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A亚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0 13:02

  本文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A亚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鸡群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的感染比较普遍,且存在共感染现象。禽源活疫苗中污染REV被认为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主要传染源。本论文从鸡马立克氏病(MD)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中分离到1株REV,完成了其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建立了REV与ALV-A共感染试验模型,分析了共感染对鸡的致病性;成功构建了REV的感染性克隆,初步分析了碱基突变对病毒拯救的影响;建立了检测鸡MD活疫苗中污染REV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完善了禽源活疫苗中外源病毒检验的国家标准。 从鸡MD火鸡疱疹病毒冻干活疫苗中分离到1株REV,命名为MD-2。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MD-2与美国野鸡源毒株APC-566、中国台湾鹅源毒株3410/06和中国东北鸡源分离毒株HLJR090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以上,而与我国南方分离毒株HA9901同源性为96.7%,与美国鸭源毒株SNV同源性相对最低,为93.5%。 用REV、ALV-A进行了1日龄SPF鸡的单感染和共感染试验,分析了REV和ALV-A共感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REV和ALV-A共感染对鸡呈现出明显的协同致病作用,表现为共感染组鸡的病死率较高,体重下降,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法氏囊比重和胸腺比重显著降低。在常规免疫、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状态下,低日龄(1日龄)和高日龄(10日龄)感染均会引起免疫鸡的体重下降和一定的死淘率,其中共感染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常规免疫下,共感染组会引起低日龄感染鸡胸腺比重和法氏囊比重显著下降,各种感染组对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影响均不显著,但共感染组CD4+/CD8+比值一直低于其他各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抑制体液免疫的趋势。灭活疫苗免疫下,共感染和REV单感染引起新城疫(ND)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显著下降,其中共感染组下降幅度更大,此外,共感染和REV单感染还均引起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阳性率降低。活疫苗免疫下,ND首免后共感染和REV单感染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ALV-A单感染组和对照组,加强免疫后又低于后两组。总体而言,REV感染对灭活疫苗免疫造成的免疫抑制作用强于对活疫苗免疫造成的抑制,ALV-A单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弱。 此外,试验还表明,REV感染未发生垂直传播,而ALV-A能够引起严重的垂直传播。ALV-A单感染与共感染组到达产蛋日龄时(131日龄),ALV-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和48%,子代9日龄鸡胚ALV-A分离阳性率分别为57.9%(11/19)和20%(3/15),7日龄雏鸡ALV-A分离阳性率分别为66.7%(6/9)和36.4%(4/11)。随着日龄的增大,鸡对ALV-A耐受感染迅速下降,10日龄鸡单感染或共感染ALV-A后,ALV-A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各感染组对血清中9种细胞因子浓度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7种Toll样受体mRNA转录水平总体影响不明显,无明显规律性。 构建了REV MD-2的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的生长特性与亲本毒一致,且遗传标记能够稳定遗传。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对env基因中5个碱基进行了分别突变,发现第1433位碱基由T突变为G,导致env前蛋白第47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精氨酸,为致死性突变。 建立了鸡MD活疫苗中污染REV的IFA检测方法。该方法对Ⅰ型MD活疫苗、MD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和MD二价活疫苗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每500羽份疫苗中污染5、10和15TCID50的REV。 综上结果,本研究揭示了REV和ALV-A共感染对鸡的协同致病作用,为养禽生产中重视其共感染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 共感染 致病性 感染性克隆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插图与附表清单11-15
  • 缩略词表15-17
  • 第一章 引言17-24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7-18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8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8-23
  • 1.4 研究目标23-24
  • 第二章 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中污染REV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24-41
  • 摘要24
  • 2.1 前言24-25
  • 2.2 材料与方法25-31
  • 2.3 结果与分析31-39
  • 2.4 讨论39-40
  • 2.5 小结40-41
  • 第三章 REV与ALV-A共感染对SPF雏鸡的致病性分析41-73
  • 摘要41-42
  • 3.1 前言42
  • 3.2 材料与方法42-45
  • 3.3 结果与分析45-63
  • 3.4 讨论63-72
  • 3.5 小结72-73
  • 第四章 REV与ALV-A共感染对疫苗免疫鸡的致病性分析73-112
  • 摘要73-74
  • 4.1 前言74-75
  • 4.2 材料与方法75-79
  • 4.3 结果与分析79-105
  • 4.4 讨论105-111
  • 4.5 小结111-112
  • 第五章 REV分离株MD-2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突变分析112-126
  • 摘要112
  • 5.1 前言112-113
  • 5.2 材料与方法113-119
  • 5.3 结果与分析119-124
  • 5.4 讨论124-125
  • 5.5 小结125-126
  • 第六章 鸡MD活疫苗中污染REV检测方法的建立126-134
  • 摘要126
  • 6.1 前言126-127
  • 6.2 材料与方法127-129
  • 6.3 结果与分析129-133
  • 6.4 讨论133
  • 6.5 小结133-134
  • 第七章 结论134-135
  • 第八章 创新点135-136
  • 第九章 文献综述136-149
  • 9.1 病原学136-140
  • 9.2 流行病学比较140-145
  • 9.3 检测与诊断145-147
  • 9.4 生物制品中的病毒污染147
  • 9.5 预防和控制147-149
  • 参考文献149-165
  • 致谢165-167
  • 作者简介1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文;刘兴友;王岩;杭柏林;;鸡白细胞介素18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2 郭兵;;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对雏鸡血清IFN-γ和IL-4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3 韩静,陈晨,曹红,陈福勇;禽白血病病毒p27基因在原核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J];病毒学报;2005年04期

4 牛星;韦平;;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研究进展[J];家禽科学;2007年10期

5 刘思当,柴家前,谭勋,崔治中,宁章勇,叶来敏;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诊断及淋巴器官的病理变化[J];山东畜牧兽医;2001年04期

6 张永霞,马学恩,王金福;鸡IL-1β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及原位杂交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3期

7 王凤龙,银梅,日穆德玛;鸡肿瘤坏死因子的诱生及活性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5期

8 徐永莉;王红宁;黄勇;张毅;余协中;;鸡白介素的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06期

9 李卫;刘佳;白家媛;谷长勤;张万坡;程国富;胡薛英;;α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12期

10 史惠;李中华;陈冬群;关育芳;;福建省品种鸡场五种免疫抑制病血清学调查[J];福建畜牧兽医;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青婵;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不同分离株的基因组和生物学特性比较[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A亚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7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