;多重分形方法在金属成矿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强,赵振华,简平,许继峰,包志伟,马金龙;德兴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祥;高清维;钟维年;陈军宁;;半连续Ag纳米薄膜显微图像的多重分形谱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丁丽雪;马昌前;李建威;王连训;陈玲;佘振兵;;华北克拉通南缘蓝田和牧护关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2010年05期

3 贾小辉;王强;唐功建;姜子琦;赵振华;杨岳衡;王晓地;赵武强;;海南屯昌早白垩世晚期埃达克质侵入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J];地球化学;2010年06期

4 王磊;胡明安;杨振;陈开旭;夏金龙;;粤北大宝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冷成彪;张兴春;陈衍景;王守旭;苟体忠;陈伟;;中国斑岩铜矿与埃达克(质)岩关系探讨[J];地学前缘;2007年05期

6 柯贤忠;程绪江;谢淑云;贺跃;刘小龙;;基于多重分形的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分析——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7 陆慧娟;华仁民;毛光周;龙光明;;赣东北地区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演化[J];地质论评;2007年02期

8 李晓峰;王春增;易先奎;冯佐海;王义天;;德兴金山金矿田不同尺度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J];地质论评;2007年06期

9 毛景文;谢桂青;程彦博;陈毓川;;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模型[J];地质论评;2009年03期

10 李晓峰;胡瑞忠;韦星林;肖荣;肖宁;王翠云;杨锋;;江西德兴地区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关系[J];地质论评;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清;德兴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及成矿机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冯佳睿;云南麻栗坡南秧田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3 谢建成;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左力艳;江西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5 王磊;粤北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前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郭春丽;赣南崇义—上犹地区与成矿有关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及对南岭地区中生代成矿花岗岩的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7 邹滔;内蒙古敖仑花斑岩型钼矿床岩浆演化与成矿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楚克磊;广东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9 张爽;南岭地区钨锡矿指示元素及隐伏矿勘查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0 李鹏举;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帅奇;浙西开化地区燕山期岩体特征及成矿背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昔林;德兴银山铜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深部勘查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3 于文修;安徽月山岩体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赵俊康;延边小西南岔金铜矿成矿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希林;福建省上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6 冯祥发;内蒙古兴安盟布敦化铜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7 韦新亚;江西修水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8 周玉;西藏波龙铜矿区含矿斑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汤诚;安徽省沙溪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控岩控矿构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吕玉琢;安徽铜陵舒家店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赵振华,熊小林,许继锋;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的熔融:来自安徽沙溪adakite质富钠石英闪长玢岩的证据[J];地球化学;2001年04期

2 谢淑云,鲍征宇;地球化学场的连续多重分形模式[J];地球化学;2002年02期

3 成秋明;多维分形理论和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J];地球科学;2000年03期

4 华仁民,李晓峰,陆建军,陈培荣,邱德同,王果;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构造环境和成矿流体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5期

5 宋彪;张玉海;万渝生;简平;;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J];地质论评;2002年S1期

6 叶松,叶德隆,莫宣学,邰道乾,王群,叶枬;深源岩浆作用与江西德兴大型矿集区成矿关系[J];高校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7 毛景文,王志良;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时限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初步探讨[J];矿床地质;2000年04期

8 金章东,朱金初,李福春;德兴斑岩铜矿成矿过程的氧、锶、钕同位素证据[J];矿床地质;2002年04期

9 邢光福,杨祝良,孙强辉,沈加林,陶奎元;广东梅州早侏罗世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3期

10 朱金初,沈渭洲,刘昌实,徐士进;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及成因讨论[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宗瑶;张洪涛;陈仁义;王志良;王龙生;王义天;;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J];矿床地质;2006年04期

2 任启江;王兆昭;;斑岩铜矿及其找矿[J];地质与勘探;1973年07期

3 黎青;美找矿地质学家谈斑岩铜矿[J];地质与勘探;1982年04期

4 黄瑞华,王伏泉,王开怡,彭渤,易建斌;中国斑岩铜矿的成矿大地构造类型及找矿方向[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年02期

5 王品清;勘查指数及其在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斑岩铜矿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区域地质;2001年04期

6 陈文明;论斑岩铜矿的成因[J];现代地质;2002年01期

7 夏斌;陈根文;王核;;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S1期

8 芮宗瑶,陆彦,李光明,王龙生,王义天;西藏斑岩铜矿的前景展望[J];中国地质;2003年03期

9 夏斌,陈根文,王核;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S2期

10 杨文平,张招崇,周刚,闫升好,何立新,陈柏林;阿尔泰铜矿带南缘希勒克特哈腊苏斑岩铜矿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训;芮宗瑶;黄崇轲;周耀华;朱贤甲;胡淙声;梅占魁;;江西某斑岩铜矿(1980)[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2 陈文明;;论中国斑岩铜矿的矿质来源与评价标志(专辑4) 前言[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2)[C];1984年

3 李光明;秦克章;李金祥;;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地质与成矿背景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杜世俊;屈迅;邓刚;张永;程松林;卢鸿飞;吴琪;徐兴旺;;东准噶尔和尔赛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与形成的构造背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郑有业;高顺宝;樊子珲;;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找矿新进展及关键性科学问题[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董连慧;李凤鸣;;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红;凌明星;刘玉龙;涂湘林;汪方跃;李聪颖;杨晓勇;孙卫东;;高氧逸度和板片熔融对铜矿成因的影响——来自于中国东部德兴斑岩铜矿的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志英;李光明;刘波;;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勘查和开发利用浅议[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喜臣;夏斌;刘金英;张显良;;多宝山斑岩铜矿地球化学场[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芮宗瑶;侯增谦;李光明;张立生;王龙生;;青藏高原的斑岩铜矿及其成矿机制[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赵凡;[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赵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曹菲 记者 于莘明;[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罗会江 通讯员 喻秦军;[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代晶晶 曹瑞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6 余建斌;[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祝学庆 管润荣;[N];江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alah Fadlallah Awadelseid;中国东南部德兴斑岩铜矿床热液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重分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高景刚;新疆北部主要斑岩铜矿带成矿条件及遥感找矿定位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赵战锋;准噶尔东北缘哈腊苏—哈旦孙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和勘查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木合塔尔·买买提;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多源信息成矿机制与成矿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曹殿华;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成矿模式与综合勘查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6 杨夕辉;云南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勘查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姚佛军;中国典型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李文昌;义敦岛弧构造演化与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成矿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周清;德兴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及成矿机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孟祥金;西藏碰撞造山带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萍;巴尔鲁克山—带斑岩铜矿成矿预测[D];新疆大学;2009年

2 涂其军;新疆阿尔泰南缘东段哈腊苏斑岩铜矿成矿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陈生华;川西乡城—稻城—得荣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金文强;秘鲁南部Cercana-Don jovier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杰;准东伊吾蒙西斑岩铜矿蚀变带流体包裹体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6 姬祥永;伊朗—巴基斯坦斑岩铜矿带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D];中南大学;2013年

7 王扬;西藏冈底斯中东段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宋会侠;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9 南征兵;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汤诚;安徽省沙溪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控岩控矿构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南部德兴斑岩铜矿床热液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重分形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87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