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团中砂壳纤毛虫群落及交汇

发布时间:2018-09-02 06:21
【摘要】:本论文研究了东海陆架区、东海至楚科奇海、我国近海至热带西太平洋海区以及珠江口表层砂壳纤毛虫的分布情况,以探讨不同分布类型砂壳纤毛虫分布和扩散的影响因子,不同砂壳纤毛虫群落的结构特征及联系,以及不同砂壳纤毛虫种类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东海陆架区砂壳纤毛虫多属于近岸型、暖水型和广布型三种分布类型。根据各属砂壳纤毛虫的扩散能力不同,近岸型和暖水型种类又可以分别划分出核心属和先锋属。春季和夏季,近岸核心属和先锋属完全混合在一起;但在秋季时,近岸先锋属向外海扩散很远。相对于暖水核心属,暖水先锋属在三个季节总是向近岸区入侵的更远。春季和夏季,近岸先锋属和暖水先锋属并没有交汇到一起;秋季时,近岸核心属和暖水核心属分布区域出现交汇。近岸型和暖水型种类不同季节的扩散交汇造成了东海陆架区砂壳纤毛虫群落的季节变化。水深是影响近岸型种类分布的主要因子,而盐度是影响暖水型种类分布的主要因子。在东海至楚科奇海的大空间尺度断面上,砂壳纤毛虫北方型、广布型、近岸型和暖水型种类都有出现。根据北方型和暖水型种类的出现情况,整个断面被划分成砂壳纤毛虫东海浅水群落、日本海暖水群落和北方群落。北方群落的范围包括宗谷海峡以北到楚科奇海的所有区域,丰度高值出现在阿拉斯加洋流两个分支与亲潮的交汇处并呈向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北极海域的大部分站位丰度低于10ind.L-1。棘口虫属(Acanthostomella)、类铃虫属(Codonellopsis)、拟网纹虫属(Parafavella)和笛杯虫属(Ptychocylis)为北方群落中的优势属,贡献了北方群落中各站位丰度的79.07±29.67%(n=49),这四属优势属的丰度分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2-26μm和38 42μm口径组的砂壳纤毛虫分别贡献了北方群落总丰度的67.35%和15.13%。砂壳纤毛虫的分布特征显示宗谷海峡是砂壳纤毛虫扩散的天然障碍。我国近海至热带西太平洋海区三个断面砂壳纤毛虫多属于广布型、近岸型和暖水型三种分布类型。L和M断面的近岸站位,近岸型种类在种类数和丰度上占优势;大洋站位,暖水型和广布型种类在种类数和丰度上均占绝对优势。根据有无暖水型种类出现可以划分出近岸群落和暖水群落。W断面全部为暖水群落,砂壳纤毛虫种丰富度(12-40种)和多样性指数(2.03-4.76)都很高。L和M断面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近岸群落站位较低,种丰富度均在10种以下,多样性指数多在2以下;暖水群落各站位种丰富度均大于10,多样性指数多在2.5以上。三个断面最南部的几个站位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稍有降低。三个断面的暖水群落均是22-26μm口径组的种类对总丰度的贡献率最高,W、L和M断面分别为27.82%、30.76%和38.56%。砂壳纤毛虫暖水群落的特点是种丰富度高、丰度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很高。珠江口砂壳纤毛虫在丰水期种丰富度较高,而且丰水期透明壳种类相对较多。砂壳纤毛虫的分布与盐度密切相关,根据各种分布的盐度范围可以把砂壳纤毛虫划分成三种类型:低盐种、中盐种和高盐种。梅氏拟铃虫(Tintinnopsis mayeri)是唯一的低盐种,但在丰水期可以扩散到盐度较高的区域。厦门拟铃虫(T.amoyensis)、穗缘拟铃虫(T.fimbriata)、矮小拟铃虫(T.nana)、触角拟铃虫(T.tentaculata)、管状拟铃虫(T.tubulosa)和诺氏薄铃虫(Leprotintinnus nordqvisti)属于中盐种,在两个航次都有出现,并主要出现在盐度适中的站位;高盐种的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尖底类瓮虫(Amphorellopsis acuta)、横口拟铃虫(T.plagiostoma)和筒状拟铃虫(T.tubulosoides)在两个航次均有出现;而斯氏拟铃虫(T.schott)、妥肯丁拟铃虫(T.tocantinensis)和双厚领铃虫(Wangiella dicollaria)只在丰水期出现。丰水期和枯水期都可以划分出低盐群落、中盐群落和近岸群落三种砂壳纤毛虫群落;丰水期还有一个明显的混合群落。在不同的群落中砂壳纤毛虫的优势口径组不同。对本论文各海区砂壳纤毛虫资料对比发现,种丰富度在大洋区随着纬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最南部有轻微下降,在珠江口随着盐度的升高种而上升。砂壳纤毛虫丰度在热带和北极海区均较低,在中纬度海区较高。多样性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河口区多样性远低于同纬度大洋区。北方群落和暖水群落均是22-26μm口径组的种类对总丰度的贡献率最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5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莹;张武昌;周锋;刘诚刚;丰美萍;李海波;赵苑;肖天;;春季和秋季东海陆架区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2 于莹;张武昌;蒋增杰;赵苑;丰美萍;李海波;肖天;;桑沟湾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分布的季节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3期

3 张武昌;丰美萍;于莹;张翠霞;孙军;肖天;;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名录[J];生物多样性;2011年06期

4 张翠霞;张武昌;赵楠;肖天;;秋冬季东海陆架区浮游纤毛虫的生态分布特点[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1期

5 丰美萍;张武昌;张翠霞;肖天;李超伦;;南海北部大型砂壳纤毛虫的水平分布[J];热带海洋学报;2010年03期

6 张翠霞;张武昌;肖天;;2007年10月南海北部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J];生态学报;2010年04期

7 张武昌;王克;肖天;;长江口2005年4个航次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水平分布[J];海洋科学;2009年07期

8 赵楠;张武昌;孙松;宋微波;张永山;李国民;;胶州湾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水平分布[J];海洋与湖沼;2007年05期

9 张武昌,王荣,王克;1997年7月一航次中莱州湾自由生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的分布[J];海洋科学;2002年09期

10 徐奎栋,洪华生,宋微波,柯林,马洪钢;台湾海峡的砂壳纤毛虫研究(纤毛动物门:砂壳亚目)[J];动物分类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莹;我国海区浮游纤毛虫的时空分布[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2 张翠霞;我国海区浮游纤毛虫的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本文编号:221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21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