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下三叠统安顺组中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本文关键词: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示踪指标的综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华理工大学》 2016年
贵阳地区下三叠统安顺组中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余关美
【摘要】:晚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终结了以表生固着底栖滤食性动物占主导的古生代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历史,经过早三叠世初缓慢的环境重建和生物复苏,直到中三叠世一种全新的以活动性底栖、内生和肉食性生物共同繁荣的海洋生态系统才得以完善。各种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记录是地质工作者认识这一地史过程的重要线索和证据,其中遗迹化石作为生物活动与沉积环境信息的共同载体,已成为当前研究中生代早期环境变化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以贵阳地区早三叠世安顺组中的遗迹化石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分析各种遗迹学环境指标,对早三叠世晚期的底栖生态系统的复苏与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区早三叠世Induan期的遗迹化石演化模式反映了这一时期海洋底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过程,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海洋底栖生态系统较脆弱,受到Induan期末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后被迅速破坏。在此后的Olenekian期,底栖造迹生物再次发展,其改造沉积物的能力逐渐增强、生物遗迹的分异度逐渐增大,造迹生物由早期单一多毛类蠕虫向构造复杂的多毛类发展,再到甲壳纲动物在沉积物中开辟更大的生态空间,这一阶段的遗迹化石不仅构造习性更加复杂,而且向着大型化和三维空间发展,结合有孔虫、菊石等实体化石的大量出现,表明在Olenekian晚期研究区已发育较完善的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研究区Olenekian期末底栖生态系统的完善,标志着诱发生物灭绝事件的环境因素逐渐改善。同时遗迹化石演化表明了早三叠世生物复苏-辐射过程的多期次性,也说明了底栖生态系统的复苏是二叠纪末生物灭绝后生态链中最早的复苏环节,对该地区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中三叠世早期“青岩动物群”的复苏具有一定的生态铺垫作用。另外,本次研究重点对安顺组中的碳、氧同位素样品进行了分析,以此讨论早三叠世Induan晚期与Olenekian早期的环境变化对底栖生态系统复苏的影响。分析表明,碳同位素在Induan期和Olenekian早期波动频繁,至Olenekian后期,δ13C值整体趋于平稳,反映了早三叠世海洋环境在经历了“恶化-好转-恶化”的频繁变化后,在Olenekian晚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趋于稳定。遗迹化石的发展演化与碳同位素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碳同位素在Induan初期表现为大幅度负漂,之后在Induan中期正漂,表明环境相对Induan初期有了明显改善,造迹生物得以发展,其习性构造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个体由小到大的变化,显示出了造迹生物改造沉积物的能力逐渐增强,造迹生物觅食效率提高;其后在Olenekian初期碳同位素再度大幅度负漂,之后呈整体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演化趋势,遗迹化石同样经历了丰度减少-增加-丰富的演化模式,并且呈二维-三维的发展趋势。造迹生物与碳同位素的演化趋势反映了诱发生物灭绝事件的环境因素逐步改善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底栖造迹群落对海洋底部生态环境具有改造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4.51;Q91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胜;肖传桃;梁文君;;川西地区中二叠统一下三叠统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J];科技导报;2015年22期
2 尚晓冬;时国;韦恒叶;;贵阳花溪地区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3 周志澄;罗辉;李罡;Willems H;许波;蔡华伟;陈金华;陈迪舒;王学恒;;环节动物——早三叠世生物复苏的先驱者?[J];古生物学报;2015年01期
4 张立军;赵曌;龚一鸣;;遗迹化石对显生宙5大生物-环境事件的响应[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5 戎嘉余;黄冰;;生物大灭绝研究三十年[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3期
6 童金南;黄云飞;梁蕾;;早三叠世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研究[J];地学前缘;2014年02期
7 周志澄;杨昊;李罡;祝幼华;Willems H;罗辉;蔡华伟;许波;陈金华;陈迪舒;;四川广安谢家槽早三叠世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J];古生物学报;2014年01期
8 杨捷;曾佐勋;蔡雄飞;李志勇;李天斌;孟方;何文键;;贺兰山地区震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J];科学通报;2014年Z1期
9 黄可可;黄思静;兰叶芳;胡作维;;早三叠世海相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10 金惠;张俊;马石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岩性油气藏;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亚东;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火山作用的古气候影响和生物多样性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宋虎跃;中生代初海洋碳—硫循环与氧化还原环境的异常演变[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宋海军;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孔虫和钙藻的灭绝与复苏[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张利伟;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变化及其生物学响应[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肖加飞;扬子地块西南缘中元古代—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宁霄峰;安徽宿松座山早三叠世南陵湖组沉积环境变化及其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艳艳;川西北地区早三叠世早期错时相灰岩特征及其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关利群;四川通江地区二叠系碳氧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胡庆;贵州安顺新民剖面晚二叠世碳同位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王昆;四川峨眉山嘉陵江组遗迹组构及其沉积学意义[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时国;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军;童金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与残存[J];地球科学;2016年06期
2 周志澄;罗辉;Willems H;许波;王志浩;蔡华伟;陈金华;陈迪舒;王学恒;刘实佳;;四川江油渔洞子二叠系-三叠系之交两种不同生物沉积之间的生态系突变[J];古生物学报;2016年01期
3 李文正;周进高;张建勇;郝毅;曾乙洋;倪超;王芳;唐松;;四川盆地洗象池组储集层的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分布[J];天然气工业;2016年01期
4 周志澄;许波;罗辉;WILLEMS H;蔡华伟;陈金华;陈迪舒;王学恒;刘实佳;;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龙介类的古生态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5年04期
5 唐烽;高林志;尹崇玉;王约;顾鹏;;华南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建阶层型和界线层型新资料[J];地质通报;2015年12期
6 黄思静;李小宁;武文慧;张萌;胡作维;刘四兵;黄可可;钟怡江;;显生宙海相碳酸盐高δ~(13)C时期的古海洋学[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11期
7 周敏;付宛璐;张超;倪培刚;季承;;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含鱼化石结核地质意义初探[J];地层学杂志;2015年04期
8 王能盛;旷红伟;柳永清;彭楠;许欢;章朋;汪明伟;王宝红;安伟;;中国东部晚白垩世恐龙化石集群埋藏特征及国内外对比[J];古地理学报;2015年05期
