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光子晶体非互易传输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1:11

  本文关键词:磁性光子晶体非互易传输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为了应对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日益苛刻的要求,光子晶体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磁性光子晶体除具有一般介质光子晶体的主要特征外,还具有磁共振、磁表面等离激元、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以及由此引起的非互易性等,因此备受关注。本论文围绕磁性光子晶体中表面波的单向传播和一维磁性光子晶体导致的电磁波的空间非互易传播两条主线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等取得以下主要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针对磁性光子晶体中存在的两种不同单向边缘态,即电磁手性边缘态(CESs)和磁表面等离激元(MSP),全面地讨论了光子晶体的结构(如归一化半径、晶格常数、材料特性等参数)和偏置磁场对单向边缘态频带宽度的调控作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讨论了磁性光子晶体界面形态等对单向边缘态的影响,指出了蜂窝结构磁性光子晶体的Beardbed界面与Zigzag界面一样也可支持CESs和MSP两种单向边缘态。这些工作为磁性光子晶体单向波导设计奠定了基础。(2)为进一步拓展磁性光子晶体单向传输带宽,提出了通过将CESs和MSP两种单向边缘态频带融合以实现宽带单向传输的方法。讨论了CESs和MSP两种单向边缘态频带融合的机制,发现单向边缘态的融合与界面类型相关,指出了具有Zigzag边界的磁性光子晶体可以直接实现两种单向传输频带的融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向传输频带,而在Beardbed界面虽然也有两种单向传输频带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带隙所以无法实现融合。(3)研究了单向传输频带融合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有效抑制磁性光子晶体中CESs和MSP两种单向边缘态之间出现体模的方法,即通过引入周期性空位缺陷抑制体模从而可以在不增大磁场的情况下实现二者融合。采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改善已融合后单向频带内的单向传输特性,而且可以解决在某些限制条件下两个单向频带之间体模频带较宽而无法直接实现融合的困难,能够在更一般的条件下实现不同机制单向边缘态的融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不同归一化半径时单向传输频带的融合。(4)研究了一维磁性光子晶体链中的单向表面态,提出了两种链式结构(Zigzag链和直线链)的磁性光子晶体实现的宽带单向波导,它具有结构简单、带宽宽、可调控、可设计、抗弯折、可柔性排布的特点。研究表明其单向传输本质为基于磁表面等离激元的单向边缘态。通过能带计算、传输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这两种链式结构磁性光子晶体中单向表面态的存在及其宽带单向传输特性。系统讨论了偏置磁场和结构参数等对这种结构单向传输特性的影响。(5)研究了一维磁性光子晶体导致的电磁波的空间非互易传播特性,入射波以某一角度入射时在某一偏置状态时会全反射,而在相反的偏置状态时则会发生透射,且透射沿着负折射方向。用光栅高阶衍射的模型解释了空间非互易的全反射和负折射出现的机制,指出了其反射主要是由0阶衍射导致而负折射由-1阶衍射导致。设计制备了两种一维磁性光子晶体分别具有单磁柱结构和复式结构,在实验上验证了电磁波的空间非互易传播和负折射的特性。(6)研究了链式结构一维磁性光子晶体作为非互易器件在微波领域的潜在应用,如小型化柔性延迟线、隔离器和具有隔离功能的可调滤波器等。基于一维磁性光子晶体的空间非互易传播特性,提出了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具有良好前反向隔离度的电磁二极管。
【关键词】:磁性光子晶体(MPC) 边缘态 非互易传输 铁氧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73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47
  • 1.1. 光子晶体12-22
  • 1.1.1. 光子晶体的概念12-13
  • 1.1.2. 光子晶体的特征与类型13-15
  • 1.1.3. 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15-16
  • 1.1.4. 光子晶体的理论研究方法16-20
