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不同地质背景水库碳转移过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30 13:13

  本文关键词:亚热带不同地质背景水库碳转移过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5年

亚热带不同地质背景水库碳转移过程的研究

刘文  

【摘要】: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平衡全球碳收支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岩溶作用积极参与了全球碳循环并在全球碳收支评价中发挥重要影响,但岩溶碳汇的稳定性却受到质疑。在引入“陆地水生生物碳泵”概念之后,耦合水生光合作用的岩溶作用碳汇及其稳定性问题找到了解决途径。水库这一最重要的人工水体为“陆地水生生物碳泵”机制在陆地水体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那么,岩溶区水库在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上的角色以及其所能形成的碳汇效应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其碳汇效应?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可望对准确评价岩溶作用对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依据,为“减排增汇”的国家政策提供科技支撑。本研究选取位于亚热带流域范围内近乎全被碳酸盐岩覆盖的“碳酸盐岩型/岩溶型”大龙洞水库和库区硅酸盐岩覆盖占优势的“硅酸盐岩型”五里峡水库为研究区。分别于2013年7月、8月、2014年3月、7月、8月在不同研究区开展了雨季、旱季、暴雨径流过程等背景下的现场监测、采样工作。现场测试指标包括水温(T)、pH、电导率(EC)、溶解氧(DO)、透明度、浊度(Tb)、叶绿素a (chl a)、HCO3-、Ca2+等。采集水体、沉积物等样品,室内分析水体基本化学组成、总有机碳(TOC)、δ13CDIC,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机械组成,柱状沉积物的TOC、总氮(TN)、δ13COC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水气界面碳交换:分析发现,大龙洞水库水气界面雨季(CO2通量:12.48 mg/(m2/h))、旱季(68.17 mg/(m2/h))均为大气CO2的“源”,但在雨季“源”效应极大减弱。五里峡水库在雨季(-19.72 mg/(m2/h))及暴雨径流过程(-2.51 mg/(m2/h))影响下均为“汇”,但在径流干扰下“汇”效应减弱。2.水体溶解无机碳(DIC)分布:沿流程方向,大龙洞水库雨季(DIC-平均含量:2.78→3.55mmol/L,全库平均含量:3.41 mmol/L)及暴雨径流影响下的五里峡水库(0.91mmol/L)均存在增加的趋势。大龙洞水库旱季(3.63→3.33 mmol/L,3.43 mmol/L)及五里峡水库雨季(1.00→0.88 mmol/L,0.92 mmol/L)及存在从上游向下游减小的趋势。总体上,大龙洞水库HCO3-含量约为五里峡水库的3.8倍。垂直剖面上,在雨季,大龙洞水库表层至10m深度处(DIC平均含量2.31→4.45 mmol/L)与五里峡水库(DIC平均含量0.85→1.05 mmol/L)表现出随深度增加DIC含量增加的趋势,而大龙洞水库水深大于10m部分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DIC平均含量4.45→3.69 mmol/L),暴雨径流过程影响下五里峡水库呈现与雨季相反的变化趋势(DIC平均含量1.01→0.83mmol/L),大龙洞水库旱季变幅降低(DIC平均含量3.60→3.20 mmol/L)。3.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大龙洞水库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01%,五里峡水库的为1.34%,前者为后者的1.5倍,碳酸盐岩型水库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机械组成、T/N及有机碳同位素等证据表明大龙洞水库库底有机质的沉积以内源作用为主,且愈向下游这一作用越强烈;而五里峡水库的则受降水径流影响较大,以外源输入为主,沿流程几无固定变化规律。4.水库碳循环的影响因素:(1)流域范围内岩性等地质背景在水库碳循环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大龙洞水库水体HCO3-含量约为五里峡水库的3倍。使得前者DIC含量过剩,除满足浮游生物同化作用,形成丰富内源沉积物外,水气界面全年存在脱气;而后者供给不足,库底沉积物以外源为主,即便是暴雨径流过程扰动的情况下也吸收大气CO2。 (2)全年热量分配不均及相应出现的雨季热分层对浮游生物分布产生直接影响,水温较高、辐射较强的雨季及近表层水体光合作用强,雨季近库底部位及旱季则弱。(3)浮游生物分布直接影响了DIC在水体中的分布及演化,在内生有机质沉积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一般地,浮游植物量大的部位以同化作用为主,HCO3-含量减少;反之,异化作用占优势,HCO3-含量增加。(4)水库的补给方式会对库底有机质的沉积产生直接影响。地下河水在进入大龙洞水库前已基本完成所携悬浮物质的沉降,外源作用对库底沉积物影响较小,以内源沉积为主。而地表河补给的五里峡水库则受降水径流影响较大,外源作用影响显著。5.对水库碳循环模式的初步认识:碳酸盐岩型水库,雨季浮游植物在水体上层一定范围内聚集,DIC供应充足,光合作用充分进行,水体溶解氧含量达饱和甚至过饱和,产生了大量有机质向库底沉积。生成有机质时对DIC的大量利用,致上层碳酸盐平衡向有利于碳酸盐沉淀的方向进行。上层生成的碳酸盐向底层运移,因此库底也保持了中性至偏碱性的环境,使碳酸盐不致溶解而稳定地保存下来。而硅酸盐岩型水库由于DIC供给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限,生成有机质少,库底沉积以外源为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34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罗潋葱;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2 刘丛强;汪福顺;王雨春;王宝利;;河流筑坝拦截的水环境响应——来自地球化学的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3 万国江,白占国,王浩然,黄荣贵,白占国;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J];地球化学;2000年02期

