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超长余辉铬掺杂镓锗酸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发光机理及其应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82.31;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宇,苏锵,邱建荣;稀土元素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J];发光学报;2003年01期
2 贾冬冬;张家骅;何志毅;王笑军;;严懋勋实验室与长余辉荧光材料[J];发光学报;2008年04期
3 李向果;梁振华;彭桂花;梁敏;李庆余;;燃烧合成纳米硫氧化钇红色长余辉材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萍萍;曹立新;柳伟;苏革;杨柳;曲晓飞;;新型彩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5 刘震,杨志平;铝酸锶铕镝长余辉材料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余丽萍;汪萍;廉世勋;朱爱玲;凌军;;钛酸盐红色长余辉陶瓷的制备与表征[J];中国稀土学报;2009年05期
7 杨柳;曹立新;苏革;柳伟;李京;;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J];功能材料;2010年05期
8 张小博;刘海萍;;高低温环境下铝系长余辉材料的性能及稳定性[J];广州化工;2012年14期
9 李东平,缪春燕,刘丽芳,罗昔贤,魏坤,肖志国;燃烧法合成新型蓝色硅酸盐长余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4年04期
10 王宝树;刘绍龙;谭娜;邢立成;肖思国;;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工艺改进及光谱性质[J];硅酸盐通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家峰;胡劲;朱孝钦;沈黎;陈冬华;;长余辉材料合成新工艺及缺陷机理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丽伟;徐征;滕枫;姜薇薇;张福俊;;稀土掺杂的长余辉材料的研究与计算[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许波;倪海勇;丁建红;;长余辉发光粉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闫武钊;林林;陈永虎;;Mn~(4+)掺杂的新型铝酸盐红色长余辉材料[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安艳清;张艳阁;巨正花;刘伟生;;一种新型白色长余辉材料CaSnO_3:Sm~(3+)的制备和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亚;王银海;彭铁球;熊毅;;Sr_3Al_2O_6:Eu~(2+),Dy~(3+),Ho~(3+)发光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于晶杰;宁桂玲;;P的掺杂对SrAl_2O_4长余辉发光粉的促进作用[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林林;施朝淑;尹民;张慰萍;徐美;;红色长余辉材料MgSiO_3:Dy~(3+),Mn~(2+)的制备及发光特性[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仁清;;长余辉蓝色荧光粉SrSiO_3:Eu~(2+),Dy~(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雷;王育华;;蓝色长余辉材料CaAl_2O_4:Eu~(2+),Nd~(3+)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波;可见光长余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余辉特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曾巍;氧化物黄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杨健;近红外超长余辉铬掺杂镓锗酸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发光机理及其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林林;新型红色和白色长余辉材料的研制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王治龙;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闫武钊;超长红外长余辉材料及其发光机理的研究和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艳琴;Eu~(2+)激活的多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杨雪峰;铝酸盐基质发光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及铁杂质猝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程学瑞;铪基高k栅介质薄膜和白色长余辉材料Ca_xMgSi_2O_(5+x):Dy~(3+)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胡劲;SrAl_2O_4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及发光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东;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龚超;长余辉材料与二氧化钛复合蓄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金磊;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在体外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应用[D];华侨大学;2015年
4 曾慧慧;稀土硫氧化物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叶峰;(Sr,Ca)_2MgSi_2O_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在静电纺丝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6 李庚申;不球磨长余辉材料五种制备方法的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7 张丽;硅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李炳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刘国栋;高效稳定红色长余辉粉体改性与制备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刘永刚;自蔓延高温合成掺杂的SrAl_2O_4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42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