  • 1.1.5.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应用20-22
  • 1.1.6. 光子晶体的研究趋势22
  • 1.2. 磁性光子晶体22-35
  • 1.2.1. 磁性材料22-23
  • 1.2.2. 旋磁材料与磁性光子晶体23-28
  • 1.2.3. 体系的对称性与互易性28
  • 1.2.4. 基于边缘态电磁波的单向传输28-34
  • 1.2.5. 基于体模式电磁波的单向传输34-35
  • 1.3. 研究背景、意义与结构安排35-39
  • 1.3.1. 研究背景与意义35-37
  • 1.3.2.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37-39
  • 参考文献39-47
  • 第二章 单向传输频带的调控性能47-80
  • 2.1. 引言47-48
  • 2.2. 铁磁材料及其光子晶体的电磁特性48-61
  • 2.2.1. 张量磁导率的产生48-49
  • 2.2.2. 铁氧体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49-51
  • 2.2.3. 本论文所采用的铁氧体材料51-53
  • 2.2.4. 磁性光子晶体的能带特征53-61
  • 2.3. 磁性光子晶体单向边缘态调控61-75
  • 2.3.1. 调控机制62-63
  • 2.3.2. 磁场对单向边缘态的调控63-65
  • 2.3.3. 结构参数对单向边缘态的调控65-68
  • 2.3.4. 材料特性对单向边缘态的影响68-69
  • 2.3.5. 界面类型对单向边缘态的影响69-71
  • 2.3.6. 边界特征对单向边缘态的影响71-74
  • 2.3.7. 转角对单向传输特性的影响74-75
  • 2.4. 边缘态与体模75-77
  • 本章小结77-78
  • 参考文献78-80
  • 第三章 基于MSP与CES单向传输频带的融合80-98
  • 3.1. 引言80
  • 3.2. MSP与CES单向传输频带融合80-92
  • 3.2.1. 直接实现融合82-84
  • 3.2.2. 抑制体模实现融合84-86
  • 3.2.3. 界面类型对单向传输频带融合的影响86-89
  • 3.2.4. 单向传输频带融合后的抗缺陷性89-92
  • 3.3. MSP与CES单向传输频带融合的实验验证92-96
  • 3.3.1. 实验装置92
  • 3.3.2. 直接实现单向频带融合92-94
  • 3.3.3. 抑制体模实现单向频带融合94-96
  • 本章小结96-97
  • 参考文献97-98
  • 第四章 宽带链式磁性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98-120
  • 4.1. 引言98
  • 4.2. Zigzag MPC链传输特性与实验研究98-107
  • 4.2.1. 不同层数MPC能带99-100
  • 4.2.2. Zigzag链的能带与传输特性100-101
  • 4.2.3. Zigzag链传输特性调控的实验研究101-107
  • 4.3. 直线链式MPC的传输特性与实验研究107-114
  • 4.3.1. 直链的能带与传输特性107-108
  • 4.3.2. 直链传输特性的实验验证108
  • 4.3.3. 直链传输特性调控的实验研究108-112
  • 4.3.4. 异形直链112-114
  • 4.4. 链式MPC的应用114-117
  • 4.4.1. 螺旋型延迟线114-115
  • 4.4.2. SIW型隔离器115-117
  • 4.4.3. 可调滤波器117
  • 本章小结117-119
  • 参考文献119-120
  • 第五章 一维MPC对电磁波的空间非互易传播120-143
  • 5.1. 引言120-121
  • 5.2. 介质柱阵列的波束偏转121-122
  • 5.3. 磁性介质柱的谐振态122-124
  • 5.3.1. 单磁柱122-123
  • 5.3.2. 离散化的磁柱123-124
  • 5.4. 一维磁性光子晶体的波束偏转124-132
  • 5.4.1. 单磁柱一维磁性光子晶体的波束偏转124-128
  • 5.4.2. 复式结构一维磁性光子晶体的波束偏转128-132
  • 5.5. 一维磁性光子晶体波束偏转的实验验证132-136
  • 5.5.1. 实验装置132-133
  • 5.5.2. 单磁柱一维磁性光子晶体实验133-135
  • 5.5.3. 复式结构一维磁性光子晶体实验135-136
  • 5.6. 基于一维磁性光子晶体的电磁波单向传输136-140
  • 5.6.1. 光子晶体实现电磁波单向传输136-138
  • 5.6.2. 基于非互易光栅的电磁波单向传输138-140
  • 本章小结140-141
  • 参考文献141-14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143-146
  • 6.1. 总结143-145
  • 6.2. 展望145-14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46-148
  • 致谢148-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舟 ,严寒 ,小平;光子晶体[J];光机电信息;2002年12期