4 刘彦;张金流;何媛媛;孙海龙;刘再华;;单生卵囊藻对DIC的利用及其对CaCO_3沉积影响的研究[J];地球化学;2010年02期

5 袁道先;;碳循环与全球岩溶[J];第四纪研究;1993年01期

6 王仕禄,万国江,刘丛强,杨伟,朱兆洲,肖化云,陶发祥;云贵高原湖泊CO_2的地球化学变化及其大气CO_2源汇效应[J];第四纪研究;2003年05期

7 袁道先;“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8 韩贵琳,刘丛强;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9 陈静生;王飞越;何大伟;;黄河水质地球化学[J];地学前缘;2006年01期

10 赵碧云,贺彬,朱云燕,袁国林;滇池水体中透明度的遥感定量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一平;太湖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实验及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飞,傅斌,龚冰;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J];安徽地质;2000年03期

2 苗婷婷;郝焰平;刘圣清;;林业碳汇问题研究进展概述[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6期

3 苏时萍;;蟹苗生产中饵料轮虫的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4 赵果元;李文杰;李默然;崔卫华;陈安生;常永第;;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与修复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5 邵美玲;;浅谈不同淡水生境大型底栖动物采样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6 屠晓翠;蔡妙珍;孙建国;;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和机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7 孙园园;李首成;周春军;李扬;吴梅;;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8 梁仁杰;施时迪;张邦杰;;池养线纹尖塘鳢苗种生长、食性与培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9 刘从玉;刘平平;刘正文;陈清;柴夏;;沉水植物在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中的作用——以惠州南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构建(中试)工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10 欧克芳;林鸿;陈桂桥;夏文胜;;沉水植物的特点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唐杉;;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探讨[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in millet phytoliths from dry-farming of crops in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左昕昕;吕厚远;;我国旱作农业黍、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算[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蔡亚春;范宏瑞;胡芳芳;杨奎峰;蓝廷广;于虎;柳玉明;;胶东胡八庄金矿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刘玄;范宏瑞;胡芳芳;郑小礼;蓝廷广;杨奎锋;;胶东大庄子金矿成矿流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陆丽娜;范宏瑞;胡芳芳;杨奎锋;郑小礼;赵海;;胶西北新城金矿成矿流体与矿床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李英汉;杜鹃;周丹;辛伟光;;基于NDVI变化的长潭水库库区生态保护规划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8 李红敬;;雅鲁藏布江水质时空特征分析[A];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黎明;杨品红;李梦军;覃忠元;张倩;王晓艳;谢春华;;西湖围网养殖对水体理化、生物因子的影响[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王加恩;康占军;梁河;胡艳华;谢少娟;;浙江省岩溶碳汇估算[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景玲;长江流域及黄、东海铝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金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王雷;云南易门凤山铜矿床刺穿体构造及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石军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周小玲;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艳;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志栋;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伟伟;太湖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动物摄食及群落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永晶;新疆乌伦古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慧君;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郭方方;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钼矿床地质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柏瑾;广西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及其特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吴珊珊;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周浩;环境因子影响下铜和三丁基锡对3种浮游动物的致毒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晓玮;环境中不同氮磷营养盐浓度及氮源形态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侯迎;鼠尾藻对中肋骨条藻的克生作用及其对CO_2加富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钟炜,周幼吾,梁凤仙,梁林恒,张齐兵;大兴安岭阿木尔地区的多年冻土特征及其变化[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2 李述训,南卓铜,赵林;冻融作用对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3 李述训,吴通华;青藏高原地气温度之间的关系[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4 杜军;胡军;罗布次仁;周保琴;路红亚;;西藏浅层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5 吕兰芝;金会军;常晓丽;罗栋梁;;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沿线气温、地表和浅层地温年际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6 张玉超;钱新;钱瑜;陆根法;石川忠晴;;太湖水温分层现象的监测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7 王建锋;谢世友;冯慧芳;袁文浩;王春晓;;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8 蒙吉军,申文明,吴秀芹;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向毓意,杜军;西藏浅层地温气候特征分析及与降水的关系[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史为良;清河水库夏季水位降低引起的水质变化[J];水产科学;198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晓波;我国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地气温差与环流异常和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叶绿;三峡库区香溪河水华现象发生规律与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邱二生;黑河水库水质及藻类监测和水体分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越;北方河道型深水水库季节性分层的水质响应特征及其水质污染原位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国平;;世界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分布特征[J];古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2 倪善芹;琚宜文;侯泉林;王世杰;肖玲玲;刘庆;武昱东;;铁氧化物在重金属元素迁移风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比及碳酸盐岩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3 文惠;;塔里木油田成功破解碳酸盐岩“肠梗阻”[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1期

