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tin调控雄性果蝇生殖和幼虫发育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0 16:29
【摘要】:Dynamitin(Dmn)又名DC7N2-p50,该基因编码动力蛋白激活蛋白(dynactin)的核心亚基Dmn, Dmn是dynactin复合体聚合以及连接Arp1纤维和侧臂的关键因子,同时也是dynactin复合体与动力蛋白(dynein)和微管(tubulin)蛋白相连接的重要结构。细胞中许多运动事件都是通过dynein-dynactin复合体来进行调节的。研究组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导致果蝇产生细胞质不亲和(CI)表型,即感染Wolbachia的雄性果蝇与未感染或者感染不同品系Wolbachia的雌性果蝇进行交配时,后代胚胎成活率显著降低或没有后代存活。为了深入探究果蝇感染Wolbachia引起CI的分子机理,研究组通过microarry技术检测了未感染和感染Wolbachia的三龄幼虫精巢中基因表达情况,共鉴定到296种差异表达的基因(差异倍数均在1.5倍以上),其中167个基因表达量上调,129个基因表达量下调。研究组还通过比较蛋白组学,研究了与感染和未感染Wolbachia的1日龄雄性交配2h后雌性受精囊和纳精囊中的差异表达蛋白,鉴定到了 8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在microarey和蛋白组学检测中,Dmn表达量在Wolbachia感染后均呈下调趋势,暗示其可能在雄性果蝇的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选用RNAi干扰品系,用UAS/Ga14系统驱动Dmn在果蝇中特异性敲降,以研究Dmn在雄性果蝇繁殖过程中的作用及与CI的关系。我们首先通过荧光定量RT-PCR(qRT-PCR)的方法,验证了Wolbachia感染对果蝇精巢中Dmn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wMelWolbachia感染确实引起果蝇精巢内Dmn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然后,通过用UAS/Ga14系统,选用nosGa14驱动Dmn在果蝇性腺中敲降,探究Dmn在雄性果蝇繁殖过程中的作用。选取了两个Dmn的干扰品系(干扰序列有差异):Dmn-hp-1和Dmn-hp-2,与nosGal4/TM6B处女蝇交配,得到Dmn在精巢中敲降的雄蝇nosGal4/Dmn-hp-1和nosGal4/Dmn-hp-2。再用Dmn在精巢中敲降的雄蝇与野生处女蝇交配后,统计胚胎的孵化率,结果显示,胚胎孵化率分别为28.97 ±4.14%和42.34 ±4.40%,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64±3.32%,产生了类似Wolbachaa感染引起CI的表型。这一结果说明,Wolbachiia感染引起果蝇精巢内Dmn表达量极显著下调,可能是Wolbachia感染引起CI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Dmn在Wolbachia感染的果蝇精巢内表达量下调是否与CI相关,我们在Wolbachia感染的果蝇精巢内过量表达Dmn,看其是否能挽救雄果蝇的育性,结果发现,在Wolbachia感染的果蝇精巢内过量表Dmn后,确实能够挽救雄果蝇的育性,其子代胚胎孵化率恢复至77.84%,表明Wolbachia感染引起果蝇精巢内Dmn表达量下调,确实是引起CI的原因。为了研究Dmmn影响雄性果蝇育性的机制,我们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技术对Dmn敲降精巢中精子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后续研究都用的是Dmn-hp-1品系)。DAPI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mn敲降精巢前端比较膨大,精巢基部精子束较少,且精子核浓缩程度低,在精子束周围,还散布一些处于独木舟阶段的精细胞。在精巢末端,对照组分布有核高度浓缩成针形的精子,而在Dmn敲降组精子核还没有高度浓缩就从包囊中脱离出来。在最后的储精囊中,对照组充满成熟的精子,而Dmn敲降组中精子较少,大约为对照组的40%,这表明Dmn在精巢中敲降破坏了精子发生过程,降低了精子的产生量,可能因而降低了雄性果蝇的育性。正常条件下,在果蝇精子发生的第二次成熟分裂末期,线粒体聚集、融合,将发育为线粒体衍生物,进而发育为副核(nebenkem)。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在第二次成熟分裂末期,对照组精细胞中有许多线粒体聚集在一起,其中部分线粒体已开始融合,而Dmn敲降组精细胞中线粒体较少,且没有聚集。之后,在精母细胞经过2次成熟分裂形成64个圆形精细胞的包囊中,对照组精细胞排列整齐有序,每一个精细胞有一个大的线粒体衍生物靠近一个轴丝,而在Dmn敲降组精细胞的包囊中,精细胞排列较为混乱,经常发现精细胞膜融合的现象,在一个细胞膜内有多个轴丝——线粒体对,也观察到有多个线粒体衍生物伴随一个轴丝的现象。