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生产S-腺苷蛋氨酸

发布时间:2020-02-12 10:02
【摘要】:S-腺苷蛋氨酸(SAM)是由意大利人Cantoni于1953年发现的。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参与体内40多种生化反应,在蛋白质、核酸、神经递质、磷脂质和维生素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腺苷蛋氨酸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中间体,对机体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AM是由底物L-甲硫氨酸(L-Met)和腺苷三磷酸(ATP)在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etase, EC 2.5.1.6)作用下合成的。SAM目前主要用于医药行业,在临床医学上表现出优秀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肝脏、神经系统、骨关节炎、性功能障碍及癌症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生产SAM主要有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酶促转化法。化学合成法分离纯化困难,成本高;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SAM的主要生产方法,主要是酵母细胞发酵生产SAM,但是分离纯化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酶促转化法是目前生产SAM的研究热点,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酶促转化法具有反应时间短、转化率高、分离纯化容易、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由于生物体内SAM合成酶含量比较低、酶活不高,且稳定性较差,所以克隆出过表达、酶活高、稳定性好的SAM合成酶是酶促转化法合成SAM的关键。本论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SAM合成酶基因MetK、MATTt,以质粒pET22b (+)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以大肠杆菌BL21 (DE3)为宿主菌构建高产SAM的重组菌,实现了SAM合成酶的高效表达,并对培养条件、反应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针对嗜热菌来源的SAM合成酶MATTt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将其固定在了碳纳米管上并对固定化后的SAM合成酶进行了表征;嗜热来源的MATTt进行了酶分子结晶及其结构解析,初步揭示了其热稳定的机理,为酶法生产SAM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得到SAM合成酶基因metK。将所得基因整合到载体pET22b (+),利用T7强启动子进行转录,以E.coli BL21 (DE3)为表达菌株,构建出了具有高效表达SAM合成酶的基因工程菌,实现了SAM合成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计算得metK酶的酶活为33.42 U/L(相对于发酵液体积),是空质粒酶活的123.70倍。对metK酶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尿素;诱导剂IPTG添加量为0.25‰,诱导时机为OD600值为0.5左右,诱导时间为6小时。优化了该酶的反应条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缓冲液(即pH值)为pH值8.0的Tris-HCl缓冲液;最适离子为Mg2+离子:最适酶量为催化10mmol/L的ATP和L-Met时,需要的最适酶量为4g/L; ATP为此酶促反应的主要抑制性底物。对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该酶在70℃保存5小时,酶活力保留80%左右,当保存15小时时,酶活力只存留15%左右,到25小时迅速下降至5%左右,保存30小时后几乎没有酶活。研究了酶动力学参数,结果Vmax为0.07 mM/min, ATP的Km值为4.13mM, L-Met的Km值为2.20mM。2、构建了来源于嗜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27)的含SAM合成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2b-MATTt。在E.coli-B121(DE3)中实现了SAM合成酶基因MATTt的过表达,并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了该酶。计算得MATTt酶的比酶活为120.5 U/g,酶活为12.70 U/L。研究了MATTt的酶学性质:MATTt酶反应动力学表明结果Vmax为0.84μmol/min/mg, ATP的KM 4.19 mM, L-Met的KM为1.2 mM,与来源于Thermococcus Kodakarensis的同为嗜热SAM合成酶的TkMAT相似。结构稳定是该酶最突出特点。由圆二色谱图得出MATTt酶在pH值为5-10之间,结构稳定。热稳定性方面,70℃条件下保持24小时,酶活几乎没有损失。保存36小时后酶活仍保留60%。考察了MATTt的最适反应条件。该酶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30℃到90℃C)表现出催化活性。酶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80℃催化活性表现最高;MATTt在缓冲液pH值为6-11之间有活性,pH值为8.0时活性最大;发现该酶对Zn2+显示离子偏好性。应用功能化改造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对嗜热来源的SAM合成酶MATTt进行固定化,催化SAM合成。并对固定化酶进行表征。经过固定化MATTt酶经过4批次反应酶活保留80%。3、确定了MATTt蛋白的多个结晶条件,获得了可用于X射线衍射的MATTt蛋白晶体,并运用分子置换法解析其结构。通过对MATTt与metK的结构比较,发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之前报道的‘'disordered loop"上,与大多数结构不同的是,MATTt中这段loop区的密度很好,其中的氨基酸残基可以全部确认。从目前已经解析的结构来看,MATTt的这段loop无论与metK这段完整的结构或有缺陷的结构相比,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构象差异,由此推测这段区域极有可能是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的主要原因。
【图文】:

结构图,模拟空间,结构图


动力学研巧思示,,环的开放运动只有10’2秒,比化学反应时的变化要快10逡逑倍。运用定点旋转标记方法对环与底物的关系进斤研究,结果证明:环的运动是蛋白逡逑质的固有性质而不是严格的配体调节,模拟空间结构如图1-6所示。逡逑姦逡逑D107RI逦?邋*邋*户、心^邋/朵逡逑'忽诗媭p浩义稀鲥危慑巍义稀我澹义贤迹保跺澹樱粒秃铣纱啄D饪占浣峁雇煎义希疲椋纾保跺澹樱椋恚酰欤幔簦椋铮铄澹铮驽澹螅穑幔悖邋澹螅簦颍酰慊颍邋澹妫铮蝈澹樱粒湾澹螅恚瑁澹簦幔螅邋义希保矗车鞍字世嘉峁寡芯垮义衔烁徊降牧私猓樱粒秃铣擅傅淖饔没恚疚亩运婕暗模樱粒秃铣衫业鞍族义辖锪死嘉峁沟牟舛ǎ饕捎茫厣湎呔逖苌浞∣喍愿玫鞍字实模任⑻褰峁菇义闲胁舛āO旅娼愿髦值鞍字识峁共舛ê驮げ獾姆椒ń芯咛遄凼觥e义希保矗常钡鞍字剩游峁乖で煞椒ㄥ义希惹暗扒芍式峁苟ゲ庥校戎址椒ǎ捍油芳扑惴ā⑼唇7ê驼蹧o识别法。从头逡逑13逡逑