4 藤贯正 ,刘松甫;用微量元素分析碳酸盐岩的古环境[J];地质地球化学;1979年03期

5 王炳章;国外碳酸盐岩地区工作方法[J];石油物探;1980年03期

6 曹慧缇 ,熊寿生;立足长期 总体规划——记南方碳酸盐岩含油气评价学术报告会[J];石油实验地质;1981年01期

7 谭顺道;沉积碳酸盐岩及其研究对金属矿床的价值[J];地质与勘探;1981年08期

8 L.C.Silva ,项光;佛得角群岛圣地亚哥的一个大洋型碳酸盐岩火山[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11期

9 傅家谟;刘德汉;;碳酸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与油气评价[J];石油学报;1982年01期

10 方得源;碳酸盐岩物理性质—介电性实验研究[J];中国岩溶;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兵;王世杰;罗光杰;;碳酸盐岩成土作用及其上覆土层成因的讨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卢耀如;张凤娥;;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3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夏宗清;颜丙宏;;碳酸盐岩漏层受控压力堵漏工艺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修祥;金之钧;;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7 郭宏伟;张研;宋建勇;李劲松;贾志坤;;基于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强散射介质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赵撼霆;吴时国;;东沙海区深水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地震识别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佟宏鹏;陈多福;;日喀则弧前盆地冷泉碳酸盐岩的沉积组构及碳同位素特征——我国古代甲烷冷泉的发现[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高向东 付帅帅;[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秦丽娟 唐铭;[N];中国石油报;2012年

3 记者 李东 苏华;[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记者 李东 高向东;[N];中国石油报;2013年

5 吴莉;[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通讯员 赵贝 陈利新;[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高照;[N];中国石油报;2014年

8 记者 马永;[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魏艳;[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裴新强;[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周琦;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3 邓兴梁;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何健;碳酸盐岩气藏损害描述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司马立强;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6 王京;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多元信息综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秦亚玲;地震叠前反演技术在碳酸盐岩气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初广震;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微相与成岩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高晓鹏;沾车地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叶勇;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及在塔河油田南部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军;碳酸盐岩锶同位素选择性测定技术[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李石朋;碳酸盐岩风化机制的淋溶模拟及对铀钍富集作用的指示[D];南华大学;2014年

3 胡军;峡东南“盖帽”碳酸盐岩古甲烷事件的地球生物学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李现根;延庆—怀来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地层及微亮晶碳酸盐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贾志鑫;湖北宜昌九龙湾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韩霄;邵家洼陷沙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郄莹;碳酸盐岩内断裂带结构及与油气成藏[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李杨;碳酸盐岩岩石物理与油气储层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彭鑫;碳酸盐岩岩石物理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立才;沾车地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测井二次解释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亚热带不同地质背景水库碳转移过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9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99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