在精子伸长阶段,在对照组包囊横切面上可以观察到,每一个精子都包含一个副核伴随一个轴丝,排列方向一致,而在Dmn敲降组中,精子排列无序,有时可以观察到,两对轴丝——线粒体通过两个连在一起的小的线粒体衍生物连在一起,部分副核没有高度浓缩。在精子个体化阶段,Dmn敲降组精细胞的包囊膜迅速内陷,包囊中部分精子发生退化,这可能是未成熟精子过早从包囊中释放且精子数量少的原因。抗体染色显示,Dmn在雄性生殖干细胞中没有表达。当生殖干细胞开始分化,经过四轮同步分裂形成16个精原细胞组成包囊时,Dmn开始表达。在对照组精母细胞分裂的前中期,在星状体微管和纺锤体的两极Dmn信号较强,在着丝粒处也有Dmn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dynein几乎与Dmn共定位。而在Dmn敲降组精母细胞分裂的前中期,Dmn的信号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精子的成熟,Dmn和dynein的信号逐渐减弱,最后消失,说明它们可能与多余的细胞质一起被排出精子之外。Dmn敲降也导致精细胞中dynein和tubulin表达下降,这也可能是精子不能正常形成的原因。精子发生的最后步骤就是个体化过程和成熟精子的卷曲。个体化过程通过形成个体化复合体(individualization complex, IC)来完成。IC由64个环绕针状精核的肌动蛋白(F-actin)椎体组成。在个体化过程中,IC从精子头部沿着轴丝向精子尾部运动,去除多余的细胞质和细胞器,每个精子之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完成精子个体化过程,形成独立的有活力的成熟精子。在Dmn敲降精巢中,精子束结构分散,且大部分精子束没有形成完整有序的个体化复合体,在精巢中有散乱的F-actin分布。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在Dmn敲降精巢中,个体化复合体沿着精子束移动的速度较慢,精子仍处于个体化的初期状态,仍有部分精子束没有个体化复合体形成。这一结果表明,Dmn可调控F-actin的聚集以及IC的形成,因而影响精子个体化过程。由于Dmn敲降产生的部分表型与Lis-1、Spag4、Yuri、Ddlc1、DCTN1-p150和ATPsys-b等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相似,我们又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Dmn敲降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Dmn在果蝇精巢中敲降也引起这些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显著下调。为了研究这些基因是否与Dmn相互作用,我们选择了 Ddlc1 (编码果蝇的Dynein轻链)进行进一步探索。将Ddlc1在Dmn敲降的果蝇精巢中过量表达,检测其是否能挽救由于Dmnn敲降引起雄性果蝇育性下降的表型。结果发现,Ddlc1在Dmn敲降的果蝇精巢中过量表达的确能够挽救由于Dmn敲降引起雄性果蝇育性缺陷,子代胚胎孵化率恢复至89.95±2.73%。因此,Dmn基因的确与这些精子发生相关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共同调控果蝇的精子发生过程。我们还选用actGa14驱动Dmn在果蝇全身广泛敲降,来探究Dmn在果蝇发育过程中作用。结果显示,Dmn在果蝇全身广泛敲降后,导致敲果蝇只能发育至幼虫阶段,不能化蛹,并最终在幼虫期死亡。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影响果蝇幼虫发育的信号通路主要是保幼激素信号通路和蜕皮激素信号通路。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幼虫的蜕皮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Dmn全身广泛敲降的幼虫蜕皮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因此,我们推测,Dmn敲降后可能影响了保幼激素信号通路。因此,我们检测了与保幼激素相关的基因JhI-26、Met和Kr-h1在Dmn全身广泛敲降的幼虫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发生显著上调。因此,我们推断,Dmmn对幼虫生长的影响是通过调控与保幼激素相关的基因JhO-26、Met和Kr-h1上调表达来诱导保幼激素过度表达,使幼虫不能化蛹。综上所述,Dmn不仅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调控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有重要的功能。本研究还发现,Wolbachia感染引起果蝇精巢中Dmn表达下调,是Wolbachia诱导昆虫产生CI的机制之一。这不仅为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由于果蝇的精子发生和人类的精子发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研究也能够为研究男性不育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图文】:

亚基,动力蛋白,氨基酸,侧臂


Arpl纤维和侧臂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dynactin复合体与动力蛋白(dynein)和微管(tubulin)逡逑蛋白相连接的重要结构(Echeverri邋et邋al.,1996;邋Maier邋et邋al.,邋2008;邋Jacquot邋et邋al.,邋2010;邋Cheong邋et邋al.,逡逑2014),邋Dmn在dynactin复合体中的作用如图1.1所示。逡逑厂逡逑Shoulder/邋/逡逑Sidearm邋/逦pl500fcIrt(x2)逡逑(P25/P27逡逑r邋FV邋l逦逡逑ipP邋..逡逑/逦V逦\逡逑CapZ邋a/p逦Arpl邋(x8)逦'逡逑Arpll逡逑图1.10>0130^11复合体的结构不意图(引自^召11016131.,2010)逡逑Fig邋1.1邋Schematic邋of邋the邋overall邋structure邋of邋the邋dynactin邋complex邋(from邋Jacquot邋et邋al.,邋2010邋)逡逑Dynactin复合体有4个Dmn亚基,Dmn亚基的N-末端1-91氨基酸区域是高度保守的,该逡逑区域调节Dmn与Aipl的连接,这种连接作用是独立于dynactin的另外两个亚基pl50Glued和P24逡逑的(Melkonianetal.,2007)。在哺乳动物中,Dmn蛋白的N-末端1-91氨基酸过表达会抑制dynein逡逑依赖和非依赖性的dynactin复合体的功能(Burkhardt邋etal.,1997)。Jacquot等通过RNA千扰贫逡逑验证实

示意图,包囊细胞,精母细胞,生殖母细胞


博士学位论文逡逑DOCTORAL邋DISSERTATION逡逑信号,开始自我更新的过程,然后经历共分化(图1.2)。GSCs经过4次连续分裂形成16个精逡逑原细胞,精原细胞经过生长转变成精母细胞;CySCs分化成包囊细胞。精母细胞经历减数分裂,逡逑由包囊细胞包裹着,,形成一个64个圆形精子的合胞体(ZollerandSchulz,2012;Miyauchietal.,逡逑2013)。逡逑early邋stage邋CC?逦^邋late邋stage邋CCs逡逑图1.2果蝇精子发生过程中生殖细胞与包囊细胞发育示意图逡逑CySC:包囊干细胞;GSC:生殖干细胞;GB:生殖母细胞;SG:精原细胞;SC:精母细胞;逡逑CC:包囊细胞;HCC:头部包囊那个细胞;TCC:尾部包囊细胞(引自Richard邋and邋Cordula,邋2012)逡逑Fig邋1.2邋Graphic邋depicting邋the邋development邋of邋the邋germline邋cells邋and邋cyst邋cells邋during邋Drosophilia逡逑spermatogenesis逡逑CySC,邋cyst邋stem邋cell;邋GSC,邋germline邋stem邋cell;邋GB,邋gonialblast;邋SG,邋spermatogonia;邋SC,逡逑spermatocytes;邋CC,邋cyst邋cells;邋HCC,邋head邋cyst邋cells;邋TCC,邋tail邋cyst邋cells邋(from邋Richard邋and邋Cordula,逡逑2012邋)逡逑1.2.2圆形精子延长逡逑圆形精子形成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俊;李雅娟;顾蔚;;果蝇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调控[J];生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2 孙晓平;果蝇精子发生研究进展[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2年01期