序列,重组质粒,条带,质粒


逡逑进行双酶切的结果应该是H52bp和^OObp的两条条带。电泳结巧如图2-7所示,在逡逑lOOObp和2000bp的上方均有条带,表明与理论结果相符。逡逑睡'邋逦^逡逑K逦"1逡逑^逦?邋i-i逡逑困2-7邋metK连接T毅体的质粒进行双髓切后的电泳结柴逡逑Fig.邋2-7邋Double邋enzyme邋electrophoresis邋results邋for邋plasmid邋of邋SAM邋synthetase邋gene邋connected逡逑to邋T邋carrier逡逑3、将质粒进行n,序,与Genbank发表的序列的结果对比,显示两个序列完全相符。逡逑—?,逡逑'S逡逑2.4.邋3重组巧粗pET-2化(+)邋-metK的构建逡逑将metK与T戟体连接的质粒和pET-2化(+邋)质粒用Nde邋I酶和Hind邋m酶进行逡逑双酶切:双酶切后将所需条带进行切胶间收;将切胶回收的metK巧酶切后切胶回收逡逑的pET-22b邋(邋+邋)载体相连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2b邋(邋+邋)邋-meUC。将此重组质粒进行逡逑菌落PCR,并将培养的菌液提质粒,并将质粒用Ndel酶和Hind邋III酶进行双酶切鉴逡逑.逦定。条带大小符合预期的克隆,还需测序进行最终验证。逡逑■逦1、双酶切结果显示,pET-22b邋(+)的质粒酶切后的电泳条带在5000bp邋W上。metK逡逑与T载体连接的质粒进行双酶切后的电泳条带在lOOObp和2000bp邋上,符合结果,逡逑如图2-8所示。逡逑4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78;Q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馥,王景余,王兴智;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2年03期

2 吕慧贞;陈新;穆清泉;张士刚;张元湖;;苹果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双链RNAi载体的构建[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3期

3 王西平;刘斌;王跃进;;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8期

4 刘栋;白永延;;脯氨酸合成酶基因和植物的抗盐性[J];生物科学信息;1989年01期

5 黄伟伟;杨曦;张常娥;方斌;马靓;常俊丽;杨广笑;何光源;;烟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年06期

6 李益;胡尚连;卢学琴;蒋瑶;黄胜雄;李向前;;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进化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8年02期

7 唐亮;马香;周志钦;;植物萜类合成酶的进化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8 王育花;肖国樱;;烟酰胺合成酶基因在植物铁胁迫应答反应中的功能[J];生命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9 孙国凤;日克隆成功柑橘抗癌成分β隐黄素合成酶[J];生物技术通报;1999年05期

10 郑世刚;李臻;赵善仓;王庆国;刘炜;;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及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明;;显齿蛇葡萄CHS基因cDNA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2 吴双秀;沈蓉蓉;章秀;王全喜;;发壮念珠藻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的特性[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吕慧贞;张士刚;刘静;张元湖;;α-Farnesene合成酶基因转入烟草中的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王宁宁;常怡雍;杨祥发;;欧氏酸诱导蝴蝶兰衰老过程中ACC合成酶基因表达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王宁宁;汤雪奴;常立;;拟南芥ACC合成酶基因家族调控网络的初步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倪华;杨增明;倪江;;前列腺素D合成酶基因和PGD_2的受体DP基因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的差异性表达[A];中国生理学会2004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汤雪奴;常立;林霖;王宁宁;;植物激素对拟南芥ACC合成酶基因家族表达调控的研究[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徐海;张玉臻;任双喜;缪有刚;郭晓奎;张怡轩;胡宝瑜;姜卫红;赵国屏;;钩端螺旋体2-甲基苹果酸(Citramalate)合成酶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职晓阳;李文均;;放线菌分类系统的更新与修订[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陈志亮;傅英楠;姜蔚宇;陈荣忠;;Ectoine合成酶基因ectC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辉;酶法生产S-腺苷蛋氨酸[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2 陈德宇;前列腺素D合成酶在男性生殖中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易弋;盐生杜氏藻EPSP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及其结构的光谱学性质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4 蒋伟;玉米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家族的功能验证和差异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昌云;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AroG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李琳玲;银杏叶黄酮积累相关基因克隆及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阳霞;枸杞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PSY、LycB)的克隆及其转化洋桔梗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8 喻修道;EβF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梁成伟;蓝藻与绿藻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及代谢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10 陈晓龙;E.coli赖氨酰-tRNA合成酶(LysU):结构与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新翠;油用牡丹类黄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丹;木薯海藻糖合成酶基因MeTPS1-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海南大学;2013年

3 韩莹倩;环二核苷酸合成酶基因丙酸诱导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孙焱;胡杨BR合成酶基因PeDWF4功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陈吉;苹果酸合成酶Glcb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陈鹏飞;白桦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张丹凤;蒙古黄芪异黄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8 丁可;甘蓝型油菜水苏糖合成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张继;枸杞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分离[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靳苗苗;紫花苜蓿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对烟草的遗传转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8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78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