2 易小菊;控制光子的“半导体”——光子晶体[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3 李蔚;光电子技术的又一重大发展——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3年06期

4 胡兴军;杨燕;;光子晶体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情况[J];集成电路应用;2004年10期

5 蒋锐 ,曹三松;光子晶体可能成为磁激发器[J];激光技术;2004年03期

6 开桂云,董孝义,秦玉文,何杰,巴恩旭,汪美林;《全国光子晶体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J];光电子·激光;2005年08期

7 孙涛涛;金碧辉;;光子晶体 数据聚焦分析[J];科学观察;2006年05期

8 李会玲;王京霞;宋延林;;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自然杂志;2009年03期

9 陈义;李晋成;;光子晶体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色谱;2009年05期

10 章从福;;日本科学家开发出生产高质量光子晶体新技术[J];半导体信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忠泽;赵祥伟;朱蓉;;基于光子晶体的生物分子编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娄建勇;徐铁军;徐宝连;邰伟莹;;异质缺陷光子晶体的高性能光捕获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志远;刘荣鹃;傅晋欣;;磁光光子晶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京霞;崔丽影;田恩涛;江雷;宋延林;;大面积、高强度聚合物光子晶体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葛建平;;胶体光子晶体的磁组装及显示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马龙;;光电子学新技术-光子晶体[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汪河洲;;光子晶体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小永;江萍;杨宏;龚旗煌;;飞秒超快速可调谐有机光子晶体微腔[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顾忠泽;刘兆彬;赵祥伟;;可用于生物分子编码的自组装光子晶体[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志兵;叶永红;;光子晶体中光学微腔的发光调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正根;光子晶体学俏然崛起[N];中国电子报;2001年

2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周济;光子晶体:光信息时代的“半导体”[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张孟军;攀登光子晶体高峰的人[N];科技日报;2004年

4 刘霞;美制成兼具电学光学性质的光子晶体[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丛林;聚合物光子晶体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华凌;耐上千摄氏度高温的光子晶体问世[N];科技日报;2012年

7 杨健;中科院取得光子晶体理论创新[N];人民日报;2003年

8 ;我国光子晶体中原子自发辐射特性研究获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9 新华;可变色塑料薄膜开发成功[N];福建科技报;2007年

10 ;穿上变色塑料薄膜“新衣”,食品变质一看就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宏;光子晶体应用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昕;平面光子晶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晓玲;光子晶体在生化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李岩;光子晶体及其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5 李文超;折射率可调的光子晶体及实验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冷晗阳;利用二维及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调控倍频光波和纠缠光子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葛潇尘;基于光子晶体和人造表面等离子体的谐振腔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邢慧慧;可调带隙光子晶体/液晶光功能材料的制备及调控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傅涛;等离子体填充金属光子晶体Cherenkov辐射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朱海滨;光子系统中非互易传输现象及光子器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龙;光子晶体热控涂层的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王栋柱;光子晶体与金属纳米复合体系的光学增强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余钧;太赫兹波段二维金属光子晶体的透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4 范卉青;多孔硅表面缺陷腔光子晶体的传感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谢望;铁酸铋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刘雯;多重准晶光子晶体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马桂杰;SOI基SiO_x柱光子晶体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8 路光;光波在非对称多层膜光子晶体中的零反射传输特性[D];山东大学;2015年

9 蔡园园;电泵浦有机准晶光子晶体激光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10 黄哲;类石墨烯与渐变结构光子晶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磁性光子晶体非互易传输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1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