9 童金南;;华东地区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划分和对比[J];地球学报;2015年05期
10 吴能友;张必东;邬黛黛;;海洋钙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古海洋学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剑波;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示踪指标的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王娟;云南宣威P/T界线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关美;贵阳地区下三叠统安顺组中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2 涂珅;中上扬子区奥陶—志留之交无机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及其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豫川;川西北上江沟地区大隆组硅质岩地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程明;重庆地区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类型及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璐;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澄;陈廸舒;罗辉;李罡;Willems H;蔡华伟;许波;王学恒;陈金华;;四川江油马鞍塘上三叠统天井山组Glossifungites遗迹相[J];古生物学报;2014年03期
2 戎嘉余;黄冰;;生物大灭绝研究三十年[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3期
3 周志澄;杨昊;李罡;祝幼华;Willems H;罗辉;蔡华伟;许波;陈金华;陈迪舒;;四川广安谢家槽早三叠世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J];古生物学报;2014年01期
4 YIN HongFu;SONG HaiJun;;Mass extinction and Pangea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aleozoic-Mesozoic transition[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11期
5 罗贝维;魏国齐;杨威;董才源;;四川盆地晚震旦世古海洋环境恢复及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3年04期
6 吴义布;冯启;龚一鸣;;菌藻类繁盛是泥盆纪珊瑚-层孔虫礁生态系消失的生物杀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7期
7 左景勋;童金南;赵来时;常德峰;赵荣军;;早三叠世下扬子古海洋地球化学环境的修复过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8 周志澄;罗辉;祝幼华;蔡华伟;许波;陈金华;赵媛瑗;;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早三叠世地层中的时错相沉积及其古生态意义——一个传统地层剖面的重新解读[J];地层学杂志;2013年01期
9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Early Triassic marine carbonates, Ea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12期
10 黄思静;黄可可;吕杰;兰叶芳;;早三叠世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演化——来自四川盆地东部的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红敬;扬子地区二叠系典型剖面层序地层分析及优质烃源岩判识[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2 胡雯燕;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储层精细研究与预测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姜忠正;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精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蒋涛;川东北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储层地球化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胡作维;四川东部华蓥山三叠系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程红光;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凡元芳;川东北地区普光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8 于航;川东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沈立成;秀山寒武系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组成及主要控制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G.Pemberton,周志澄,J.MacEachern;机会(r-选择)和均衡(K-选择)遗迹化石的现代生态学解释[J];古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2 张永忠,张建平,金小赤,柳永清;天山南侧第三系遗迹化石新发现[J];地质通报;2004年11期
3 龚一鸣;胡斌;卢宗盛;齐永安;张国成;;中国遗迹化石研究80年[J];古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4 张立军;;遗迹化石是沉积环境的灵敏指示剂[J];科技导报;2013年18期
5 杨式溥;;我国遗迹化石研究的新进展[J];地质论评;1985年03期
6 王尚彦;放射状觅食兼停息(或居住)遗迹化石初步研究[J];贵州地质;1990年04期
7 龚一鸣;新疆北部泥盆系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及其古环境和古生态意义[J];现代地质;1994年02期
8 黄建中,孙海清;湘潭县岳麓山组中遗迹化石组合及环境分析[J];湖南地质;1995年01期
9 山石久,陈曦;松花江边的虫迹和遗迹化石[J];化石;1996年03期
10 黄定华,龚一鸣;遗迹化石的形态-结构分析与拓扑分类[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一鸣;胡斌;卢宗盛;齐永安;张国成;;中国遗迹化石研究80年[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雄飞;刘德民;袁晏明;王国灿;;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与岩性、水流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姚培毅;刘训;傅得荣;;西藏拉萨北部海相白垩系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3)[C];1992年
4 赵小明;姚华舟;杨文强;田洋;;中扬子地区早三叠世生物复苏期遗迹化石及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晓栋;;广东连县水足塘下石炭统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9)[C];1989年
6 蔡雄飞;袁晏民;田立柱;王国灿;李德威;;巴颜喀拉山群上部发现大量遗迹化石及研究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胡斌;周方;宋慧波;;河南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A];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蔡雄飞;刘德民;袁晏明;王国灿;;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几点思考[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郑玉龙;陈春瑞;;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陆相遗迹化石组合及环境意义[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姚培毅;;吉林省东部早白垩世陆相遗迹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4)[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瑞峰 屈姝洁;[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2 贺磊;[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关美;贵阳地区下三叠统安顺组中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2 时国;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相关机构
>贵州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相关作者
>余关美 >时国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示踪指标的综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4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