3 李士彦;;与果蝇有关的试题归类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12期

4 周洲;;全球:着手研究斑翅果蝇[J];中国果业信息;2015年11期

5 陈汉章;如何鉴别雄性果蝇和雌性果蝇[J];生物学教学;2005年03期

6 禾本;;美国:斑翅果蝇爱甜软水果[J];中国果业信息;2013年07期

7 张卫中;繁育不育雄蝇消灭果蝇[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1年12期

8 林芳花;郑爱娥;李燕秋;朱华;;海螵蛸与龟甲胶对果蝇繁殖力影响的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12期

9 ;一组关于果蝇研究的重要文章[J];昆虫知识;2008年01期

10 ;多与年轻人相处有助长寿[J];科学大观园;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爱克;;果蝇的学习、记忆与决策[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柯;郭建增;郭爱克;;多巴胺系统和蘑菇体共同介导果蝇的抉择过程[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邵素娟;;国际上的果蝇资源中心和基因工程[A];第十一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4 龚海韵;刘力;;果蝇学习记忆中的信息整合[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桂耀庭;唐爱发;余振东;张立兵;张键荣;李贤新;蔡志明;;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2007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王顺鹏;唐世明;李岩;郭爱克;;果蝇在抉择过程中的行为修饰[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陈吉龙;刘洁;陈智伟;张玉廉;;果蝇yellow基因在发育中组织特异性表达的调节[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刚;温艾;龚海韵;刘力;;果蝇蘑菇体的类认知功能[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桂耀庭;唐爱发;余振东;郭新;龙云;李贤新;周锦堂;朱辉;叶炯贤;蔡志明;;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桂耀庭;唐爱发;余振东;张立兵;张键荣;李贤新;蔡志明;;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一尘;科学家寻找野生非洲果蝇进化线索[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饶毅;果蝇研究为何长盛不衰[N];人民日报;2013年

3 洪文;非洲用纺织蚁控制果蝇危害[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4 记者 毛黎邋冯卫东;科学家完成12种果蝇基因比较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5 ;改变一个简单基因果蝇变成“同性恋”[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曹丽君;美发现控制果蝇睡眠长短的基因[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果蝇打架,原是“无结果”基因作祟[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本报记者 吕媛;我科学家发现果蝇其实很聪明[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记者 李斌 张学全;果蝇也能辨形观色[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红;Dynamitin调控雄性果蝇生殖和幼虫发育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徐隆昌;RNF138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吴帅帅;马驴高效扩繁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4 徐康;多倍体鲫鲤雄性育性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唐亮;CD82在非梗阻性无精症精子发生障碍中的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6 傅洋;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对人精子功能及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7 张清华;Ppplr36参与精子发生与自噬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8 ASIF MEHFOOZ;芦丁和甲状腺素对束缚应激状态下成年小鼠睾丸精子发生的潜在保护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刘腾飞;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精子发生和精子储存的调控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10 付骏;OY-TES-1的表达及其抗体对精子功能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翠平;Wolbachia感染对雄果蝇繁殖力的影响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车娜克;摄食限制对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寿命和生殖能力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侯明月;ocnus敲降对果蝇育性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宁仙;基于模式识别方法的果蝇振翅声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淑琰;鲇精巢发生、发育规律及其精子特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吴易轩;果蝇优化算法改进及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

7 陆民迪;果蝇优化算法改进与分析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谢德娟;限食与高营养对雄果蝇衰老与生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申鑫;SPATA1与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和定位[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10 来兄;TSSK6与IZUMO1和IZUMO4在绵羊精子上的共定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8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8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